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行调研之咸阳古渡

[复制链接]
作者: 叶落之森 | 时间: 2023-10-7 16:10:03 | 历史|
0 42

3817

主题

3817

帖子

1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451
发表于 2023-10-7 16:10:0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研第708天
咸阳古渡
  河东盐文化万里行调研组继续向西,来到咸阳古渡。
  咸阳,一个在历史上震耳发馈的名字。当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建立的时候,咸阳就被世人熟知:山南水北曰阳。咸阳城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故名咸阳。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明嘉靖年间咸阳古渡口处始建有一座木桥,古桥遗迹在隐没百年后,2002年修建咸阳湖时,遗址意外现世。咸阳市考古所的专家考证,确认这正是咸阳各地方志中所记冬春用的便桥。木桥的发现,为人们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军事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大秦霸盐助崛起
  盐税历来受到封建政府的重视,同时也是国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先秦时期,管仲推行“官山海”之策,率先在各诸侯国掘起。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国占有安邑盐池,以盐利之雄让秦献公痛失河西之地。公元前340年,趁着魏国在和齐国的马陵之战中溃败之际,秦孝公对魏国进行了一次致命性打击,并将魏国公子卬俘获,魏国因此大败,遂将河西之地恭送给秦国。魏国撤出安邑,标志着盐池之盐也尽归秦国。
  在《史记·魏世家》中,司马迁以魏国之口,愤懑地记录了这次切肤之痛,“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之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以公子赫为太子。”《史记·秦本纪》也记载了这次事件: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司马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
  商鞅拿下安邑之后,随即按照他“壹山泽”的治国理念,开始征收盐税,强军富国。随后,又进一步南下夺取了巴蜀之盐。
  著名历史学家宁可指出:秦于商鞅变法(前359年、前350年共两次)后,置盐官“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实行食盐官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盐利收入二十倍于古。
  直至解放前,咸阳一直是河东盐的销区。清乾隆年间运城到咸阳路程从夹马口过黄河,上船后行至三河口,逆渭河而西行至咸阳,规定二十八天到。
晋商油店兴咸阳
  明咸阳城,因油辉煌,《渭城志》记载:“先有新兴油店,后有咸阳县”,广为传颂。而这盛极一时的新兴油店,则是临猗李家的产业。
  据临猗县王申村《李氏家谱》记载,元末战乱时,李氏先祖李诚、李议兄弟二人,从乡宁县桑原村逃难到临晋、猗氏一带,兄长李诚居小陈村,弟弟李议居王申村。河东自古土地平坦宽阔,宜于农耕。李议到王申后,勤奋耕耘,很快站住了脚。明朝初年,李议之子李新兴前往陕西咸阳,靠收棉籽、卖食油维持生计,游走在渭河两岸,积累了丰富的经商经验。略有积蓄后,李新兴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远赴陕西咸阳码头的东明街创办新兴油店,经营清油,因生意兴隆,商贾云集,逐渐形成后来的咸阳县城。

  新兴油店是李氏家族一直经营的老字号,从明洪武年间创立,到1953年倒闭,延续了近600年。明清时期,清油业是当地的主要行业之一,每年仅转售晋商的就高达千万斤。繁荣的市场带动了东明街的发展,也造就了新的人口聚集,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咸阳县城。当时“金东街,银西街”的说法便是清油业在咸阳地位和影响的写照。



  现存于咸阳市东明街的新兴油店店铺,具有显明的明代建筑风格,式样简约实用,三间二层,拱脊瓦顶,下设明柱。上层用于居住,下层开店。从建筑格局看,它是典型的前店铺后作坊式结构。店铺门匾由清光绪乙丑乡科举人西道巷赵瑜题写,陕西省议员张玉汝以新兴字号为头,为油店写了对联:“新世界最重人权愿商贾多安本业,兴国家先开民智幸寰区化被春风。”
  由于新兴油店历史悠久,保存完好,被认定为咸阳古都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商业建筑。
古渡遗址
  有渡便有桥。古时,人们根据河流水性的季节性变化,秋夏汛期在渡口用船摆渡,冬春枯水期,搭建便桥,让行人车马从便桥上通过。或者在水势宽大的河面用舟渡,在水窄浅的地方用便桥渡,等到来年汛期河水大涨时,将简易的便桥拆除。咸阳古渡,即采用这种渡河方式。




  2002年3月,咸阳市水利部门在清理河道工程时,发现了一段旧河堤遗址。调查和发掘遗迹面积约190平方米,遗址东西长230米,南北宽约7-10米。遗址分为两层台阶,均用长方形石条砌成,白灰灌浆勾缝。共发现明代河堤、清代河堤及民国时渡船泊位各一处。第一层台阶的底部河床处有两组柏木桩,柏木上用木板相铺做成停放船只的泊位。第二层砌石中发现有三块残碑,碑首为“咸阳县新修河岸之记”,碑文由明代文学家王九思撰写。主要记载了当时石工用料及人工,修成河岸4.5丈宽,182丈长。由碑文可知当时修筑的石堤规模较大,此碑应为修筑河堤而立。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栓船的铁环、铁柱等遗迹、遗物,为研究明清咸阳的防洪、交通和文化面貌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当地以明河堤遗址为依托,建设了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向人们展示远去的古渡遗址文化。
关中景致咸阳渡
  咸阳境内水系发达,河道纵横,沿岸渡口星罗棋布,尤以渭河中的咸阳渡最著名,史称“秦中第一大渡”。渡口昼夜船艇密织、车马喧闹,往来行人络绎不绝。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为历代文人墨客咏诵。
  远在史前时期,咸阳地区的先民们依河而居,繁衍生息。商周时期,舟楫已成为人们渡河往来的交通工具。秦时,随着都城咸阳急遽扩张至南岸,咸阳渡上跨河建横桥(中渭桥),沟通南北。汉代,官方开始大办漕运,居住在渭河之南都城长安的皇亲国戚、王孙贵族们,纷纷往来于长安、渭城之间,过咸阳渡拜谒皇陵祭祖。唐时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咸阳古渡成为西出长安的第一渡和中西商路上的桥头堡,以及中原和西域各国通使、通商的咽喉。渡口繁华,贩夫走卒,人马喧闹。附近建有“西市”,来往的商旅马帮、驼队必在此歇脚,为唐都长安西门户上的第一集散地和大驿站。宋元以来,渭河上桥多有损毁,古渡作为南北交通的往来形式,更为活跃、不减隋唐。
  明洪武四年(1371),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咸阳古渡依城南河堤而置,东西水路商客如云,店铺货栈鳞次栉比。明嘉靖十年(1531),重修古渡,石砌护堤,构筑码头。明嘉靖中以舟为浮桥,岁可常通。其后冬春有桥,夏秋行舟,正所谓“临流不见蹇裳客,冬自桥梁夏自舟”。
  古时交通不便,亲朋一别,数载难见。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行,折柳相送。唐代诗人王维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深情地描画了在西渭桥上与好友元二依依惜别的图景,“渭城朝雨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渭河而建的咸阳湖公园
  渭河流过了岁月的跌宕,繁衍了文明的辉煌。如今,咸阳湖公园引来渭河水,依托古渡遗址,再现古渡文化,涵养古城人民。
【来源:华夏盐湖】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