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后期吴越争霸,吴国北上战争差点灭亡齐国,可惜自毁长城

[复制链接]
作者: c9Pd7kV32fbH | 时间: 2023-9-2 12:34:00 | 历史|
0 104

3189

主题

3189

帖子

956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67
发表于 2023-9-2 12:34: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越是春秋真正的无冕之王,那种爽战非常热血,吴国怒斩齐国10万兵,屠光齐国贵族。越国卧薪尝胆,3000越甲可吞吴,武力威压春秋诸国100余年。吴国发源宁镇地区皖东南属于湖熟文化,大多数人知道吴越争霸夫差和勾践其实吴越争霸差不多两百年,吴越争战的第一场大战发生在今常州一带。

今常州南郊湖塘桥的淹城遗址,淹城的筑城时间为西周晚期,废弃时间为春秋中期,出土的青铜器具有明显的越国风格,因此认为淹城是越人在西部前沿地带建立的军事城塞,在春秋中期开始的吴越争战中,因越人的败退而废弃。常州以东太湖平原都是越人的地盘,吴国向东发展于越国开始争斗,所以到后期吴国越国的地盘基本上都是同一类人两地的百姓都是同文同种同音律,越国灭亡吴国以后都称越人,长江以北也基本上是吴越贵族迁过去。

齐国被吴国打败是战术上出了大问题,吴国留了预备队是第一次有史书记载的预备队精锐出战;估计和田氏的力量也有关系,毕竟齐国被削弱田氏可以趁机扩大势力。齐国打不过越国可能也有田氏的原因。最逗的是韩赵魏三家攻齐田氏在齐国内部配合,让三晋军把齐国国君齐康公抓走了,给周天子献俘,随后就是田氏代齐。也就是在这春秋战国之际约百年的时间里齐国被打击的是忠于姜田国君的军力的势力,田氏坐壁上观添油加火最后坐收渔利夺取齐国。

夫差完全没智商,穷兵黩武,四处打个遍,甚至连老大哥晋国都图谋,结果就是在后来好几年的吴越战争里根本没有国家来帮助夫差。后来勾践能吸取经验,送大片土地出去,才有了霸主地位。同样的事情后来又在齐国上演,如果齐国攻灭宋国的时候能够分土地给楚、魏,可能就不至于被群殴了。越国到底是不是大禹后代的国家是存疑的,但是不是周朝的属国应该是确实的。当时作为一个连周朝属国都不是的偏远小国,鲸吞了姬姓大国,居然还受到周天子的承认和正名,这个事情的背后意义在春秋战国影响被忽视太多了。

吴国就是自己作的同时把自己累死的,越国为了报仇不仅和楚国结盟抗吴,还主动和晋国齐国交好年年进贡钱财宝物美人,而吴国是先把齐国在艾陵之战打的惨败,后来又和晋国在会盟上争盟主之位,把强国都得罪遍了得罪透了。越国在灭吴国后,还一直长期和晋国交好,并和晋国联合攻打齐国,直是会抱最大腿。

吴王夫差长期过度滥用民力和军力,修南北运河邗沟等,远征鲁国齐国等穷兵黩武,把吴国的强劲实力消耗殆尽,在黄池会盟时已是最后的强劲,说是强弩之末也不为过。不过当时吴国的确体现了超强实力,修的沟通南北的运河邗沟等是后世隋炀帝修的大运河的前身,远征齐国都能把齐国打服了。秦朝隋朝都经不起国君这么折腾,何况一个吴国,光修的诸多运河水系就足以令后世震惊。

历史上北胜南才是实力的体现,很多网友不知道在古代沿海地区不是现代交通枢纽,而是边陲荒无人烟之地,由于地处南方丘陵河网地带,并不适合战马儿生长,缺少骑兵。实质就是南方地区兵力弱少的步兵对抗北方兵力众多的骑兵,由此才有了遂鹿中原这名句(古代北方平原,人口资源众多,谁控制谁就取得优势)等到了近代,由于热兵器的产生,南方就从末胜迹变成了正常的胜负各半。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