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秘事,秦昭襄王是如何从宣太后和魏冉手里夺权的?傀儡的逆袭

[复制链接]
作者: Kanna Jeyaseela | 时间: 2023-9-24 11:14:06 | 历史|
0 66

2928

主题

2928

帖子

878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784
发表于 2023-9-24 11:14:0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①政变
自秦武王举鼎而死以后,秦王宫就陷入了风云诡谲的权力斗争之中。宣太后并不是立刻就获得了秦王宫里的权力,彼时的她还有另外一个政治对手,惠文后,即秦惠文王的正室。
此外秦王宫外还有另外一股势力,即赵武灵王扶持的在燕国当人质的公子稷(秦昭襄王)。此时三股势力都在对空缺的秦王宝座虎视眈眈。
惠文后扶持公子壮,宣太后则扶持自己的二儿子公子芾,并得到樗里疾的支持。当时秦昭襄王是被极力反对回国继位的,但是却得到了魏冉的支持。

这一点很奇怪,魏冉是宣太后的异父长弟,按理来说应该一起支持宣太后,我猜测这是因为魏冉也想培养自己的势力,不愿屈居人下。而彼时无权无势的秦昭襄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想必这时候的魏冉和宣太后最终在私底下达成了某种政治协议,最终宣太后放弃扶持二儿子,转而支持秦昭襄王,并最终通过发动政变的方式击败了惠文后扶持的公子壮。
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史记·秦本纪》
但是秦昭襄王虽然成功上位,但朝政却被宣太后和魏冉把持,他毫无疑问成为了一个傀儡君主。
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为政——《史记·穰侯列传》
②隐忍
实际上秦昭襄王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君主,在没有遇到范雎之前,秦昭襄王几乎逆来顺受的接受了宣太后和魏冉把持朝政的局面。

从秦昭襄王和第一次和范雎见面时就可以看出,当时范雎故意刺激秦昭襄王说:
“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这句话充分说明彼时秦昭襄王的权力被架空的局势,所以秦昭襄王立刻谦虚的跪下去向范雎请教。但是范雎并没有立刻给出解决的办法,范雎和秦昭襄王在秦王宫里的这次会面更像是范雎的一次自荐和密谋。
范雎成功抓住了秦昭襄王的软肋,使得自己能够为秦昭襄王器重。
而这就是范雎逐步替代魏冉的一个过程,秦昭襄王把范雎拜为了客卿,命令他专门和自己一起谋划军事。而此时的秦国军事权力主要掌握在魏冉手中,所以不难看出这是秦昭襄王在逐步减弱魏冉的权力。
乃拜范睢为客卿,谋兵事。卒听范睢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后二岁,拔邢丘——《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秦昭襄王也不敢过快的对宣太后他们下手,范雎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他们在朝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势力,直到秦昭襄王羽翼丰满时,就分别抓住魏冉和宣太后的把柄对他们下手了。
③夺权
魏冉从扶持秦昭襄王上位开始,就逐步获得了秦国的权力。他四度出任秦国的丞相,培养了大量的势力和积蓄了大量的财富,当时范雎来到秦王宫和秦昭襄王见面时,都害怕被魏冉的耳目听到不利于魏冉的言论。
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秦王之俯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不过魏冉虽然一定程度上把持了秦国的朝政,但是总体上对秦国还是忠心。因此秦昭襄王只能抓住魏冉的一件把柄。
那就是魏冉以权谋私,大敛财富。当时的魏冉多有钱呢?叫做“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史记》)”
这些钱不必想都是通过魏冉手中的权力得到的,此外魏冉在攻打魏国和齐国时,原本应该长驱直入,但是最后都选择了罢兵。

昭王三十二年,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梁大夫须贾说穰侯……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史记》
魏冉不仅私底下和帝国的信使以及君主通信,有理由相信,尽管魏冉也有出于现实的考量,但是这其中想必也存在着收受贿赂的行为。
所以当范雎对秦昭襄王分析利害时就说:
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资治通鉴》
于是秦昭襄王从魏冉手中的财富作为切入点,免去了魏冉的相国职位。而魏冉深知自己也并非是清白的,所以也不敢反抗。
因为他必须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所以他离开都城时,他积蓄的财富和家私浩浩荡荡的装了一千多辆车的队伍,这就是他必须要保护的东西。
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史记》
魏冉知道,范雎已经越来越受到秦昭襄王的信任,他们的势力也已经日渐强大。此外,魏冉并不是一个权臣,实际上他只是懂得为自己投资。

当初扶持秦昭襄王的时候他就是这么打算的,而现在他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地位和财富。
但魏冉其实并没有权力野心,虽然他也有一些过失。
但是他在大方向上没有问题,他是忠于秦王的,所以当秦昭襄王暗示他引退时,魏冉并没有不愿放下手中的权力。
他已经得到了很多东西,没有理由拼的鱼死网破。
有理由相信,在魏冉和秦昭襄王之间达成了某种约定,秦昭襄王不追究魏冉的过失,代价是魏冉离开都城,交出手中的权力。
而宣太后也并非没有把柄,那就是她和情夫魏丑夫通奸的事情。这件事必然也被秦昭襄王了然于心,而这也足以成为扳倒宣太后的重要筹码。
不仅如此,宣太后还和义渠王私通,并且产下了两个儿子。究竟是政治需要,还是宣太后情不自禁?
从以后宣太后的表现来看,我更加相信这是宣太后情不自禁的表现。而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宣太后和秦昭襄王密谋,最终诱杀了义渠王。
当然还有一种考虑,当秦昭襄王刚刚继位时,秦国根基不稳,
不仅面临着来自赵国的压力,还面临着来自义渠方面的压力。

因此也可以推测宣太后是为了安抚义渠,最终不得不委身于义渠王。
而这些事情也许都成为秦昭襄王用来扳倒宣太后的资本,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秦昭襄王对待宣太后的态度上可以看出。
宣太后和魏冉尽管都剥夺了秦昭襄王的权力,但是他们并没有专权乱政,相反在魏冉和宣太后的联合下,秦国的国力反而走向了一个巅峰。
不管她和义渠王私通是有情还是无奈,毕竟都为秦国消灭义渠做出了贡献,而且在位期间也没有做出祸害国家的事情。
那么秦昭襄王完全有理由逐步解除宣太后的权力,而不是废除她。
显然秦昭襄王不愿意和宣太后达成这种和解,而是要抓住她的把柄一劳永逸的废除她。这位君主的心中或许存在着某种常年以来受制于宣太后等人的怨气。
所以直接命令“四贵”迁出函谷关以外的地方去,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流放,而宣太后被废除后,想必从此也面临着身居冷宫中的苦楚。

尽管魏冉和宣太后总体都是功大于过的,但是对于秦昭襄王来说,作为一位君王却处处受制于人,或许这是令他最为愤怒的地方吧。
当然,秦昭襄王也或许应该庆幸魏冉和宣太后对秦国是忠心的,他们并没有做出危害秦国的事情,即便秦昭襄王在解除他们的权力时,他们也没有反抗。
没有把这一次夺权的行为演变为流血事件。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秦昭襄王能够顺利的夺回权力,却没有遇到来自魏冉和宣太后反抗的原因,毕竟魏冉和宣太后把持朝政长达几十年。
相信他们拥有足够的能力和秦昭襄王做对抗,但是于国于己,这都是不利于两人的,为此他们最终没有反抗,而是退出了权力中心。
关注【围炉言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