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古为荆楚之地,为何简称鄂?有人建议改成“楚”,可行吗?

[复制链接]
作者: 如鲸向海 | 时间: 2023-9-13 20:47:54 | 历史|
0 29

3146

主题

3146

帖子

943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38
发表于 2023-9-13 20:47:5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乾隆年间,江苏与安徽两省正式分开,其中安徽省的省名取自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称,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重庆简称“渝”也很好理解,它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那么在历史上为楚地且诞生出“楚文化”的湖北省怎么就不简称“楚”,而选用“鄂”呢?

此外,汉朝年间,湖北大部属荆州,三国时期则有“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一著名的历史典故,而魏、蜀、吴都曾争夺过荆州。不过“荆楚”一名,早在商朝时便已经出现,当时的中原人以荆楚称呼汉江地区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
有意思的是,“荆”其实是马鞭草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古代又称楚,《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荆,楚木也。”《本草》中亦有解释:“牡荆。”注:古者刑杖以荆,故字从刑,其生成丛而疎爽,故又谓之楚。荆楚之地,因多产此而名也。

时至今日,湖北人也会将本省称为“荆楚大地”,所谓荆楚文化,便可以理解为具有湖北地区特色的文化。而荆楚文化则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楚国在建国之初并不强盛,但自楚成王起开始崛起,楚庄王时与晋国相争中胜出而称霸,为春秋五霸之一。
战国时期,有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楚宣王、楚威王时期达到最鼎盛,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为“战国七雄”中疆土最广阔的政权,有“楚地千里,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之说。

而楚文化与商周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楚人其实也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到春秋后才逐渐形成了即别于中原姬周文明又别于其它区域性文明的有自身特点的成熟的独特文化;流传甚久的“楚辞”本为楚地的歌赋,后被楚国诗人屈原吸收,发展至一种文学体裁。
屈原的《离骚》则是楚辞的代表作,因此楚辞又称“骚体”。西汉年间,楚元王刘交的玄孙刘向不仅联合儿子刘歆共同编订了《山海经》,还编订了《楚辞》集。

楚文化影响深远,在上世纪30年代,楚文化便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后来随着楚国独具一格的遗址、墓葬等的发现,更是激发了学术界对探索楚文化的热情。
另外,“湖北”之名,其实是始于宋朝,设有荆湖北路,占现今湖北大部分地区,“湖北”一名则是源于它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既然楚文化在历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力,为什么湖北省却是简称“鄂”,而不是“楚”呢?

湖北省简称“鄂”是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以后鄂州之治所而得名,武昌的前身便是鄂州城。但看这个“鄂”,是不是会联想到鳄鱼?
据史书记载,夏商周时期,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流域,鳄鱼泛滥,从而诞生了专门捕抓鳄鱼的氏族部落,以鳄鱼为图腾,该部落至商代时已形成了鄂国,黄帝的姞姓子孙便是分封在鄂国,西周铭文则是做噩国。

春秋时期,鄂国被楚国所占领,鄂国之地丰富的铜矿资源也就成了楚国的囊中之物,楚国国君楚熊渠便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封王,大儿子熊康为句亶王(今湖北荆州一带),二儿子熊红为鄂王,小儿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可见鄂地对于楚国的重要性,但楚熊渠考虑到周厉王的暴虐,因此又取消了儿子们的王号。
熊渠离世时,大儿子早已逝世,因此二儿子熊红即位,居于鄂,都城则是在今湖北黄石大冶金牛镇,而后六代楚国国君皆是居于鄂,并且以此为楚国国都,称鄂邑,后来楚国被秦所灭,秦便设置鄂县,鄂县即现今的鄂州市。

发展至三国时期,孙权迁都鄂县,取“以武而昌”之意,将鄂县改为了武昌;“武昌起义”则是近代的一场重大历史事件,因此湖北省简称“鄂”,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历史依据。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