因出使不受待见,心怀怨恨,挑起战争。结果,自己丧命,君王乞降

[复制链接]
作者: 拨云见日 | 时间: 2023-11-21 03:11:01 | 历史|
0 50

3274

主题

3274

帖子

983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32
发表于 2023-11-21 03:11:0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时期的齐国平陆(今山东省汶上县)人栗腹,年少时曾在稷下学宫求学。学成之后,即游历天下,以谋求施展才能的机遇。
公元前271年,燕国的成安君公孙操弑杀了燕惠王。此时,身在燕国的栗腹便去求见成安君。
见到成安君公孙操后,栗腹善意地提醒他:“今君杀燕王而族之,君之立于天下危于累卵。”同时,栗腹忠告他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建议他拥立武成王。随之,栗腹为燕国所用。

后来,栗腹辅佐武成王开疆拓土,巩固边防,多有功绩,被武成王用为相国。燕王喜继位后,栗腹继续位居相国,操持国政。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四年),赵国的平原君赵胜病逝。燕国得知后,燕王喜就派相国栗腹前往赵国吊唁平原君赵胜。同时,栗腹还奉燕王喜之命拜见了赵孝成王王,并向其敬献了财物,以交好于赵国。
赵孝成王对栗腹代表燕王喜所开展的系列外交行动,只是按照常规礼仪予以应对,并没有特别之处。对此,栗腹觉得赵孝成王不重视自己,没拿他这个燕国的相国当回事。于是,完成外交活动后的栗腹便落落寡欢、心怀不满地返回了燕国。

回到燕国后,栗腹向燕王喜汇报了相关情况。特意说明,赵孝成王对燕国的出使活动,反应一般。并强调说,通过我的观察了解,“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燕王喜初听栗腹说赵孝成王对燕国主动示好,反应平淡,心下有点怏怏不乐。后又听栗腹说赵国国力不足,可以攻打,就起了贪心,欲趁机伐赵强燕。
随之,燕王喜就召集群臣商讨攻伐赵国之事。大部分朝臣见相国栗腹与燕王喜有心伐赵,就都竭力主张出兵赵国。
这时,昌国君乐间(乐毅之子)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一则赵国处于险峻之地,具备地利;二则赵国虽然有长平之败,但其民众习于战事,而且,赵国的军备现已基本恢复到了常态。为此,赵国不易攻伐。

但是,燕王喜在栗腹的一再蛊惑下,却不以为然。而且认为,只要以三倍,乃至五倍于赵国的兵力,就可以战胜,甚至夺占赵国,从而壮大燕国,进而抗衡其他诸侯国。
当乐间不认可燕王喜的说法,一再解释赵不可伐时,栗腹和燕王喜就怀疑乐间因祖先是赵国人,而不想攻打赵国。乐间见相国和君王如此执迷不悟,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大夫蒋渠也反对燕王喜攻打赵国。他说:燕国刚派相国栗腹前往赵国吊唁平原君赵胜,而且慰问了赵王,向赵国示好。现在,使者刚回国,燕国就出兵攻打赵国,此乃“不信不义”之举。那么,如果出师伐赵,“师必无功”。

对蒋渠的劝阻之言,栗腹反驳道:如今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先前的秦国并不十分强大,后来靠着不断侵占他国土地,才逐渐强盛起来。现在,哪个国家惧怕它?
为此,我们应趁着赵国软弱可欺之际,迅速采取军事行动,占为己有,从而扩大燕国版图,强盛燕国,以消解来自秦国的威胁。燕王喜自然同意栗腹的意见,根本不考虑蒋渠的谏言。
伐赵之意已决后,燕王喜诏令:栗腹为大将,乐乘辅助,率领十万大军进攻赵国的鄗地;卿秦为副将,乐间辅助,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赵国的代地。同时,燕王喜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为中军,接应栗腹、庆秦之军。

随之,燕国的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旌旗蔽野、浩浩荡荡地杀奔赵国。
赵国得知燕国出兵进犯后,赵孝成王立即问计于群臣。相国廉颇上奏道:长平之战后,我国的军事力量虽然尚在恢复中,但已经形成了战斗力。如果再让国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参军助战,那么,我们的军威必将大振,定能击退燕军。
接着,廉颇又分析道:栗腹一味追求功绩,缺乏谋略;卿秦乃无名之辈,不堪一击。乐乘、乐间都属乐氏之族,与我们赵国存有亲情,不会为真心燕国出力。

因此,燕国虽有三十万大军,但并不可怕。廉颇此说,多是在安抚赵王,以便使赵国坚定必胜之心。之后,廉颇建议让驻守雁门的李牧为将,参与作战。
赵孝成王及众臣听闻廉颇之论后,都认为廉颇言之有理。随之,赵王诏命廉颇为大将,领兵五万迎击栗腹于鄗;李牧为副将,领兵五万阻击卿秦于代。
在廉颇率军迎击栗腹大军的过程中,廉颇将精壮兵士隐藏埋伏,以老弱病残之兵对阵燕军,让栗腹认为赵军确实不堪一击。果然,栗腹见赵军老弱不堪,就轻视赵军,率燕军全力进击。
在初战获胜的情况下,栗腹不作任何防范,亲自引军追击溃败的赵军。结果,栗腹遭到了廉颇率领的赵军主力的伏击。对战不久,燕军大败,“腹死斗不退,为乱兵所杀。”

与此同时,李牧也斩杀了燕将卿秦,击败了燕军。燕王喜得知两路大军均已战败后,便仓惶而逃。廉颇率胜利之师,长驱直入,兵围燕国都城。如此一来,燕王喜派使者向廉颇乞降。廉颇尊赵孝成王之命,受降班师。
综上所述可知,如果,燕国的相国栗腹以平常心看待赵国之行,不去蛊惑燕王喜,不去挑起侵赵战争,那么,他就不会有如此的丧身辱国之结局!
主要参考文献:《史记赵世家》、《资治通鉴卷六》、《史记燕召公世家》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