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献公的临终遗嘱,带你读懂什么才是君王大智慧?

[复制链接]
作者: 红盏绿汤,分外妖娆. | 时间: 2023-9-26 04:41:34 | 历史|
0 64

3188

主题

3188

帖子

956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64
发表于 2023-9-26 04:41:3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献公嬴师隰[xí],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就是那个力行变法,奠定秦国崛起的秦孝公的父亲,真的是虎父无犬子。今天我们不说秦孝公嬴渠梁,主要说一下“虎父”秦献公嬴师隰[xí]。
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公元前385年回国继位,在他执政秦国的二十多年中,为秦国做出过很多贡献,在国内进行了很多项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栎阳、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失地的战争。秦献公时期的改革颇具成效,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从秦献公做出的种种改革可以看出这位秦国君王的不凡之处,在他临终的时候,又深深地给他的儿子上了一课,他当时到底说了什么影响秦孝公的话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位君王的伟大智慧。

一、对外战争上,不要急于复仇,要休养生息
秦献公继位秦国国君后,发动过数次对韩国和魏国的战争,虽然打败了两国,提高了秦国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地位,但是,秦国自身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
连年的战争,为秦国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创伤。国家的农耕得不到发展,经济一片萧条,国民更是疲惫不堪,由于连年的战争,国家青壮年劳力更是锐减。古人诚不欺我,好战必亡说的是一点也没错。
当时的秦国,已经是不能打仗了,再打下去,秦国自己就把自己耗没了。再加上当时强国林立,正是大争时代,一旦被别国知道秦国的情况,秦国就有灭国的风险。
秦献公看得很清楚,也想得很透彻,但是,时不我待,他已经无力改变现状了,所以,在他临终之际,叮嘱他的儿子秦孝公,不要急于复仇,再起战争了,秦国需要休养生息。
这就相当于在未来的对外战争方略上,秦献公给了继承者方向性的指导,这对继承者秦孝公是非常重要的意见。

二、对内治国上,善待世族元老,稳定朝堂
在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变法之前,各国的社会体制都差不多,基本每个诸侯国都有各领封地的大世族,而且世族封地都是实封,世族对封地都有自治权。
按当时的情况来看,王室也只不过是封地最大最多,掌握的力量最强的一个大世族。所以这就形成一种普遍现象,治理国家其实就是王族和其他大世族共同治理。
基于这种情况,王室要想治理好国家,本国内的大世族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国君想要推行内政改革,或者是发起对外战争,大世族如果极力反对,那就很难实行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秦献公嘱咐秦孝公,一定要善待世族元老,因为只有这样,秦国的朝堂才会稳定,秦国才具备稳定发展的可能,秦献公把秦国的政治看得很透彻。

三、对待自家事上,要兄弟同心,也要多加防范
秦献公有两个儿子,后来继位秦国国君的秦孝公嬴渠梁是他的二儿子,他的大儿子是庶出的赢虔 [ qián ],也就是秦孝公的兄长,赢虔作战勇猛,手里掌握着五万铁骑,这几乎是当时秦国全部的骑兵,也是最精锐的军队力量。
秦国在秦献公之前的几代君主,继位很是混乱,发生了不少流血政变的事件,包括秦献公自己也是流亡他国多年,所以,他要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为继任者扫除这些后患。在秦献公重病缠身,临终之际,先是和赢虔谈话,确定了他内心中确实愿意辅助自己的弟弟继位,同时还让赢虔立下血誓,以防反悔。
而后,秦献公将赢虔立下的血誓手书亲手交给了秦孝公并告诉他,“同德易,同心难,大德大节,求同更难。历来公室内乱,几曾不是骨肉相残?嬴虔内明之人,你要倚重他。这血誓,唯防万一也。”
秦国既不能失去赢虔,又得防范赢虔利用手中的力量犯上作乱。这里体现出了这位伟大君王铁血的政治智慧,即使是亲生儿子,在国事面前,那也要以防万一,这比后来的很多国君强了何止百倍。

赢虔
总结
秦献公临终的三条遗嘱,为他的后来继承者指明了方向,扫除了隐患,堪称真正的君王智慧。他把这种智慧传给了秦孝公,这也有了后来秦国的艰难崛起。每每细细琢磨,都觉得这位国君对于国家政治的明白透彻,对于人性人心精细把握,都堪称精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