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静音车厢”火了,网友却吵翻了!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3-7-29 04:43:58 | 有声读物|
0 76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836
发表于 2023-7-29 04:43:5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指听

来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出门坐高铁,遇到三种人会立刻让成年人火冒三丈——

在车厢里大声公放短视频的大爷、大妈;

高谈阔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几个亿生意的大老板;

以及大哭大闹、上蹿下跳的小孩。

如果想使这份怒火烧得更旺,只需要再补一句话:

你选的是静音车厢。

前几天,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愤怒地吐槽静音车厢形同虚设。

描述的场景,可以说让每个渴望在高铁上获得安宁、寄希望于静音车厢的“怕吵”乘客都心碎了。

“座位前挂着提示标识,但全程车内依然充满了吵闹声,且没有工作人员管理。”



来源:@经视直播

就连屏幕外的人都忍不住生气了:“说好的静音车厢,哪儿静了?”



“诚招教导主任,

来静音车厢当乘务员”

这个在高铁上吵架隔三岔五就要上新闻的“最挤旅游季”,静音车厢曾是年轻人心中最后的“出行净土”。

——虽然很多人压根只听过,没坐过。

对它的模糊印象,多半是源于网上的一个段子:

“本以为静音车厢是高科技吸音,没想到是人工静音,有人说话乘务员就过来叫他闭嘴。”



如果说普通的高铁就像丛林社会:某个车厢里能不能公放视频、能不能大声聊天打电话,全看谁的气势更足、吵架时嘴皮子更溜。

那么静音车厢就直接快进到了学校的自习室。

不仅坐满了安静、有边界感的乘客,甚至还标配了一个负责维持秩序的“教导主任”。



“好想去做静音车厢的列车员,谁不守规矩就叫他出去。”



被这样的“秩序天堂”所吸引,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在坐高铁时,开始特意勾选“优先分配静音车厢”的选项。

本想接受一下文明社会的洗礼,却收获了五花八门的体验。

根据对网上分享的总结,我发现“静音车厢是不是静音”其实主要取决于两件事——

一是列车员劝导的力度;二是喧哗者的脸皮。

体验最好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大学自习室。



来源:@想当废柴的小小小露

有网友自述在高铁开始启动的时候,会有列车员在过道提醒大家这是静音车厢,需要保持安静。

于是之前还充斥着打电话报平安声、找座位交流声、视频公放声的车厢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都很自觉地带上了耳机。

“安静度过四小时的感受实在太爽了,你们有机会也一定要试一下!”

也有一些体验稍差的,感觉自己回到了高中的教室里——

旅途大体上是静音的,但总有那么几个“不听话的学生”。



比如一对非要在座位上聊天打闹的同伴,或者隔壁座位某个睡起觉来鼾声如雷的大哥。



这时候,身为“教导主任”的列车员就出场了。

正如段子里所说的,静音车厢的“静音”主要就是靠这位列车员。

她不像其他同事那样会在整个列车之间来回穿梭,而是全程都很少离开这节车厢。

遇到有人在座位上打电话、喧哗,会立刻提醒对方去车厢连接处。



来源:@想当废柴的小小小露

如果对方继续在车厢内喧哗,还会劝说他不如干脆换到普通车厢去。

主打的就是一个谁不守规矩谁社死。



当然,也不是每个选择了静音车厢的人都获得了完美体验。

“车厢照样吵得仿佛菜市场,只有我为了去静音车厢放弃了靠窗的位置,最后比坐在普通车厢里还生气。”

很不幸,我朋友就是这类人。

前几天他在高铁的静音车厢里待了5个小时,除了前排座位口袋里塞着一张“请您静音”的注意事项清单外,跟普通车厢没有任何区别。

左边是领带大哥打工作电话,后边是中年大妈公放抖音,前面还有三四个小孩在大声闲聊+背课文。

最后他不得不翻出了常备的降噪耳机,只可惜屏蔽了嘈杂的白噪音之后,反而让耳边尖锐的喧哗声更加凸显了。



噪音一样都没少听,反倒因为车厢报站的音量比平时小,害得他差点错过下车站点。

“哇,我要的静音车厢,可不是这种静音啊!”






静音车厢难静音

在网上的相关讨论中,有一句话总是高频出现:

“明知自己要打电话、聊天、带孩子的,为什么非要选静音车厢呢?”

似乎默认这是一项成熟的业务——铁路方的规则明确,在乘客心中也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范。

甚至不乏有人建议,在静音车厢大声喧哗,应该像在高铁上抽烟一样罚款、上黑名单。

但事实上,它并没有这么“神通广大”。

国内高铁第一个静音车厢是2020年12月份在京沪高铁上开设的,后来推广到成渝高铁,至今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几个车次。



前几年坐高铁的乘客不多,更是没人拿它当回事。

直到今年旅游潮、出行潮一波接着一波,因为“车厢太吵”爆发的矛盾也越来越多,静音车厢才算迎来第一场迟到的“大考”。

在当时的新闻报道里,静音车厢主要提供给“在旅途中有休息或办公需求的乘客”。

相比于对乘客公共素养的要求和限制,这更像是一种筛选乘车偏好的特色服务。

如果你想在车上睡觉,或者安安静静地做个PPT、旁听个会议,那就选择静音车厢。



车厢上方小电视会被调成静音,广播音量是普通车厢的40%,餐售人员在静音车厢会停止叫卖,改为向乘客出示商品清单的“无声模式”。

为了不让旅客错过报站,一些车次还推出了“一对一”的提醒到站服务——

看起来挺费列车员的,终于知道每个车次为什么只设立一个静音车厢了。



对乘客的限制自然也有,但多半以倡议为主。

班主任可以让不听话的学生“去走廊反省”,列车员可不能。

当有人产生噪音的时候,乘务员的职责是“轻声引导”。如果不听劝告,在有空余座位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劝离到普通车厢。

