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为削弱秦国,派人怂恿嬴政劳民伤财,却为秦国一统天下立大功

[复制链接]
作者: 倾听雨落 | 时间: 2023-11-7 06:28:35 | 历史|
0 54

2956

主题

2956

帖子

886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868
发表于 2023-11-7 06:28:3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355年,战国处于一片混战的状态,各个诸侯国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诸国的博弈之中获利。当然,也有一些诸侯国因为地理位置不太理想,或处于贫瘠的边陲之地,或处于各国的包围之下,始终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秦国和韩国的艰难强国之路
处于这两种情况下的诸侯国中,秦国和韩国很具代表性。秦国的祖上是替周王室养马戍边之人,身份相比于其他诸侯国要低微不少,秦国的位置也比较偏远,常年承受着那些身份高贵的诸侯们嘲笑。

诸国的冷嘲热讽和瓜分之心,激发了秦人的雄心,将走出这种窘境,令诸侯国不再敢轻视秦国为目标,开始了强国强军之路。
而韩国呢?整个国家的国土,几乎都被魏国的国土给包围着,同时又与秦国和楚国接壤,可谓是强邻环伺,朝不保夕。韩国历代君主,无不盼望着摆脱这种处境,但处于此种境地的韩国,想要真正摆脱邻国对韩国的觊觎又谈何容易?
魏国大军压境之时,韩昭侯为了自保,采用了申不害的建议,亲自执圭去向魏惠王示弱,卑躬屈膝之下,才换来了魏国罢兵。韩昭侯不是软弱之人,只是迫于形势而不得不低头。他注意到申不害以后,为了增强国力,开始重用申不害,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在韩国就此展开。
与此同时,秦孝公也没有荒废国事,他积极招贤纳士,向天下贤才发出了招募令,卫国的商鞅正是在此时来到秦国。君臣联手后,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在秦国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变法,正式踏上了强军强国之路。

申不害和商鞅都是战国时期的变法高手,两人在韩国和秦国的变法都取得了成功。
申不害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在韩国出任宰相15年,将韩国的弊端一一革除,大大地加强了君主集权统治。一方面整顿吏治,任人唯能;一方面收回地方势力的特权;又加强了对军队的掌控;同时不忘发展经济,在申不害变革期间,韩国的冶铸业更是达到了战国时期的领先水平。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再看商鞅,他的变法方式与申不害的“术”治不同,他采取的是法治。如果将申不害的变法比作“引流”,那么商鞅的变法就像是“修渠”,商鞅将一切事务的发展和走向都制定好规范,上至王孙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按照规范行事即可,如同水在水渠中井然有序的流淌一般。
但商鞅变法远远不是“定规矩”那么简单,他的变法打通了底层通往上层的通道,使得秦人上下一心,“勇于公战,畏于私斗”,迅速提升了秦国的国力和战斗力。

韩国在申不害的变革后,虽然未能展现出称霸天下的形势,却获得了自保的能力,在强邻环伺的情况下,不仅得以生存,而且崛起为战国七雄之一。
“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商鞅的成就则更大,秦国经过变法以后,国力昌盛。秦军与魏军大战,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向所有的诸侯国展示了秦国变法的成果,令各个诸侯国谈秦色变,再也不敢小觑秦军。
韩桓惠王的阴谋
公元前246年,距离秦国和韩国开始变法强国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余年。当年两国变法虽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百余年过去之后,两国的发展却截然不同。

