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起觉得赵括会是秦国大患?却被认为是纸上谈兵的无能统帅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3-10-28 21:44:21 | 历史|
0 14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683
发表于 2023-10-28 21:44:2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的赵国将领赵括,一直被冠以“纸上谈兵”的名号,人们对他能否当统帅持有争议。赵括的上位是由于一场反间计,他接替了赵国名将廉颇成为赵军的指挥官。然而,在长平之战中,他由于战术失误,被秦国名将白起轻松击败,导致赵军四十五万将士被秦军屠杀。这一失败使得司马迁在编纂史记时并没有给赵括多少机会,他只在廉颇和白起的列传中稍作提及。
这些事实似乎确立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的形象,但我们是否能够这样断言呢?或许并非如此。
赵括得到了赵奢的赏识,作为名将赵奢的儿子,他从小就熟读兵书,并有独到的军事思想。他曾在战场上冷静地分析形势,为父亲提供了许多战略建议,更成功协助他攻下了长时间无法攻陷的城池。他还通过献出反间计解救了被敌军围困的赵国军队。这些事迹使得赵括逐渐在赵国上下获得了声望。
赵括一直以来都是赵奢的军师,在赵奢的身边充当重要角色。由于没有机会亲自领兵作战,他的真正实战经验并不丰富。然而,在长平之战前,他接受了临危受命的任务,仅有两个月的时间来承担赵国将领的责任,面临着秦军的进攻。他成功地抵御了秦军四十六天的攻击。长平之战中,赵军虽然遭受了重大损失,但也消灭了十五万秦国精锐,给予了秦军相当大的压力。
对于那些认为赵括只是一个庸才的观点,也有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赵括的失败并非仅仅是他个人的责任,而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赵国无论换上别的将领,结局也不会有太大不同。
赵括的失败源于几个因素。他身世使然,接替了廉颇的位置,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时间与手下将士磨合,这导致他的命令难以得到有效执行。赵国朝堂上的内斗也导致了很多人才的埋没和陷害,赵括便是其中之一。
更重要的是,赵括所制定的战略是合理的。在长平之战之前,赵国与秦国相对布阵,秦军在沁水西边,赵军在丹水东边,河流将整个战场分割成一个矩形。由于山脉和河流的阻隔,秦赵两军无法通过陆地全军撤离,只能选择水路。赵括的计划是派遣晋阳的赵国部队南下支援沁水西岸的赵军,与被围困的赵军合力进攻,阻止秦军的退路。而赵括自己则率领主力军向东发起进攻,实现对秦军的夹击。尽管计划受挫,但赵括的策略并没有问题。
白起也曾表示:“人言赵括纸上谈兵,不堪大用,近日看来,绝非如此,此子不死,日后必成秦国大患。”这表明白起对赵括的评价较高。
我们不能轻易地认定赵括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庸才。长平之战的失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赵括个人。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