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孟子:孔子的死忠粉,儒家的扛旗人

[复制链接]
作者: 拨云见日 | 时间: 2023-11-15 19:30:32 | 历史|
0 56

3066

主题

3066

帖子

920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08
发表于 2023-11-15 19:30:3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我们提到儒家,往往孔孟并称,一位是“至圣先师”,一位是“亚圣”,他俩是儒家最好的两位学术“代言人”。但孟子在当时,只是孔子的一个小“迷弟”,是不敢以“圣人”自诩的。
孟子是孔子的忠实信徒,偶像都不以圣人自居,孟子更不敢造次。但他对孔子的崇拜是无以复加的,他曾经由衷地赞叹: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从有人类以来,还没有过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啊。他表示要以学习孔子为平生志愿,“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出生的时候,孔子已经去世100年,孔门弟子也没有活着的人了。孟子不无遗憾地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我没有能成为孔子的门徒,我只是私下得益于他的传人而已。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孟子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这么看来,孟子虽然不是孔子亲收的弟子,但也算是他的再传弟子了。所以啊,终其一生,孟子都以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为己任。

事实上,到了孟子的时代,儒学已经有些没落,而杨朱学派和墨家学派正红得发紫,“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说这是世道衰微,邪说横行,杨朱主张个人第一,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这是目无君上;墨子主张兼爱,天下同仁,不分亲疏,这是目无父母。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现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孟子觉得自己责无旁贷,要出来捍卫圣人之道,反对杨墨,驳斥谬论,端正人心,继承古代先圣的事业。他大声疾呼:“能以言论反对杨墨的,就是圣人的门徒!”
孟子不仅以孔子为人生榜样,他的生活经历与孔子也非常相似。比如两人都长期开门授徒,宣扬儒家学说。孟子曾说,君子有三乐,其一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并说这种快乐,“王天下不与存焉”,真是手拿着教鞭,给个天子都不换啊!
在从政方面,孟子也和孔子一样,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够在现实世界里施行仁政,恢复王道。因此,从40多岁起,孟子也开始“仆仆于道路”,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孟子和国君们之间的那些事儿!
2.周游列国,推销政治理想
孟子赶上了“好时代”,当时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名、法、农等各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他们往来于各诸侯国间,名气大、待遇高,还常常受到国君的接见,有的还能得个高官做做,比如苏秦之流,竟能挂六国相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子开始了他的政治理想推销之路。他去过齐国、魏国、宋国等很多国家,历时20多年,见过很多国君,也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他晚年时来到魏国,遇到了一个倒霉蛋国君梁惠王。梁惠王年轻的时候,干得还不错,魏国在他的领导下,曾经打败过韩、赵、宋三国,迫使它们来朝拜,他还是各路诸侯中第一个称王的,率领诸侯朝见过周天子。

不过,到了晚年,梁惠王就每况愈下了,魏国东败于齐国,太子都牺牲了;西边又割让给了秦国七百里土地,为了避风头,不得不把都城迁到了离秦国远一些的大梁;南边又被楚国抢去了八个城池,这实在是奇耻大辱。所以,孟子来魏国时,梁惠王心情很不好,对孟子的称呼也很随便,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于吾国乎?”老头,你有啥富国强兵的好办法吗?
孟子也很不高兴,直戳戳地说:“王何必曰利?”大王何必说利呢?并且明确指出,“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上上下下都相互争着要牟利,那国家就危险了。司马迁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废书而叹,说“利诚乱之始也”,谋利确实是一些祸乱的开始啊。但他也承认,“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从天子到平民老百姓都爱好谋利,这样的弊端哪有什么不一样的呢?那孟子给出的药方是什么呢?“仁义而已矣”,只有仁义罢了。当然,孟子并不是不要功利,而是反对一开始就谈利益。
梁惠王听了这话,觉得很委屈,他说我治理国家已经很讲仁义了。比如,河内遭了饥荒,他就把一部分百姓迁到了河东,还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饥荒的时候,也是按同样的法子办的。其他国君可都没有像我这么为老百姓着想的,但是,他们的百姓并没有减少,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加,这是为啥呢?
孟子给他打了个很有名的比喻:两军对垒,战鼓刚敲响,双方刚交战,一方就弃甲而逃。有个士兵跑了一百步才停下,另一个跑了五十步才停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逃跑了五十步的人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五十步也好,一百步也好,都是在逃跑,都是一路货色。所以啊,梁惠王你有啥好委屈的,天下乌鸦一般黑,你梁惠王只是没有别的诸侯那么黑而已嘛!梁惠王死后,他的儿子梁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位新君印象非常不好,说:望之不似人君!看起来就不像是一个国君的样子。孟子实在有胆,敢说这话。