秦国的商鞅变法主要采取的是“法”治,商鞅最后虽然获罪而死,但他的新法却得以继续沿用。彼时,商鞅的“法”在秦国已经站住脚跟,后世秦人只需按照新法行事,即可持续获利,继续大踏步走在强国的道路上。
幸运的是,秦国几代的君王都是不俗之人,再加上新法的加持,自然就使得百余年过去后,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不仅疆土广阔,兵精将广,而且具备了争霸天下的资格。
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
相比之下,韩国的发展就相形见绌了,不仅国力迅速萎缩,就连国土丢了大半,只能守着狭窄的疆土混日子,又回到了强敌环伺的境地,几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秦国和韩国变法的时间相差不多,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何百余年后相差这么多呢?主要原因还是申不害变法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术”治,对实施者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韩国没有秦国那么幸运,在申不害和韩昭侯之后,韩国再没有出现那种具备力挽狂澜能力的君主,才导致百余年后,韩国孱弱,处于苟活的境地。
韩桓惠王面对这种局面,为了寻求自保,他苦思冥想都没能想出强国的办法来。最终,韩桓惠王进行了逆向思维,既然无法提升自身的国力,那么就采取削减对自己威胁最大的秦国的国力,令秦国短时间内无法出兵伐韩,这不是一样可以达到自保的目的吗?

韩桓惠王想明白这一点后,立刻开始着手实施,他准备找一个人充当自己的间谍,派往秦国怂恿嬴政劳民伤财,以达到削弱秦国国力的目的。
韩桓惠王的这个阴谋,看似荒诞,但事实上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旦嬴政大兴土木,确实可以延缓秦国发展,自然也就会延缓秦国伐韩的脚步。而且,这件事也并非全无可能,例如韩桓惠王可以派人怂恿嬴政修建耗资巨大的超大型宫殿等等。
可惜,韩桓惠王的思路对了,最终实施阴谋的时候,却没有找对人,他没能找到一个善于大兴土木之人,反而找到了一个水利专家,这个人叫郑国。郑国听了韩桓惠王的想法后,决定担任这个角色,背负着韩桓惠王的使命,来到秦国面见嬴政。
反成他人嫁衣
郑国入秦游说嬴政时,拥有双重身份,一个是韩桓惠王的间谍,一个是水利工程的专家。郑国在兴修水利方面,拥有很高的天赋和造诣,所以他游说秦王嬴政时,谈论水利工程时所用的语言非常专业,是经得住推敲的。

彼时,秦国的国土面积虽然大,但有很大一部分土地都处于干旱之中,缺水属于常态。而且,秦国疆土中的土地,有很大一部分不适合耕种,是那种盐碱地。郑国对秦国的地理环境非常了解,他提出来的修渠建议针对性很强,就是要解决秦国部分疆土缺少干旱和盐碱地的问题,立刻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
郑国对嬴政分析,纵观秦国的疆土,西北方向的地势要略高于东南方向,这样的地势差异,正是修建水渠可以利用的优势。如此一来,就可以引泾水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进而注入洛水,实现水渠覆盖面提升,解决秦国干旱土地的用水需求。
除此以外,此举还有一个有利之处,泾水含有丰富的泥沙,经年累月之下,这些泥沙会随着水渠覆盖所流经之地,利用这样的泾水灌溉水渠周边土地,可以使泥沙覆盖原来的土壤,降低盐碱地盐碱含量,从而实现改善土地到适合耕种的地步。
郑国入秦,虽然背后隐藏着韩桓惠王的阴谋,但他对秦王提供的兴修水利之策,虽然是劳民伤财之举,却是利大于弊的良策。
不过,郑国之策虽然巧妙,但最终是否能够实施,还要看秦王嬴政如何决断。对于年轻的嬴政而言,这个决定该如何做,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一方面是有利于秦国发展的良策,一方面是唾手可得的攻城略地之功,是立刻发兵攻打韩国,建立威信,巩固王位,还是谋求长远,兴修水利,而延缓攻韩国呢?

