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天才少年”超200万年薪背后的秘密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3-10-2 04:36:53 | 英语家园|
0 87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677
发表于 2023-10-2 04:36:5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胡赛雄,华为公司蓝血十杰,曾任华为公司后备干部系主任、全球技术服务部干部部部长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01

一切红利都是认知红利

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化离不开能量,但大千世界并不缺少能量,人类真正缺的是如何将自然能量转化为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有序化能量(社会财富的本质就是有序化能量)。以太阳能为例,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能源,仅占其提供的总能源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其中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部分,不足万分之一。就是说,人类对太阳能的整体利用率只有二十二万亿分之一,可见,造物为人类开发利用有序化能量预留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西班牙殖民者和航海家哥伦布算是开发利用有序化能量的先驱之一。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人类因长期生产力不足而周而复始地爆发饥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引进了南美洲的新物种——马铃薯,也就是我们说的土豆。这一耐干耐寒的高产作物,为世界解决了一大粮食问题,极大地减少了饥荒,让马铃薯成为仅次于玉米、稻子和小麦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可见哥伦布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不仅仅是他发现了新大陆。比物假事,人类在开发有序化能量方面,发现价值的意识和能力,应成为一切能力中的前置能力!

其实开发和利用有序化能量,完全可以用到《道德经》里的无为思想。“无”是什么?“无”是具体事物运动和能量演化的规律和逻辑,那么遵从“无”去作为的过程,岂不正是开发和利用有序化能量的过程吗?只是“无”的具体内涵指什么,很多人并不是特别清楚,当然老子本人也没有进行过清晰的定义,但是从《道德经》的字里行间,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无”的基本轮廓。

要阐明“无”的内涵,先得从人的认知说起。人在面对具体事情的时候,习惯于把事情放到一个预设的认知框架中去分析和思考,并导出相应的结果或行动。人的认知框架就像一个金字塔,从下到上由四层构成,分别是第一层的数据层,第二层的信息层,第三层的知识层和第四层的智慧层。简言之,数据就是对事实的记录,譬如哥伦布在在安第斯山脉一个村庄里发现了马铃薯,这就是一个数据;信息就是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性,譬如哥伦布应该是联想到马铃薯可能对缓解欧洲饥荒问题有帮助,便把马铃薯带回了欧洲;知识就是在信息和过往实践经验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关于实践的方法论,譬如马铃薯如何在欧洲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涉及到一系列的方法论;智慧就是方法论背后的方法论,是如何运用知识在未来实践中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譬如最开始马铃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后来在欧洲一些领袖人物的倡导和推动下,马铃薯才得以在欧洲种植开来。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与有序化能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数据是有序化能量的表征,信息是有序化能量的泉口,知识是开发有序化能量的工具箱,智慧是开发有序化能量的实践导航。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认知框架。

可以说宇宙皆数据,这些数据记录了宇宙万物运动的每一个瞬间,但这些数据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这些数据背后所隐含的规律性——也就是信息——才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现实意义,只不过信息具有隐蔽性,不容易被人认知。再一个事实是,数据并不必然隐含着某种信息,原因是现实中的数据其实是一个大杂烩,既有信号产生的携带信息的有效数据,也有大量噪声产生的无效数据(滥竽充数)。人们很多时候甚至拎不清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自然也就解耦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更甭提创造新的知识和智慧了。

回到上面的话题。无为的“无”内涵是什么?其实就是依据上面的认知框架,进行完整性分析和思考所形成的关于特定事情的认知,“无”既是事情的规律,也是关于事情的认知,规律只有被人认知,才能被人遵从和被人利用。“无”为什么重要?因为它内涵了特定事情的有序化能量的全部密码。一切资源本身不产生价值,它们的价值取决于资源开发者和拥有者如何认知和使用它们,掌握了“无”,就相当于掌握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密码,也就是掌握了开发和利用有序化能量的密码。足见“无”是一切资源要素中最为本质的资源要素,认知层次决定了人的生活价值层次。很多人为生活所困,皆因个人的认知被困在数据层,仅有一部分人的认知可以到达信息层,认知能够到达知识层和智慧层的,则更是少之又少。

02

《道德经》的智慧:

“无”才是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源泉

我们可以从《道德经》第11章去解读。老子信手拈来,用几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例子,直击本质地告诉我们,一切红利,本质上都是认知红利,“无”才是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源泉,“有”不过是上天为我们准备的、可以凭借的资源而已,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卅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燃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注释——“毂”:车轮中心的部分,有圆孔,可以插入车轴并同辐条相连接;“埴”:粘土;“利”:凭借;“用”:作用。

