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点小嗲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结婚,本就是一场冒险。
除了能力和家境这些物质上的要求外,以下这3样东西千万不能忽视。

丈夫的理解
网上曾有人做过一个总结:凡是家庭幸福、夫妻关系好的,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男人特别懂理解”。
他会真的理解妻子的付出与不易,想方设法对妻子好;
面对家庭纠纷,他会设身处地为妻子着想,在婆媳关系中做好协调。
是啊,谁不想要这样一位丈夫呢?
以前收到过一位读者的私信。
她和丈夫结婚八年,每天都游走在崩溃的边缘。
不是因为出轨、家暴。相反,她的丈夫一直是大家口中的老实人。对周围人照顾周到,对朋友非常讲义气。
只是,他唯独无法理解自己妻子的难处。
“他不会理解我在家带孩子的辛苦,只觉得他每天上班才叫累。
“他也不会理解我为什么一直想搬出去住,还认为自己和父母住才是孝顺。”
“每次吵架,他只会冷暴力,过几天再嬉皮笑脸地当什么事也没发生。
“最后他依旧是大家眼中的那个老实人,所有的不和谐都成了我性格太强势导致的。”
“跟这种男人过日子,我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都说,“不被理解的婚姻”最伤人。
因为在亲密关系中,相比男性,女性往往更重视也更依赖感情。
她们渴望被关心、照顾,渴望自己的情绪被发现,想法和行为能被理解。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丈夫和自己的妻子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很多丈夫只会觉得妻子小题大做,无理取闹。
久而久之,很多妻子也开始怀疑自己:
生孩子是我,带孩子是我,照顾家庭是我,那我找老公是干吗?
但其实,婚姻中,一个男人的责任,不仅在于养家,更在于愿意为家庭付出时间、精力和关注。
善于倾听妻子的心声,并提供安慰和鼓励,认可她的付出。
这种理解和体贴,才是一个女人最应该看重的。

来源:视觉中国

婆家的尊重
电视剧《加油妈妈》里,全职妈妈何晓涵的经历,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原本只是个小护士的她,嫁给了年轻有为的医生丈夫。
在众人看来,她嫁得相当不错。
可实际上,她却是个妥妥的“受气包”。
丈夫整天忙工作,对家里的事不闻不问。
婆婆不待见她,对她充满势利的挑剔:
娘家寄来的烟熏香肠,婆婆嫌弃这是致癌物,让她把盘子端走,还要保证以后不要再寄这种东西来;
看不起她学历低,婆婆专门买来奥数教材,让她提升自己。
跟这样的婆婆住在一起,没过几年,何晓涵就得了抑郁症。
我们常说,结婚前一定要看对方的家境。
所谓家境,不只是外在的物质条件,还包括对方家庭的态度、品性等等。
对方父母是否尊重你,尊重你的家人,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你的婚姻能否收获幸福。
有这么一句话:“老公护的媳妇,婆家不敢欺;婆家护的儿媳,外人不敢欺。”
话糙理不糙。
如果连起码对人的尊重都没有,那么这种人家千万不能往来,否则真的很容易自讨苦吃。

自我的价值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在婚姻中遭遇不幸的女性身上,大概率存在这么一个现象:
在婚姻中失去了身材和活力,也耗尽了青春,最后在娘家成了客人,在婆家成了外人。
她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把全部心力都奉献给了家庭,一步步被驯化成了一个没有棱角的人。
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成长,甚至失去了圈子,直到被嫌弃。
身边一个朋友,是985毕业的高材生,结婚怀孕后双方父母都没办法照看孩子,她只能辞职在家。
没想到,这成了她噩梦的开始:
鸡零狗碎的家事加上长期失眠,让她憔悴不已,与老公的争吵也愈加频繁。
一次吵架中,丈夫脱口而出:
“你天天在家待着,全靠我养着,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这样的话,第一次听,她还能安慰自己:
“我只是暂时离开了职场而已,我还是有价值的。”
可听得多了,她也开始不断怀疑自己:
“是啊,我就是一个没用的中年女人,能找到什么工作?”
而我的同事小A,却给出了另外的解法。
前段时间,她花两年时间写的一本书,被一个影视公司看上了,卖了30万。
虽然与其他知名作家相比,这点钱不算什么,但对小A来说,这却是对她全职在家的最大肯定。
“其实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这30万,而是证明这两年中我没有迷失自己。
“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带孩子时感觉也没那么苦闷。即使不能回到原来的赛道,但我也不会放弃自己。”
表面上来看,这两个故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选择。
但在我看来,她们真正的区别在于:对于自我价值是否足够肯定。
不可否认,女性在婚姻里、在成为母亲这件事上,似乎必须要做出牺牲。
但这不代表着你必须要放弃自我、俯首称臣,早早“认命”。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一定不能放弃成长。
在生活的任何一个阶段,一定要把自己视为一个有价值的且重要的存在,并且为之努力努力再努力。
这份坚定的价值感,才能让你在婚姻中收获持久的尊重和珍惜。

来源:视觉中国
网上曾经有个很火的问题:“婚姻给女人带来了什么?”
评论区一片狼藉。
每一条评论背后,都是一段不为人知的伤痛。
可以说,你选择和什么样的人结婚,决定着你未来的人生走向。
一旦错了,往后余生的每一步,可能都会是错的。
所以啊,出于对人生负责,不管是恋爱还是结婚,都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
点个“在看”,看对方的观念,看父母的态度,更要看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三样才是保障婚姻长久的基准线。
作者:小嗲;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