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就越强、越稳定呢?

[复制链接]
作者: 、泪落旧城轻纱坠 | 时间: 2023-9-26 04:32:53 | 历史|
0 31

3101

主题

3101

帖子

9303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03
发表于 2023-9-26 04:32:5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秦国商鞅“一诺十金”的故事,想必对大家来说是耳熟能详的。
为了能取得百姓的信任,顺利实施变法,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命人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立于都城南门外。
随后,他许诺若是有人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那便赏赐五十金。
此令一发,几乎没有人相信,仅有一位身体强健的男性愿意尝试并成功的将木头搬运到了北门。
最终这个男人得到了商鞅许诺的五十金,而商鞅此举也彻底获得了秦国百姓的信任,这为他日后实施变法奠定了基础。

在大多数人看来,民富民强,国家才能强大,但商鞅实施变法的理论却是完全与此相反的。
在商鞅看来,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才会越强大,发展也才会越稳定。
如此理论,听起来是非常矛盾的,毕竟一个国家是由百姓构成的,如果百姓又弱又愚昧无知,国家又怎么可能强大?
这种有违常理的变法理论,商鞅是如何解释的?
商鞅变法是在秦国实施的,但实际上他并非是秦国人,而是出生于卫国。

但卫国是个小国,国力衰弱,对他这样一个自小便有远大抱负的有志之士而言,是没有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的。
心怀远志之人,怎会愿意一辈子屈居在一个国力衰弱的小地方呢?
于是他便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另谋出路。
经过多年辗转,最终商鞅决定到秦国一试,正逢那时秦孝公也广发招贤令,双方各有所需,也就达成了合作。

当时的秦国,可不像大家认知中秦始皇统治时那般的繁荣。
与之相反的是,这个国家当时的发展与经济都是十分糟糕与落后的。
作为统治者的秦孝公有心想将秦国壮大,但怎奈没有这个本事,所以只能招贤纳士。
召集天下人才,大家聚在一起点子多,总会有好的办法的。

秦孝公招贤纳士招来了商鞅,两人针对秦国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不过秦国当时的环境着实让人头疼,一时间很难想出适合国情的良策。
在大部分眼中,一个国家强盛与否要看百姓是否富有,是否团结。

但秦国的百姓多蛮横无理之人,有志的年轻人为了前途基本上都去其他强盛的国家发展了。
留下的人不是年老就是体弱,再就是妇孺,年轻体壮的男性多半是未开智,眼界狭小之人。
这样一群人生活在一起,想的都是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的事,有时为了争一口水井都能大打出手。
要想从思想上改变这些人,可能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努力,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也无法保证。

思前想后下,商鞅觉得不能用传统治国政策去改变秦国。
于是他向秦孝公提出了“民弱国才强”的理论,即一个国家的百姓越愚昧无知,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则会越强越稳定。
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商鞅决定实施变法。
譬如在军事上采用军功爵制,在农业方面,承认土地私有制度。

军功制不再保护那些贵族出身的子弟,只要没有没有军功,那么出身再尊贵,也无法继承祖辈的爵位。
而没有显赫家世的人,也不用再受身份的约束,只要能在战场上立下军功,就可加官晋爵。
简单来说,“军功制”就是拿实力说话,身家背景都是虚的,只要有敢于拼命的勇气,就能有机会得到想要的一切。

这对于那些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孩子而言,是绝好的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与其一辈子都在为温饱担忧,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不如拿命一博,成功了就是一世荣华。
不过商鞅在决心采用军功制时,心里十分清楚百姓们未必会相信他。
所以在征求了秦孝公的同意之后,才会故意设下“一诺十金”的任务。

等到有人完成了这个任务,商鞅再把钱一给,这样全国的百姓都知道他是信守承诺之人。
如此一来,之后商鞅再实施变法便会顺利的多了,也不会有人来质疑或找麻烦。
而变法一旦实行,这些出身贫苦的普通百姓们会拼了命的在战场上杀敌。

士兵们的战斗力日益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也就随之提高了,至少敌国来犯时,会忌惮秦国不要命的战士。
如此治国理论在实行了一段时间后,果然见到了成效。
国家的军事力量较以往有明显提高,而农田的粮食产量也有所上涨。

当然,这一套治国之策得以成功的基础是商鞅提出的百姓愚昧论。
如果换一个百姓富足,人民学识高的国家,就不灵了。
在商鞅看来,越愚昧的人,是越没有主见的,也是越好掌控的。

因为没有学识没有主见,他不会对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提出异议。
即便有给人站出来表示反抗,但只要在利益的诱惑下稍加“洗脑”,就能打消他们的念头。
如此一来,百姓一致认可上级的决定,那么国家在“内忧”的问题上就不用担忧了。

反之,如果搞全民大学习的活动,一心致力于给老百姓开智,那么日后这些人的心思就会更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诉求,那国家就不好管理了。
百姓愚昧才会认可商鞅“军功制”的实行,但若是有学识有见地的人,未必会愿意接受商鞅如此变法。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商鞅是有真才实学的,只是出生地不好,所以才华晚了几年才得以施展。
但无论如何,他还是用能力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直到今天,“商鞅变法”也是中学课本上必学的一段重要知识点。
商鞅变法最终是取得了成功的,但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他,却并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
商鞅在变法后期被处以车裂之刑,甚至都没留下全尸。
但这并不是他的变法决策不对,也不是因为得罪了皇帝才招来了杀身之祸。

而是因为变法的一系列决策触犯到了某些贵族阶层的利益。
譬如军功制,那些因为没有军功而无法继承祖上爵位的贵族,怎么可能会忍气吞声。
即便表面上不敢发作,也会找时机去报复商鞅,毕竟爵位不在,但贵族的圈子还在,话语权和人脉还是有的。
可悲商鞅在耗尽心血为秦国付出一切后竟然换来这么一个下场。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