秦王嬴政虽然年纪小,却是千古一帝,在他年轻时就已经体现出过人之处。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嬴政决定放弃短期利益,而选择长远发展,大力支持郑国为秦国修建水渠。嬴政对郑国十分信任,所有水渠事务都交给郑国主持,还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
至此,郑国完成了韩桓惠王交给他的使命,令秦国兴修大型水利工程,达到了令嬴政“劳民伤财”,延缓秦国讨伐韩国的脚步。韩桓惠王与郑国谋划的这个阴谋虽然隐秘,但又怎么可能永远隐瞒下去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国负责修建水渠的庞大工程进展近半时,他们的这个阴谋被秦王嬴政得知。嬴政得知自己被郑国愚弄后勃然大怒,欲斩之而后快。郑国被压到嬴政面前后,坦然承认了自己入秦之初确实是一个阴谋,但时至今日,他已经将修建水渠视为己任。

郑国告诉嬴政,举全国之力修建大型水渠,固然会拖延秦国征伐韩国的脚步,却也只不过数年时间而已,但这条水渠修建成功,对秦国的好处却是长久的。嬴政听完郑国的解释后,不仅没有杀他,反而继续让他主持修建水渠之事。
“始,臣为间,然渠成,变秦之利也。”
第一,郑国所言非虚,他虽然入秦之初是以韩桓惠王的间谍身份面见嬴政,但随着嬴政对他的信任,让他主持兴修水利工程以后,他的心境确实改变了,因为郑国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水利方面的专家。

身为水利专家,郑国是具备工匠精神的,对于这样的人而言,修建一条举世闻名,甚至能够因此名垂青史的大型水渠,一定是毕生的追求。他得到嬴政信任后,也得到了这样一次全世界水利工作者都神往的机会,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必然会倾尽所有,以求完成这件壮举。
第二,嬴政能够成功,确实不是偶然,他年纪轻轻就能放下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做出追求长远利益的决断。又能在揭破郑国背后阴谋的时候,抑制住自己的盛怒,不仅没杀郑国,还选择继续相信他。
在这个过程之中,但凡嬴政有一次犹豫、退却和不信任,郑国就会面临被杀,或者不再被信任的结局。无论是哪种结局,导致的下场都将是日后闻名于世的水渠功亏一篑,那样就真的实现了韩桓惠王所设计的疲劳秦国的阴谋了。

正是因为嬴政的雄才伟略,使得韩桓惠王的阴谋落空。嬴政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给郑国扫清一切障碍,全力支持郑国修建水渠。郑国则潜心设计、倾尽心血多年,终于将这件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圆满完成。
水渠修成以后,真的达到了郑国当年游说嬴政时所立下的目标。干旱和盐碱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使得秦国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灾年明显减少。嬴政也真不愧是千古帝王,在水渠修成以后,没有居功自傲,反而对郑国表现出极高的肯定,将该水渠命名为郑国渠。

事实上,郑国虽然是一位有本事的水利专家,但没有嬴政的决断和全力支持,又岂能有他的发挥空间呢?至少,郑国渠得以成功修建、福泽秦人,嬴政一定是有功劳的。但在命名时,秦王却完全将功劳给了“郑国”,足可见嬴政的雄心壮志。
……因命名曰郑国渠——《史记》
由于郑国渠的修建,"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国的国力得到迅速提升,为日后一统天下夯实了根基。当年修建郑国渠之时,虽然延缓了伐韩国的脚步,却加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速度,真可谓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也。

韩桓惠王在自己的国家处于困境之时,不思奋发图强之策,反而想利用阴谋疲劳秦国,以求拖延苟存的时间。这种阴谋即便成功,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终究无法挡住强秦扩张的脚步。

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阴谋不仅没能实现,反而在嬴政的英明决断之下,成了帮助秦国强盛的良策,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大功。
尾声:
关于泾水是否含有大量泥沙的问题,泾水含沙量比渭水高,而且高达七倍之多。至于为何后来出现的成语“泾渭分明”中,解释的是“泾水清”,是由于多年变迁导致,泾水在汛期浑浊,水流慢时也会变清澈,但泾水的含沙量依然是远超渭水的。
在《汉书》有相关记载:“泾水一石,其泥数斗”。还有杜甫所作的唐诗《秋雨叹》,也写了泾水浊的表述。限于篇幅,这里不作更多的赘述,但依然欢迎诸位读者朋友一起讨论。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参考资料:《史记》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