三十根辐条共同连到车轮中心的圆木上,凭借正确的造车原理,才能实现各种车的用途;烧制陶土做成器皿,凭借正确的烧制器皿的原理,才能实现各种器皿的用途;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凭借正确的建造房屋的原理,才能实现各种房屋的用途。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可见有形的事物能够被人们凭借用来创造具体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无形的规律则在背后发挥了无穷妙用。推而广之,有形的事物也可代表国民的社会生活实践,它们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人类生活;无形的规律也可代表诸侯国君的治国方略,它们可以静水潜流、巧妙地发挥广泛的指导作用。

03

现实案例:

华为的“天才少年”招聘计划

“天才少年”是华为公司创始人2019年发起的一项招聘计划,以吸引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智能制造等领域有突出贡献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的年轻人。华为创始人将天才少年形容为“泥鳅”:“我们将从全世界招进20到30名天才少年,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

与以往不同的是,“天才少年”招聘计划面向全球招募,且不限学历和学校,真正体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项计划的招聘要求非常宽松,只要在相关领域有突出表现并有志向成为领军人物的人才都可以参加。此外,如果参加者有重量级科研成果、重点实验室、国际顶级竞赛获奖等荣誉,将会获得额外加分。而对于那些被选中的“天才少年”,华为将为他们提供世界级的挑战课题、优秀的导师团队、全球化的平台和资源以及五倍以上的薪酬。可以说,这是一个超越想象的机会,让年轻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潜能。

按照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认知框架,华为“天才少年”招聘计划就是数据,那么其背后的信息——数据背后所隐藏的、与业务相关的规律性——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这一计划有助于华为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和优秀年轻人才,他们将为华为带来新思路和新技术,从而帮助华为提高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毋庸置疑,“天才少年”招聘计划和这些的确有关系,但这个关系还不够透彻。要知道华为是一个近20万人的公司,靠20到30只没有任何阅历和经验的“泥鳅”就能做到上面这些?孤立地看问题,搁谁都不会相信,如果哪个企业也如法炮制,贸然跟进,那一定是自寻烦恼。

这个事情只有一种解释可以说得通:华为近几年遭受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市场打压和技术封锁,业务出现萎缩,人心开始浮动,社会对华为未来发展的信心在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为如何战胜极限生存的挑战?如何重振和凝聚全体员工乃至整个社会对华为未来发展的信心?如何持续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才加盟?对华为来说,这可是比其它任何课题都要重要得多的课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华为提出了“天才少年”招聘计划,窃以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鼓舞员工士气,凝聚社会信心,团结上下游产业链,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让大家看到一个打不倒、压不垮的华为,一个开拓进取的华为,一个充满了未来希望的华为——这才是“天才少年”招聘计划所真正内涵的信息!不是吗?很多人在听到华为“天才少年”招聘计划的消息时,都被震慑了,进而坚信华为是一家拉满了硬实力的公司,继续鼎力支持华为。有了梧桐树,自然就有凤凰栖,一家以科技创新著称的公司,大量年轻人的涌入是必不可少的,企业所有的战略、创新、研发、懈怠、熵增……方面的问题,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点:平均年龄变大!科技历史上的创新,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在20多岁的时候做出来的,因此华为必须保证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才加入,以不断进行组织的新陈代谢,这也是科技创新公司的必由之路。试想一下,如果华为这个平台让人觉得风雨飘摇,那人才怎么进来?华为怎么进行人才的新陈代谢?因此,按照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认知框架,我们应获得的知识是,“天才少年”招聘计划其实是一出站位企业生死局的彻头彻尾的营销,其中方法论则是创造冲突!我们知道,冲突是营销的魂,一流的营销,通过创造冲突来达到最大范围的传播效果。事实上“天才少年”招聘计划完全超出了一般人对应届生人才薪酬的认知,这是冲突之一;当大家正认为华为处境艰难的时候,华为却一反常态,抛出一个逆天的“天才少年”招聘计划,这是冲突之二。正是这些冲突,给人以强烈的视角冲击波,冲突越强烈,震撼力越强,传播范围越广,传播效果越好。在此冲击波的激荡之下,撬动了数以万计的人才,满怀信念和信心,源源不断地加入华为。

那么华为的智慧又是什么呢?不得不说,“天才少年”招聘计划,折射了华为创始人无与伦比的智慧,那就是他深刻认识到,对一个组织来说,信心比黄金还珍贵,士气低落的损失大于其它一切损失,所以他的当务之急,是维持和升华华为的“场域能量”,通过高频的能量场,来打破一些人的认知局限,带动千军万马,像滚滚洪流一样勇往直前!其中更高阶的智慧是,依靠人的认知改造来完成企业的使命非常不现实,企业最现实和最有效的做法,是营造一个能量场,通过能量场来将很多人“裹挟”前进,这是企业可以做和做得到的事情,这也是华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诀——“麻生蓬中,不扶自直”。

可见一切红利都是认知红利,华为付出的,不过是每年区区两千万左右的薪酬,换来的却是整个社会面巨大的信念红利、信心红利和士气红利,撬动的是海啸般的人才洪流,有了这些有序化能量,华为必将一往无前!

该文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格上财富已获授权。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