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晚年被小人夺权

[复制链接]
作者: 重楼画黛 | 时间: 2023-9-15 05:04:26 | 历史|
0 17

3126

主题

3126

帖子

937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78
发表于 2023-9-15 05:04:2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仲死后不久,齐桓公就忘记了他的临终嘱托,齐桓公时时想起被撤职的易牙、开方、竖刁三个人,因为这三个人平时围绕着齐桓公屈意奉承,投其所好,已经成为了齐桓公的左右心腹,他们被驱逐之后,齐桓公一直闷闷不乐,吃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宫里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便对齐桓公说,“易牙他们被撤职之后,您的容颜和精神远不如以前了,现在侍奉您的人都不像他们那样体贴入微,不能顺您的心意,您为什么不把他们召回来呢?”齐桓公认为确实是这样,于是他立刻发出召令,让三个人回到了他的身边。

朝中有大臣劝阻说齐桓公,他说:“您忘了仲父的遗言了吗?为什么又把他们复职呢?”齐桓公说,“这三个人对我有益,对国家无害,仲父的话不是太过分了吗?”管仲在世的时候,这三个人还有所顾忌,现在管仲、鲍叔牙等一些正直的大臣都死了,他们欺负齐桓公年老,精力衰退,然后逐步控制了朝廷内外。

齐桓公的妻妾很多,最受宠的有六个,她们各有一个儿子,为了争夺君位,相互之间拉帮结派,明争暗斗,管仲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察觉了这一点,他建议齐桓公立比较贤明的昭为太子,管仲死后,齐桓公受到了竖刁等人的蒙蔽,他答应给立另外一个儿子无诡为太子,但是没有正式宣布,其他几个儿子看在眼里,于是都利用自己的力量积极活动,在这种情况下,齐桓公的态度含糊,都不置可否。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内部的争斗更加激烈了,易牙,竖刁等人趁机作乱,他们假传了一道齐桓公的命令,说是需要安静,不许群臣和亲属入宫探望,还派了武装人员守住了宫门,紧接着,他们又把齐桓公左右的侍卫全部赶走,还把门封死,在齐桓公的寝室寿宫周围筑起了一道高墙,使内外隔绝,齐桓公重病在床不能起身,他呼唤左右的侍卫,没有一个人答应,这个时候忽然听到扑通一声响,好像有人从高处跌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从窗户爬进来一个宫娥模样的人,那个人走到床前,齐桓公才看清楚,原来是一个名叫晏娥儿的宫女。

齐桓公像遇到了救星一样,他说:“我很饿,想喝粥,你去给我拿点来吧,”晏娥儿说:“我没有办法找到粥呀!”齐桓公说:“那你就帮我倒点热水来,让我解解渴,”晏娥儿说:“我也没有办法找到热水。”齐桓公觉得很奇怪,问她什么原因?晏娥儿说:“易牙、竖刁等人控制了宫内宫外,不准出入,我到哪里去找粥和水呀?”齐桓公说:“你是怎么进来的?”晏娥儿说:“因为您平时对我好,所以我不顾生命危险,偷偷爬墙过来看看你”,齐桓公沉默了一阵之后深有感慨地叹气,眼泪夺眶而出,他说:“唉!仲父是多么有远见呢?我没有听他的话,落得今天这样的结局,假若死者有知,到了地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仲父呢?”于是他用衣袖把脸蒙住,悔恨地长叹着数声而死。

另外两个儿子看见公子潘行动起来了,认为既然都是齐桓公的骨肉,就应该有相同的权利,他们主张把齐国均分,于是他们也集中家兵门客,占据了左殿和朝门,这样朝中就形成了4股势力相互攻击的局面,胆小怕事的人都躲藏了起来,一向笙歌燕舞的宫廷顷刻为之一空,谁还顾得去为齐桓公收殓呢?于是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摆了67天,当时虽然是冬天,但时间毕竟太长了,皮肉完全腐烂,臭气冲天,最后国内几个元老的大臣出面调停,冲突才算暂时解决,因为太子昭已经出走,无诡是长子,就由他继位,无诡继位之后,才将齐桓公的尸骨草草入殓。

太子昭投奔到宋,宋襄公遵守会盟时齐桓公的所托,发通知给当年与会的诸侯,约他们共同起兵,但接到通知之后,出兵的只有卫、曹、邾三个国家,公元前642年,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军队送太子昭回齐,既然太子回来了,当然要由太子继位,于是群臣杀无诡,迎太子迎立太子昭。

宋襄公看的问题已经由齐国内部解决,他没有到临淄就率领军队回去了,太子昭到达了城郊,久久不见百官前来迎接,心知有便,于是忙派人去打听,原来城内情况发生了变化,三位公子和无诡的残余势力联合起来,各占据一个城门,只等着太子昭回来就发起攻击,太子昭见形势不妙,只好又投奔了宋国。

这个时候,宋襄公刚走到边境,就听说了这个情况,他后悔退兵早了,于是立刻调转车头,疾驰而去,五月,终于把四个公子的力量击溃,太子昭入城即位,称为孝公,孝公把朝中事情安排妥帖之后,到了八月才安葬了齐桓公,齐桓公从死到葬推迟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以后齐国的政局一直不稳定,霸业也就骤然衰落了。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