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荡,胸怀大局雄视中原,为何有人说他头脑简单做事鲁莽

[复制链接]
作者: 叶落之森 | 时间: 2023-11-7 01:45:51 | 历史|
0 92

3951

主题

3951

帖子

1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853
发表于 2023-11-7 01:45:5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到大秦帝国的历史,秦武王是个令人惋惜的君王,不到20岁当上秦王,23岁就死了。虽然他在位时间不到四年,却做了几件很有影响的大事,但人们记住他的主要是他头脑简单做事鲁莽,却忽略了他胸怀大局大有作为的一面。 实际上,当人们记住秦武王嬴荡举鼎而死时,也是对他青春年少离开人世的惋惜。从秦国偏居西部一隅发展到逐鹿中原,最后统一六国,三十七位国君里,除了几个是平庸无为之外,其它人都是多有建树屡建奇功的。秦武王就是属于后面这一种,短短四年时间,他创建的一项制度避免了朝政专权,被后世沿用近千年。

秦武王嬴荡在位四年都做了些什么呢? 在嬴荡继位以前,秦孝公嬴渠梁励精图治,扛起大秦帝国崛起的大旗,运用商鞅变法把一个积贫积弱的贫穷西秦,一跃成为春秋战国首屈一指的西部大国。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嬴驷运用张仪等一批贤臣良将,把合纵连横演绎得惊险刺激,使秦国雄视中原,剑指齐楚。而在秦昭襄王嬴稷任上时,秦国更是如火中天,范睢等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使秦国提前进入统一中原的步伐。

秦昭襄王作为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君,56年的征战史,提前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能取得这样的功绩,与前任秦武王嬴荡作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秦武王在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人们之所以说秦武王头脑简单,做事鲁莽,主要看他是个大力士,习惯的认为他空有一身蛮力,胸无治国之能。殊不知嬴荡是个做事爽快,雷厉风行的人。在崇尚武力的背后是一颗胸怀大局,深藏远大抱负的心。

秦武王为什么敢到周王室去问鼎天下? 说明他心无二用,敢于挑战天下。他带兵逼向洛阳,就是奔周王室九鼎而来,既然王室无所作为,九鼎又是权示天下的象征,秦武王自然知道这里面的份量。
在进入洛阳之前,秦武王虽然二十多岁,却已经是征战东西,横扫南北的战场老手了。他上任的四年,连横卫秦,联越制楚,平定蜀乱,首设丞相之职,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迅速缓解朝政纷争局面。而他喜好武力解决问题的办法,恰恰避免了文人打嘴仗的拖沓。因此,秦武王上任以后就把张仪撵到魏国去了,而把相国之位改为左右丞相,任命甘茂为左丞相兼上将军,任命樗里疾为右丞相。

在集中王权,左右丞相权力相互制约的情况下,他多次听取两位丞相意见,放眼中原,伐宜阳,定三川,出函谷。与魏国结盟后攻打韩国宜阳,斩敌6万,迫使韩王让出三川之地,为秦国东出扫清了障碍。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带着孟贲、任鄙等大力士来到周王室雒邑,他并没有先见周赧王,而是直奔象征王权天下的“九龙神鼎”,说明他胸中早已胸怀天下,立有称霸中原的雄心。
从上面的分析看出,秦武王并非头脑简单一介莽夫,相反,他是个勇而有谋,敢于决断的人。如果他没有举鼎而亡,凭他的做事风格,战国后期的故事一定更加精彩。(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新鲜的历史资讯。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