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领导艺术

[复制链接]
作者: icosigokugacu | 时间: 2023-11-13 19:06:23 | 历史|
0 19

2975

主题

2975

帖子

892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27
发表于 2023-11-13 19:06:2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韩非是战国时期人,“法家”学派创始人,与李斯一起学习于荀子,后来韩非到了秦国,李斯怕韩非用于秦王,就杀了韩非。
韩非主张用“法治”来治理国家,有点类似现代的“依法治国”;强调“势、术、法”,站在君王的一边,用“刑罚”和“权术”打击“奸臣”。
《韩非子》大致可分为“论述”和“故事、例子”,许多“论点”,在现代社会,仍有积极意义;举例如下:
一、“故虚静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主道》)“虚静”是领导人的必备修养,就是类似于“虚怀若谷”,不要事先带有什么“成见”、“先入之见”,而是“察群言”,看下属、公众的观点、意见是什么,然后以此分析、判断、决策。而不是事先就自己拿定个错误、消极的意见,听不进其它观点。
二、“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主道》)“不自操事”,领导人自己不亲自“操事”,如果事无巨细、都是自己完成,哪怕是“超人”,也会“累死”。而是只对下属进行战略上的指导、分配工作任务,具体的执行,由相关人员完成。领导人只在意完成的“结果”、下属有没有完成任务、完成的效果怎样。诸葛亮就不懂此道,所有工作都是自己亲自完成,生怕别人不尽心,饮食却很少,最后积劳成疾、累死了。司马懿听说诸葛亮这样的“工作方法”,就说诸葛亮活不长久。
三、“故明君无偷赏,无赦罚。偷赏,则功臣堕其业;赦罚,则奸臣易为非。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近爱必诛,则疏贱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主道》)这句话是说“赏罚”的,不管是谁,有了功劳、就赏;犯了罪责,就罚。而且,和领导人疏远的人,有了功劳也要“赏”;和领导人亲近的人,有了过错也要“罚”。这样,下属们就不敢懈怠、都勤勤恳恳,和领导人亲近的人,也不骄横自大。
四、“夫为人主而身察百官,则日不足,力不给,且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先王以三者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有度》)一个领导人,如果要监察百官,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用眼睛观察,下属就装饰外观;用耳朵听辨,下属就花言巧语;用心思虑,下属就夸夸其谈、装模作样。所以,这三者的监察方法是有限的,而是依靠法度、制定纪律法规,严格地实行赏罚。领导人就算再“明察”,也是有限度的;相反,“以法御之”、以严格的法度“御下”,这样,下属就都尽职尽责、井然有序。
五、“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说林上》)从一个微小的事物,就能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向。纣王要制作一个象牙筷子,箕子认为纣王紧接着会要玉杯、吃山珍海味、穿锦衣、建高台,最后国家会灭亡。所以,人应该从微小的开端,知道之后的“连锁反应”;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也是这样,对此要抱着个“戒慎恐惧”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不要骄奢淫逸。
六、“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说林上》)这里的“同事”,指干同一件事的人。韩非举例说,发狂的人,向东跑;追赶的人,也向东跑;都是“向东跑”,可是跑的动机、原因是不一样的。现实社会里,不是这样吗?干同一件事的人,事情是一样的,但是,动机一样吗?尤其在“政界”,很多人干同一件事、说相同的话,但目的、动机,却大有不同。
七、“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内储说上七术》)领导人如果太仁爱,法制就建立不起来;领导人不够威严,下属就侵犯上级。这其实也就是“善不为官,慈不掌兵”的道理;不论是军界、政界,以严格的法律法规办事,“法不容情”。相反,像一个糊涂父母溺爱子女,对违法乱纪者不“绳之以法”,慢慢的,国家就混乱了。还有,领导人应该“威严”、“强硬”,甚至得“严厉”,不然的话,下属就“侵犯”上司。当然,凡事有个度,过于严厉了,就“人至察则无徒”。
八、“韩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不诚”。(《内储说上七术》)韩昭侯剪指甲,说自己掉了一片指甲,就急忙寻找。身边左右的人,就剪了一片自己的指甲,说“找到了”。其实韩昭侯根本没有掉落指甲,只是考察身边的人是否诚实。这样聪明的领导人很多,有位领导人假装说掉了一个硬币,就在地上找,身边的人从自己衣兜里拿出一个硬币,说他找到了;其实,那个领导人根本就没有掉落硬币,只是考察一下身边人。这属于韩非论述的“势、术、法”中“术”,就是一个领导人的“术”,如果领导人不懂一点“术”、权术,往往是不行的。
九、“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是以奸臣者,召敌兵以内除,举外事以眩主,苟成其私利,不顾国患。”(《内储说下六微》)如果领导人与下属的利益对立起来了,就没有一个下属会忠诚。此时,领导人就应该高度注意,“奸臣”会和敌国私通,招引外敌、祸乱领导人,只要满足自己的私利,不顾及国家的祸患。所以,“忠诚”也限于“君臣利益一致”;利益对立起来了,就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当领导人发现自己和下属的“利益对立”、“不一致”,就应该小心了。

