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平之战中,赵王为何临阵换将,其实他真的没得选

[复制链接]
作者: icosigokugacu | 时间: 2023-11-6 15:25:05 | 历史|
0 29

2975

主题

2975

帖子

892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27
发表于 2023-11-6 15:25:0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之所以决定换将,并非他真的别无选择。虽然廉颇采取了本土作战的经典策略,通过拒不出战、修筑防御工事等方式来消耗秦军,他认为秦军远道而来,物资供给和兵力补给都会受到困难,而赵国在长平则拥有后勤补给的优势。双方近百万人在丹水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僵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都逐渐无法承受下去。赵国发现他们无法长期消耗敌人,而秦国则因商鞅变法实行全民皆兵,具备强大的战时资源动员能力,物资运输也相对便利。相比之下,赵国运送物资需要翻越太行山区,这使得他们的补给线更加困难。此时,秦国也不再坐视不理,范雎申请了一笔巨款,利用反间计在赵国宣传“廉颇老了不敢出击,将要投降”等信息,同时暗示赵国对赵奢的恐惧,甚至越来越多的言论认为廉颇畏战无能。这些流言经过层层放大,在赵国的决策圈内产生了巨大影响。

实际上,赵孝成王已经没有太多选择余地。一方面,继续消耗下去是不现实的,这并不是因为廉颇的方式有问题,而是因为国家实力的差距已经无法容忍如此高强度的消耗战。流言是否存在,赵孝成王都需要做出改变。与其说是范雎的谣言起到了作用,不如说换将的举措更符合赵国现在的实际情况。赵国需要一个善于进攻、思维活跃的将领来与秦国结束这场战争。赵孝成王选择换将并非他没有选择,而是迫不得已的抉择。
在这种压力下,赵孝成王不得不考虑更换将领。虽然赵国有一些有能力的将领,但他们都已经年老或者已经战死。而剩下的将领中,能够胜任这个职位的人选也并不多。因此,赵孝成王不得不选择让赵括担任这个职位。

虽然赵括在军事上并无过人之处,但是他的父亲赵奢曾击败过秦军,这使得赵括有一定的军事背景。而且,赵括也曾在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中表现出一定的战斗能力。因此,赵孝成王认为赵括可以胜任这个职位,至少比现在的情况要好。
然而,赵括的失败导致了赵国的覆灭。这场战争给赵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得赵国的地位一落千丈。虽然赵括的失败有很多原因,但是赵孝成王的决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当时赵孝成王能够更加明智地选择将领,或许历史将会被改写。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