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靠一张嘴便退了百万大军,为什么领兵百万却被杀得片甲不留?

[复制链接]
作者: Kanna Jeyaseela | 时间: 2023-11-17 03:10:49 | 历史|
0 12

2930

主题

2930

帖子

8790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790
发表于 2023-11-17 03:10:4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遂自荐”这个典故大家都知道,王老湿今天讲的这个人,就是典故中的主人公毛遂。
毛遂大约在公元前285年出生于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毛官营村,战国时期赵国人。据说此人自幼天资聪慧,文武双全。

公元前260年左右,26岁的毛遂从鸡泽到赵国都城邯郸谋职业,跟现在打工差不多。但打工道路不顺利,基本上没有事可干,穷困潦倒的时候,结识了平原君赵胜家的食客虞卿。听说平原君赵胜家食客有3000,便请虞卿介绍。虞卿一想,反正平原君赵胜家的食客多的连赵胜都认不全,守门人、屠夫、卖酒汉等什么人都有,这个毛遂有文有武,特别是一套十步穿吼剑法,相当厉害,有“剑侠”美誉,虞卿觉得,自己是赵胜的文策士,介绍毛遂去当武策士比较方便,自己也落得个荐贤的美名。就这样,毛遂成了赵胜家的食客之一。
毛遂这食客当的,有吃有喝,什么事都不用做,转眼就是三年。毛遂虽然有点抱负,但根本没机会展现。
终于,在公元前257年,机会出现了。秦军主将白起率百万大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形势万分危急。赵王赶紧召见平原君赵胜,让他去楚国求兵解围。
平原君决定挑选20个文武全才的门客一起去,但怎么挑,都凑不够。正生气间,毛遂走上前去,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并说服了赵胜。赵胜因为从没有听过毛遂这个人,将信将疑,但为了凑人数,就把他带上了。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从早晨谈到中午,也没有谈出结果。毛遂此时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紧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秦军见楚赵联手,觉得没有胜算,便撤兵了。
从此,毛遂凭三寸之舌能退百万大军大名远扬。《滕县志》记载:”毛遂,薛人也。虽然早年间在赵国平原君名下一直默默无闻了三年,但是却一鸣惊人。”“毛遂自荐”这一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但仅过了一年,燕军大将栗腹领兵攻打赵国,危难之时,平原君想起了毛遂,觉得他不光有高超的剑术,在楚王面前所说的话也足以看出他在军事上也有见识和能力,便派毛遂领兵上前线抗敌。
常言道,说归说,做归做,毛遂在楚王面前所说的,只能算是雄辩,充其量是个外交人才,但领兵打仗,需要具有深厚的的兵法理论和一定的带兵经验。这两点,毛遂都没有,在战斗中,虽然他身先士卒、作战勇猛,但只是一匹夫之勇,结果,他统帅的赵军被杀的片甲不留,侥幸逃脱的他觉得没脸再见平原君,羞愧难当,自刎身亡。
对此,王老湿认为,毛遂的故事很值得现在人思考,尤其是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千万别再乱点鸳鸯谱了。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