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始精减编外人员,这三类人群该何去何从?看看过来人怎么说

[复制链接]
作者: 红盏绿汤,分外妖娆. | 时间: 2023-7-29 15:26:50 | 读书|
0 18

3143

主题

3143

帖子

9429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29
发表于 2023-7-29 15:26:5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求的是一个稳字,只要有编制都是可以商量的,因为稳定性能给学生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还能带来丰厚的 福利待遇,这很符合当下大学生的要求,即使竞争十分激烈,大学生考公务员的心依旧十分高昂。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考公的人数在逐年提升,热门城市和热门岗位,经常出现几千人报考一个岗位的激烈情况,这意味着大部分学生将会沦为陪跑大军。考公之路十分艰难,一般连续报考两年都考不上,学生就不会浪费时间了。
既然考不上正式编制,那么进入编外的工作岗位也是不错的,虽然薪资待遇不高,但是看上去体面,算是一份不错的工作,如果表现好,也许有转正的机会,都说要有耐心,没想到学学生等来的不是晋升,而是精减编外人员的消息。

多地开始精减编外人员,这三类人群该何去何从?

在今年两会结束以后,我国财政的支出问题需要均衡,供养着大量的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人员,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为了能人尽其才,让财富给百姓创造福祉,于是开展了精减编外人员的消息。
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实行了,比如黑龙江哈尔滨,已经明确表示,将要每年精减20%以上的编外人员,要在五年的时间里归零,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是五年之后哈尔滨将不会再有编外的工作人员,对于正在就业的学生来说,这并不算是一个好消息。

其实当下很多铁饭碗都没有以前那么结实了,教师岗位曾经是多少人心中的理想岗位,家长眼中的铁饭碗,如今教师已经有了教师已退出机制,如果不满足要求的,直接清出教师团队,铁饭碗就此打碎。
其实很多岗位上都有临时工,他们不仅承担着辛苦,还背负着压力,难道结果就是被精减吗?大家也不用十分慌张,因为各地区的政策不同,精减主要面对的是三类人群。

一个是考核不合格的人,因为编外的岗位看起来体面,但是挣得不多,很多家里条件好的,学生毕业后,家长直接给学生安排了这样的一个工作,所以这类学生从来不指望自己做出什么成绩,存在那种混日子的人。

如今这类岗位也要进行考核了,只留用有价值的人,对于那些滥竽充数不能通过考核的人将不能继续留在岗位上,浪费国家财政资源。
合同即将到期的人,还未续约的人员,将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这些合同工本就是不稳定的,尤其那些刚毕业业务能力不强的学生,如果单位有辞退的名额,没有了价值,等合同到期之后可能不会续约了,所以即将面临被清退。

还有没签订合同的临时工,其实这类学生非常的危险,也是这次清退行动的束腰目标,因为这类学生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连编外的工作也只能混一个临时工,合同都没有,说明学生的个人能力很差了,如果岗位上的人都多加点工作量,这些临时工随时可能被清退的。
他们被精减了之后将会面临什么呢?当然是失业了,其实这并不是一小部分人,将会有一批人涌入就业市场,要他们大部分不是应届毕业生了,将来该何去何从呢?

看看过来人怎么说

其实方法很简单,如果这些年你认真的为将来做打算了,那么学历上至少是本科学历,如果没到35岁,可以报考公务员事业编之类的,坚持考几年总能考上的。笔者身边有两三个这样的,毕业之后找一份工作干着,有合适的编制就报考,也没多认真的去学习,最后在30岁前都成功的进入了体制内。

如果学历不行,就看你有没有一门技术了,很多在文职工作岗位上的学生没有一门技术,出去很难就业,那就趁空档期学点什么,要不然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今日话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话题文章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的内容更加精彩纷呈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收藏 ,笔者在此表示感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