十、“参疑之势,乱之所由生也,故明主慎之。”(《内储说下六微》)“参疑之势”,指人们互相争夺权势。这种事,是难免的;但是,领导人要防范、制止下属“互相争夺权势”,让他们各司其职、有效运行。因为,下属争夺权势,最后会波及领导人,导致领导人受害。有的领导人,误以为下属互相争斗,自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领导人须以纪律约束下属,让下属不能形成派系、“山头”,应像“众星拱月”一样,以领导人为中心,而不是小团体争斗、一片混乱。康熙晚年,有意的让皇子们互相争斗、“夺嫡”,结果手足相残、政局混乱,康熙也感到无比悲哀。
十一、“陈需,魏王之臣也,善于荆王,而令荆攻魏。荆攻魏,陈需因请为魏王行解之,因以荆势相魏。”(《内储说下六微》)陈需,是魏国的大臣,与楚王交好,就让楚国攻打魏国。陈需就对魏王说,他能让楚国退兵。楚国退兵后,陈需因“功劳”,当了魏国的宰相。这就是韩非批判的“五蠧”,有的官员“里通外国”,借助外国势力,谋求自己的政治发展。现在,这样的情况也有,有的人加入外国间谍组织,在外国的“帮助”下,一路高升,接着为敌国谋求利益,出卖自己的祖国。
十二、“郑桓公将欲袭郐,先问郐之豪杰、良臣、辩智果敢之士,尽与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外而埋之,衅之以鸡猳,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内储说下六微》)郑桓公想攻打郐国,就打听了郐国的“豪杰之士”,把他们的名字用鸡血写下,假作他们和郑国“歃血为盟”,名单埋在城门外。郐国国王以为他们和郑国“串通勾结”,就把“豪杰之士”都杀了。结果,郑国攻打郐国,郐国无人抵抗,就亡国了。这就是“反间计”了,满清曾用类似的反间计,杀了名将袁崇焕,明朝也慢慢灭亡了。所以,对于一个领导人来说,必须“明察”,防止敌国用“反间计”、借刀杀人。这就是过去的评价标准:“明君”还是“昏君”。
十三、“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外储说左上》)能得到金钱利益的地方,民众都归向那里;能成就“名节“的事情,士人都愿意牺牲性命。这个道理的启示是:“以利聚民”,如果想让民众聚集,首先要知道民众能得到什么利益。“名节”,士人愿意付出生命代价;文天祥、苏武、陆秀夫、夏完淳等等,这些民族英雄,在国难面前,都宁死不降;后人也给了他们极高的评价。所以,领导人应该“以利导民”、“以名节御士”。
十四、“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外储说左上》)信用,太重要了,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算数,也基本的信用也没有,“不知其可也”。对于领导人,“信用”就更重要了,如果没有“信用”,说话出尔反尔、不守信用,领导人就没有什么“公信力”了。首先不要随便乱承诺什么事,一旦承诺了某件事,必须“言必信,行必果”。而且,不要因为是“小事情”、“小承诺”,就不践行,因为“小信成,则大信立”。还有,如果涉及到“赏罚”方面的“信”,犯了错、有什么惩处;有了功、有什么奖赏,这些如果不践行的话,以后的“禁令”,就没有人遵守了。
十五、“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外储说左上》)一个人要买鞋,就用尺子量了一下脚,买的时候,忘了带那个“尺码”,就返回去取。人们说,你为什么不用脚试一下?那个人说,我宁愿相信那个“尺码”,不敢相信自己的脚。这就是“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了;只要是“文件”、“规章”规定的,都是要“执行”,唯不能依据事实。规定,也是人定的;是根据现实情况的,可是,在具体的执行中,死搬教条、说是“这样规定的”。应该“灵活应用”,防止“形式主义”流于形式、没有实质。
十六、“以罪受诛,人不怨上”。(《外储说左下》)因为自己有罪被诛罚,不会怨恨上级长官。一个人如果确实犯了罪,有关部门公正的判决,这样,那个人就不怨恨。这就是“法治”的好处,“三令五申”、告诉法律是怎样规定的,犯了什么法律、会有怎样的刑罚,然后秉公执法。但是,必须确保是“公正”,假如是“冤案”、或者是利用“刑罚”报私仇、或者“判的太重了”、或者其他人犯法却不那样判,这样,人们就会对刑罚产生怨恨。
十七、“故明主者,不恃其不我叛也,恃吾不可叛也;不恃其不我欺也,恃吾不可欺也。”(《外储说左下》)这句话有点像《孙子兵法》的“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是说一个英明的君主,不是依仗别人不背叛自己,而是依仗自己是不可背叛的;不是依赖别人不欺骗自己,而是自己是不可欺骗的。一个领导人,牢牢把握主动权、依靠自己,不是主观上希望下属拥护自己、不背叛自己、不欺骗自己,而是自己是不能背叛的、不能欺骗的,就算部下背叛、欺骗自己,自己马上察觉、有应对的措施。
