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成6块的青铜残片,12年后才六合为一,12字铭文惊艳世界

[复制链接]
作者: 叶落之森 | 时间: 2023-9-24 11:20:38 | 历史|
0 90

3864

主题

3864

帖子

1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592
发表于 2023-9-24 11:20:3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1972年时,安徽省南陵县三里乡吕山村爆出了一个重大的新闻。有一个农民在后山平整晒谷场的时候,突然挖出了一把青铜剑。虽然在当时人们的文物意识比较淡薄,氛围远远没有现在浓厚,但是这把宝剑一出,谁都知道是好东西,因此现场引起了骚动。围观的其他农民一拥而上,竞相争夺,简直如同武侠小说的比斗夺剑一般。
在一片混战之后,结果也尘埃落定,这把宝剑不幸在你争我夺的过程中碎成六块。当人群逐渐散去之后,文物的下落也成为了一个谜,当时甚至都弄不清,这六块残片到底落入了谁人之手。此事,也就被人逐渐淡忘,只是在茶余饭后,偶尔被当地人所提及,依然唏嘘不已。

直到6年之后的1978年,有人向南陵县文化馆汇报,声称吕山村的村民在出售文物。文化馆马上派人查访,原来是一位村民,将当年的三块残片,卖给了前来收购文物的浙江商贩。所幸,工作人员及时赶到,阻止了这场交易,并且收回了三块青铜残片。
通过蛛丝马迹以及人们的回忆,文物工作者得知六年前的往事,并且也知道这是一把青铜古剑上的一部分。虽然它们已经伤痕累累,但明显可以看得出来,上面的文字非常奇特,也非常精致,甚至还有鎏金的痕迹。因此,专家们知道这不是寻常的青铜古剑,只是苦于未能搜集全部残片,实在无法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又过了6年之后,在县文化馆库房的三块青铜残片被惊醒过来。原来,在1984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吕山村邻近金坑村的一位村民,终于在工作人员的动员鼓励之下,承认自己是当年争抢中的“大赢家”,独占了3块残片,并且如数交出了珍藏12年之久的文物。
这样一来,六块青铜剑的残片终于在12年之后,再次聚拢。文物工作者迫不及待地将他们拼在一起,立即发出欢呼:果然是完全吻合的!接下来,青铜剑的残片又交给了专业修复人员。经过漫长的等待,这把青铜剑最终被精心修复,完好如初,几乎看不出任何痕迹。

它是典型的春秋时代吴越风格的宝剑,剑身修长,总长约为77.3厘米。茎部为圆柱形,在当时应该有一个剑柄,只不过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木质的剑柄早已经腐烂。剑身上有脊,做工相当精致,而且上面的铭文,让人大吃一惊:
攻吾王光自乍,用剑以战戍人。
这些文字是用吴越当时的鸟虫书,在吴国和越国的宝剑上屡见不鲜,但是这12个字的内容还是轰动了文物界。这里的“吾王”通“吴王”,而名叫“光”的吴王只有一个,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光是他在当公子的时候和即位不久所使用的名字。

文字说明,这把青铜剑,就是吴王阖闾早期所使用的宝剑。他一定是爱不释手,才亲自监督完成,并以此剑随身携带,伴随他征战沙场,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在春秋时期,青铜剑的制造地逐渐转移到了南方吴越之地。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的铜矿质量优异,另一方面也涌现出了欧冶子这样的冶炼大师。再加上历代吴王、越王都非常重视青铜剑,从目前出土的情况来看,署名为吴越国王的宝剑数量不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更是国之瑰宝。

安徽省南陵县出土的这把青铜剑,就被命名为春秋吴王光剑。虽然它出土的时候就遭到了厄运,但却因为机缘巧合,还是保存了下来。或许有了这件奇特的经历,才更增添一份传奇色彩。如今的它,依然惊艳世界,依然在博物馆中无声地诉说当年金戈铁马的历史。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