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让国之贤,守诺之德,却因战场上推崇仁义,被嘲讽千年

[复制链接]
作者: 三千繁花泪。 | 时间: 2023-11-18 10:44:43 | 历史|
0 42

3033

主题

3033

帖子

9099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099
发表于 2023-11-18 10:44:4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久以来,世人心目中的战争都是两方在战场上,为了追求胜利,无所不用其极地致对方于死地。阴谋和诡计是战争的伴生品,奸诈是战争的本质,就像曾经发生的世界大战一样。但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最开始的战争都不是这样,那时候的战争就像贵族之间的决斗一样,讲究仁义和贵族风度。

历史上就有一位国君,一直坚守这种贵族战争的原则,被后世嘲讽千年。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一位一直被国人评价为蠢猪式的仁义,被大家视为愚蠢的代名词。那么真实历史中的宋襄公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君王呢?

让国之贤
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的次子,但因是王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因此也是嫡长子,王位的天然继承者。但他认为兄长比自己贤能,更适合继承王位,所以一心让贤,多次恳求父亲将王位传给年长的兄长。

而他兄长却坚持,废嫡立庶不可取,认为宋襄公的让国之贤就是天下最大的贤德。所以他的兄长为了躲避他的让贤,就离开了宋国。最后还是宋襄公继位为君,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宋襄公在作秀,假仁假义,但后来发生的事让大家明白他是真心的。
宋襄公继位后,将自己兄长从国外请回来,拜为国相,掌管宋国军政大事,而且宋襄公在位期间,都一直以他的兄长为相。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一国之相地位超绝,是能够威胁国君之位的。如果之前的让贤真是作秀的话,他就不会一直让兄长当国相。

守诺之德
宋襄公刚继位时,就被当时的盟主齐桓公召集去葵丘会盟。在葵丘会盟中,齐桓公感觉自己命不久矣,就委托宋襄公照顾齐国太子昭。后来齐桓公病逝,诸子争位,太子昭被迫逃亡宋国求救。
当时宋国的国力远远不如齐国,宋襄公的哥哥也就是当时的国相建议他不要管齐国的事,免得为宋国招来灾难。但是宋襄公认为自己答应了齐桓公,就应该信守自己的诺言。他向天下诸侯发布号召,共同辅助齐国太子。

但是宋国弱小,在诸侯中号召力不行,只有卫国、曹国、邾国三个小国派了一些人马。宋襄公就带着四国兵马,以奔赴刑场的勇气,护送太子昭回国。因齐国贵族都同情太子昭,所以宋襄公成功将太子昭扶上齐国君位。宋襄公因此声名大振,其坚守诺言的美德传遍天下。
图霸之勇
宋国在宋襄公兄弟俩悉心治理下,国力上升很快,但还属于二流国家,比起齐楚这样的大国还是远远不如。宋襄公并没有像其他小国国君一样混吃等死,他看到齐桓公死后,诸侯盟主之位悬空,一直积极图谋霸业。

在这里,很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其实当时春秋时期的争霸,和战国时期不完全一样,并不是完全靠兵力强大。像名声、道德等等,都是决定因素。所以宋襄公有图霸之勇,并非完全的自不量力。
战场之仁
宋襄公因图谋诸侯霸业,和楚国发生了战争。宋、楚两军在泓水相遇,当时宋军兵少。他的兄长建议他趁楚军渡河时发动攻击,宋襄公却严守春秋时期贵族战争的原则,要等楚军列阵完毕才发动攻击,他认为攻打还没布好阵的敌人是不仁义的。

宋襄公最终因兵少被楚军打败,自己也因此受伤而死。千年来,大家一直嘲讽宋襄公,认为他在战场上讲究所谓的仁义,愚不可及,是蠢猪。那么宋襄公这种做法真的是愚不可及吗?

并不是,春秋乃至以前的战争都是贵族式的战争,从军的都是国人和贵族,大家即使在交战时也讲究贵族精神,赢也要赢的高贵。类似的例子在左传中比比皆是,并非宋襄公独有。对于宋襄公这种从小就接受贵族教育的人,在战场上讲究贵族风度无可厚非。
宋襄公所谓的愚蠢正是那个时代贵族风度的光彩流露。很多史书都肯定宋襄公的做法,例如春秋公羊传,史记等对宋襄公都是赞扬的。只是后来的中国人被厚黑之学所统治,以成败论英雄,从此以后我们所颂扬的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人。
这也是贵族精神在中国消失的体现。后来就连成吉思汗这样的屠夫、洪承畴和施琅这样的汉奸都被我们歌颂和立碑纪念,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宋襄公因仁义而被嘲讽千年,不知道这到底是宋襄公的悲哀还是我们后人的悲哀。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