孟子后来又去了齐国,当时是齐宣王在位。这个齐宣王比较有意思,他对孟子那一套王道啊、仁政啊什么的不感兴趣,于是推脱说,“寡人有疾”,我有三种病:好勇、好货、好色。此外,我也不喜欢你们儒家那一套教化百姓的“先王之乐”,我就喜欢听世俗的流行音乐。总之,孟老师你说的那一套,我也觉着挺好,但是,我这人毛病多,施行不了。
对这么一个“不求上进”的“赖皮”国君,孟子也有一套说辞,他说:如果有人向大王您报告,我可以举起三千斤重,但是举不起一根羽毛;我可以看到秋天鸟的细毛,但是看不到一车柴火,大王您肯定不会相信这种鬼话吧?举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为不肯举;看不到一车柴火,是因为不肯看。不实行仁政也是一样,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宣王问:不肯干和不能干有啥区别?孟子回答说:如果让你夹着泰山跳过北海,这是真不能;但是如果让你给老人折一条树枝,你却说办不到,这就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了。施行仁政容易的很,就像给老人折取树枝一样。
当时,所有的国家都在变法图强,各路诸侯也都是“唯GDP和国家实力论英雄”,他们崇尚霸道,热衷于富国强兵,开疆拓土,讲求实际功利,也就是梁惠王所说的“利于吾国”,要有利于自己的国家。但孟子推崇的是“省刑罚、薄税敛”,是让人民安居乐业的仁政。对于国君们普遍关心的攻城略地,孟子极为反感,他说,善于打仗的人,要给予最重的刑罚;唆使诸侯拉帮结伙打仗的,要给予次一等的刑罚;强令百姓垦荒种地的,要给予再次一等的刑罚。
孟子主张“法先王”,也就是学习尧舜禹那一套。他的政治主张比较保守,甚至是倒退的。比如他要滕文公施行井田制,这就像让改革开放后再搞人民公社、吃大锅饭一样,根本行不通。 虽然政治上不是很得意,但是孟子的名气却越来越大。
3.存心养性,做大丈夫
我们知道,《三字经》的头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这说的就是孟子的“人性本善”的思想。
孟子说,如果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跌到井里去,任何人都会有惊骇和同情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因为要和这个小孩的家人攀交情,不是为了要在乡里获得好名声,也不是因为讨厌小孩子的哭声。这是所有人都有的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怜悯别人的心。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仁义礼智四端,也是人与生俱来的“善端”。但是,如果人性本善,那为什么世上还有那么多恶呢?
孟子认为,虽然人人都有善端,但是这善端只是一点向善的端倪和萌芽,如果不好好呵护,就会被外界蒙蔽,人就会变成“禽兽”。所以,要“存其心,养其性”,要以仁义存心、养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做人要有良心。这个是人所要关心的大事。
孟子批评世人往往小事清楚,在大事上却很糊涂。他说,家里的鸡狗走失了,人知道去寻找,而自己的良心丢失了,却不知道去寻找。因此,存心养性,要“先立乎其大”,也就是要先把良心立起来。
举例说,如果有个园艺师,舍弃梧桐、梓树不管,而去培养酸枣荆棘,他就是个很差劲的园艺师;如果有人光注意美甲,而忘了肩头脊背,自己还不明白,那就是个糊涂蛋。对于一个人来说,“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不要“以小害大”。

孟子所说的大人,就是大丈夫。有人问孟子什么是大丈夫,比如说像张仪这样的人,一怒而诸侯惧,算不算大丈夫呢?孟子说,这些人以顺从为最大原则,只能算是“妾妇之道”,就是小女人的把戏。真正的大丈夫应该站得直、行得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舍生而取义”,这才是值得追求的理想人格。
那么,大丈夫如何能够做出舍生取义的抉择呢?这是因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用道义培养而不加伤害,就会充盈天地之间。这种气,源自正义的长期积累,而不是人心血来潮偶尔产生的。一旦做了问心有愧的事情,这种气就疲软了,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气馁”。养浩然正气需要我们保持专心,但又不能刻意,否则就是拔苗助长,不但没有益处,反而是有害的了。
孟子的“大丈夫”精神和“浩然正气”的理论对儒家的修养功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对我们的修身养性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希望朋友们在读过《孟子》之后,先立其大,养浩然正气,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特约撰稿人:刘恩凡,图书编辑、专栏作家
  编辑:莉莉周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