十八、“文王伐崇,至凤黄虚,袜系解,因自结。”(《外储说左下》)周文王出兵讨伐的时候,袜带子散了,就自己系袜带。有的人领导人就不同了,所有的事情、包括生活起居,都是由“服务人员”完成。穿衣服,让别人给自己穿;洗漱刷牙,也要别人给挤好牙膏;吃饭,也是要服务员端来,甚至像和珅,吃饭要别人喂······如果一个领导人,想为人民、公众,办点实事、成就自己的人格道德,就应该放下身段、不要摆架子;从平常事做起,像生活起居,应该自己完成。
十九、“桓公谓管仲:‘官少而索者众,寡人忧之。’管仲曰:‘君无听左右之请,因能而受禄,录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君何患焉?’”(《外储说左下》)齐桓公对管仲说,官职少而要当的人多,我很担忧这件事。管仲说,根据才能授予俸禄,依据功劳给予官职。这也是个常态,官职、职位就那么几个,可是,想当的人却很多,让这个“当了”,那个就当不上了。所以,管仲说按才能功劳授予官职。这也对,但也会出现“假才能”、“伪功劳”。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由人民决定“谁当”。
二十、“解狐荐其讎于简主以为相。······故私怨不入公门。”(《外储说左下》)解狐推荐自己的仇人当宰相,认为私怨不应该入公门。这就是个“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问题。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如果认为一个人确实可以胜任那个职务,哪怕是“仇人”,也任用之。只是,达到这样境界的人很少,更多的人是“公报私仇”,如果和自己有私怨,那是说什么也不能任用的。所以,古人里面,有很多圣贤,他们的思想境界是很崇高的。就算做不到他们那样,也至少要知道有这么一种“崇高事情”的存在。
二十一、“梁车为邺令,其姊往看之,暮后而至,闭门,因逾郭而入。车遂刖其足。赵成侯以为不慈,夺之玺而免之令。”(《外储说左下》)梁车是邺县的县令,他的姐姐去看望梁车,晚上到迟了,城门已经关了,他的姐姐就翻城墙进去。梁车按照律法,砍掉姐姐的脚。赵成侯认为梁车不慈爱,就免去梁车的县令职务。虽然说“法不容情”,但是,法律也应考虑到“人性”。况且,法律的制定,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众的正常生活。因为“翻了下墙”,就砍掉姐姐的脚,这个“法律”本身就存在问题的。另一方面,如果是合理的法律,那自然要“执行”、要“大义灭亲”。
二十二、“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外储说右下》)安定强大是由于按法办事、依法治国;衰弱动乱是因为曲从私利导致的。“阿”的意思是“曲从私利”,走后门、搞特殊。制定严格、合理的法律,然后严肃的“执法”、“执行”,这样,国家必然强大。相反,嘴上说“法律”,可是如果自己的子女、亲戚犯了法,就“不了了之、逍遥法外”,这样,国家必然混乱、衰弱。还有所谓的“执法人员”,有的人热衷于卖弄自己在“执法队伍”那里有“关系”,可以免于处罚。请“执法人员”吃几顿饭、送笔钱,“执法人员”就“法外施恩”,如此,这个国家必然灭亡。国民党是怎样垮台的?比如,那个“孔二小姐”,杀了人,因为是领袖的子女,就可以不受任何惩处,赔点钱“了事”。国民党不垮台,天理不容。所以,应该吸取这样的经验教训,严明纪律、党章国法,尤其是“权贵”犯法,一样执行。只可惜,这样的难度很大;国家混乱,也不要怨别人。
二十三、“治吏不治民”。(《外储说右下》)治理国家,是治理“官吏”,而不是直接治理“民众”。把干部队伍治理好了,人民自然顺顺当当。相反,只是想方设法打击人民,出台严苛“规章”,把人民管的死死的,这样未必就“起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的如果“不正”,就不要想“下面”的“正”。源清自然流洁,根正自然树茂。
二十四、“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外储说右下》)宰相公孙休喜欢吃鱼,许多人就给公孙休送鱼,公孙休都拒绝了。别人问他为什么拒绝、你不是喜欢吃鱼吗?公孙休说,接受了别人的鱼,就得给别人办事,别人不会无缘无故给我送鱼;我要吃鱼,就自己买。韩非就对此事做了这个评点: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这个道理,太常见了;送礼、送钱、请吃喝······“吃了人嘴软,拿了人手短”,别人送来钱、礼物,不要以为是好事,得给别人办事、欠了别人人情。过去,叫“糖衣炮弹”,吃着很甜,可那是炮弹;慢慢的,就被“拉下水了”,成了人人叫骂的贪官。所以,应该清廉自守,不要贪图别人送的钱、礼物;自己需要什么,自己买,也不要痴迷那些“高档奢侈品”。
《韩非子》的“领导艺术”,还很多,这里就选取这么几条。韩非,是古人;《韩非子》是古代作品;其中的若干思想论点,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但是,大部分、至少有一半,仍然具有重大价值。
《韩非子》主要论述的是政治理论,尤其是“法”、“法治”;是古代政治文化的宝藏。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