你要态度很好但硬是赖着不走,说实话,列车员也没啥其他办法。



来源:@中原铁路

至于很多网友想象中的“静音车厢=无儿童车厢”,那更是不沾边。

在购票页面弹出的提示中,仅仅会“建议带婴幼儿出行的家长不要选择静音车厢”,因为婴幼儿会不受控地哭闹。

换句话说,具有一定自控力的儿童照样可以买票、坐车。



在一些网友的描述中,列车员“维持秩序的严格程度”往往也很看气氛。

如果车厢一开始就很安静,那么当有人发出噪音时,就会提醒得比较及时。

可当整个车厢都在各闹各的,也没人投诉“太吵”,列车员可能就不管了。

……想想也很合理,反正他们能做的也只是“劝说”“引导”而已。

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bug——

并不是每个静音车厢的乘客,都是在谨慎评估过自己的需求之后,做出自愿选择的。

在目前的机制下,静音车厢在购票环节不过是个类似“坐窗还是坐过道”的偏好选项。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勾选“优先静音车厢”,那么普通乘客也很有可能被随机分配进去。



大学生跟朋友出去玩,不小心买到了静音车厢的前后座;

偏偏遇到了个格外严格的列车员,隔着座位聊一句八卦都感觉自己干了什么坏事,只能对眼神。

年轻妈妈带着自己六七岁的孩子坐高铁,买票时看到车次旁那个“静”字,以为孩子只要不哭闹、不大叫就没问题。

没想到“静音”指的是不能说话,结果被提醒了好几次,全程又后悔又尴尬。

更不要说那些上了年纪的乘客,很多人对这个概念都很陌生。

往往凭借经验,觉得自己不在车厢里高歌、吵架,就已经算是静音了。

咱嫌弃旁边的大叔大声打电话“真是没素质到家”,结果大叔被叫停的时候还一脸困惑:

“啥?坐个高铁还不让说话了?”



来源:@看看新闻



一节车厢承载不了

人们对社会共识的期待

公平点说,最近大赞静音车厢的人,很多并非是这项服务本来预想的受众。

想要的未必是像电影院、休息室般鸦雀无声的氛围,而是有边界感的公共环境,和尽力不打扰陌生人的社会共识。



一个佐证是,在网上被反复拿出来讨论、咀嚼的,并非静音车厢里调小的音、停止叫卖的小推车;

而是那个帮忙维持秩序,负责对不文明现象“重拳出击”的乘务员。

按照这样的标准,前几天流传的一个视频恐怕得被封为模范静音车厢——虽然它实际上并不是。

在开往昆明的高铁上,一个列车员出面要求家长管好孩子。她直接走到座位前,像老师一样要求孩子“坐好”。



来源:@经视直播

评论区强烈希望她不仅要管孩子,最好也管管开公放、大嗓门的大人。

就像大家对静音车厢的期待——似乎一个代表“官方”的形象出面维持秩序,就能让所有人瞬间学会统一的文明规范。

然而就算你对这样的静音车厢动心,也不得不强迫自己忽略一个事实:

无论是“仗义执言”的列车员,还是静音车厢的“教导主任”,都没权力将一个高铁上公放视频的乘客赶下车。

更不要说那个早就被提出过的疑问:静音车厢不能喧哗,意思是普通车厢可以随便喧哗吗?

这恐怕与年轻人对公共空间的期待背道而驰。



静音车厢并不是国内独有的,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的火车上都设有静音区。

但如何静音?无一例外全靠自觉。

起作用的不是列车员的频频提醒,而是车厢内心照不宣的安静氛围,以及有人弄出大动静时对面陌生人的一瞥。

因为共识存在,于是你心虚地知道自己过界了。

如今每次有高铁吵架的新闻发生,各方就动辄吵到攻击素质、侮辱人格的程度;

这恰恰说明我们还远远没到形成共识的时候。

有人希望在公共空间内获得安静的、有边界感的环境;

但同样有人认为“安静车厢”是一种莫名其妙的诉求。



来源:@看看新闻

作为国内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高铁上聚集了各个职业、各个年龄段、各个身份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很少有机会跟形形色色的人有这样长时间、近距离的相处了。

巨大的出行需求、密闭拥挤的环境,也让观念差异碰撞出更尖锐的矛盾。

所以,别指望静音车厢能解决一切了。

未来的高铁上,恐怕还有很多架要吵、很多气要生,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中。

但你猜会怎么样?社会共识、文明规范,往往都是在这样的争吵中诞生的。

总有一天,人们会吵出个答案,当然也有可能始终吵不出来。

但无论如何,都比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不要喧哗”的标识上,要来得更靠谱些。

作者:指听。来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不苛求正确,只好好说话。本文经授权转载自Vista看天下,点击下方按钮立刻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