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现迄今最大古墓,盗洞多达200多处,专家:秦人确属于华夏

[复制链接]
作者: c9Pd7kV32fbH | 时间: 2023-9-14 21:41:21 | 历史|
0 63

3195

主题

3195

帖子

958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85
发表于 2023-9-14 21:41:2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陕西发现迄今最大古墓,盗洞多达200多处,专家:秦人确属于华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便是如此。在华夏汉族文明刚刚兴起时,周边就有许多游牧民族。后来处于中原一带的汉族和周边的一些游牧民族之间,开始了长期的战争与融合。进入周王朝后,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壮大,时常侵扰边境。在西北一带,就有犬戎、羌等游牧民族。
事实上,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处于西北边陲一带的秦人,一直都对他们到底是来自华夏民族,还是起源于西北游牧民族存在争议。多年来,我国的考古团队始终在寻找答案,而在陕西发现的一座春秋时期的墓穴里头,就藏着答案。

这座墓穴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墓主人是秦国国君秦景公,他是秦国第十四位国君,他的墓穴被考古人员称为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大墓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最大古墓,出土的文物众多,其中最具价值的是以青石制造,象征春秋时期诸侯王权的石磬。
秦公一号大墓中出土的石磬不止数个,而是一整套完整的音阶优美的由石磬组成的编磬,其上刻有文字“天子郾喜,龚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鼐”。这段文字中的“高阳”,指的是上古皇帝高阳氏,也是三皇五帝中的颛顼,曾经是中原华夏文明的领导人。

在我国古代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夏王朝之初,秦人伯益由于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赐嬴姓;商朝末期,大将飞廉和恶来是秦人的祖先,他们的后代嬴姓族人在改朝换代后被迫迁往西北地区为周天子养马。此后,秦人便在西北一带落地生根,演变为后来的秦部落、秦王国。以上就是古籍史书的记载。
之所以秦人的起源有争议,是因为秦人的文明相比中原诸侯国较为落后,又僻初西北。不过秦公一号大墓的石磬上的文字则证明了秦人的起源是颛顼之后,而出土的另外一只石磬上则刻有“朕秦夏,寿无疆,愿秦吉康”的字样。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秦国国君祈祷我华夏王朝万寿无疆,秦国吉祥安康,可见秦国国君认为秦国是华夏的一部分,是炎黄子孙。
秦公一号大墓有殉葬者186人,为周朝时期最多者。在当时,殉葬传统只有宋、秦两国推行,而宋国与商朝皇室同源,传承了殷商的殉葬传统。秦国同样推行殉葬,显然也是一种华夏传统的传承。

通过考古工作发现,秦公一号大墓有盗墓痕迹,盗洞竟多达246处,其中“规模”最大的居然长十九米,直径为四十厘米,直通主墓室。盗墓活动从春秋时期开始,一直到宋朝,由于多次受到盗墓贼的光顾,秦公一号大墓主墓室内的陪葬品甚至墓主的尸身都已消失不见,这实在是天大遗憾。

虽然秦公一号大墓的许多珍贵文物都流失了,但是秦人源自华夏这一事实得到了有力的证实,实现了自身的历史价值!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