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幸运,是深深共情了《长安三万里》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3-7-24 01:39:57 | 有声读物|
0 91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9165
发表于 2023-7-24 01:39:5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CC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有网友在看完《长安三万里》后,写下了十个字:

长安三万里,步步意难平。

此话一出,让无数成年人百感交集,深深共情。

以前我们总以为,豪放如李白,应当目空一切,不为现实所羁。

谁曾想,他也像无数平凡人一样,在这人间道走得步步荆棘。

通达如高适,用半世的隐忍和心酸,这才换得暮年的得志。

然而他的人生刚走上正道,紧接着就是家国破碎,知交零落。

还有那个稚嫩淘气的杜甫,也在历经动荡后,失去所有鲜活,变得满脸沧桑。

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他们都曾意气风发,壮志满怀。

最后却又都流于失落的宿命,不得不接受命运的事与愿违。

他们的无奈,是一段过去的故事,更是现实中无数人生命里的悲歌。

从青丝到白发,从意气风发到垂垂老矣,我们一生,也注定会经历数不清的遗憾。

幸运的是,李白他们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所有遗憾,都是人生常态。

我们能做的,便是面对它、接受它、释怀它。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当你知道遗憾不可避免,从而更加珍惜每一个当下,那么往后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01

    遗憾是:李白空有大鹏之志,却始终无处施展。

李白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曾四处游历,举荐自己。

有一次,他游历到渝州,谒见了当地的刺史李邕。

可李邕却对李白的高谈阔论,举止不羁,甚为不喜,也因此不愿向上举荐李白。

面对李邕的轻视,李白毫不客气地写下了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自比大鹏,觉得自己终有展翅高飞的一日。

可那个时候的李白不会明白,不是所有的大门都会为才华敞开,不是所有的雄鹰都有展翅之地。

之后,李白四处干谒,四处碰灰,但他的诗名,却越传越远。

终于在四十二岁那年,他的诗篇和名气传到了唐玄宗的耳朵里。

唐玄宗喜爱李白的才气,便一纸诏书将他召进了宫。

此时的他,以为自己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可以一展抱负了。

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到了宫里,李白才发现,自己的工作,与供人取乐的猫狗并无差别。

他只得整日将自己灌醉,打发这郁郁不得志的时光。

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也引起了唐玄宗的不满,才过了短短一年,李白就被赐金放还。

此后,他只能带着万千苦楚,一身疲惫,游落于祖国山河之间。

就这样在世间盘桓了十多年后,这只大鹏,终究是陨落在了蓬蒿里。

李白这一生,有说不尽的坎坷,道不尽的遗憾。

但即便命运如此薄待于他,他却很少哀戚抱怨。

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他看透遗憾是人生常态,随后平静地写下: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既然人生不能如愿,那就释然。既然处处不顺意,那就散发弄扁舟。

成年人最大的幸运,便是从李白曲折的一生,学会了自我和解。

当你明白了这一点,生活万般意难平,也可一笑而过。



02

    遗憾是:高适蹉跎半生,暮年得志,却只能眼看着故人凋零,山河破碎。

《长安三万里》中,高适与李白初相识时,曾豪气地告诉对方:

“我要直取长安!叩天子门!”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带着满腔抱负赶到了长安城。

可到了那里才发现,偌大的长安城,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为了得到一个被玉真公主举荐的机会,高适自降身份,扮作戏子,入了岐王府。

然而无论他在宴会上,将高家枪法耍得如何出神入化,却始终入不了权贵们的眼。

走投无路的高适,只得退守老家梁园,静等下一次出仕的机会。

这样虚度的日子,一晃又是好几年。

终于在公元752年,中年的高适迎来了他人生中一次比较大的机遇: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请他入幕府任掌书记。

遗憾的是,这工作虽然在军队,却是个文职,而高适的梦想却是披坚执锐,上阵杀敌。

所以去还是不去,高适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无奈的现实面前,高适最终还是选择了前往。

在军营的日子,也正如高适所说的:“边境艰苦,却也简单,十年过去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高适渐渐老了,但他一颗报国的心却未曾改变。

后来,五十多岁的他,终于等到了他封侯拜相的机会,可那个时候,早已是家国破碎,知交零落。

大唐回不到它昔日的繁华,而他自己,也已是垂垂老矣,孑然一人。

有人说,高适是最接地气的一个诗人。

在他身上,可以很多平凡人挣扎落寞的影子。

我们都曾像他一样,求索半生,只为给自己求一个改命的机会。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自己接近成功的时候,生活总会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打击。

到最后,很多人都会一蹶不振,灰心丧气。

然而有幸读懂高适的人,就会从他的经历中明白:

做你该做的事,并接受它的事与愿违,才能踏过坎坷,将一生活得不虚此行。

03

    遗憾是:杜甫的年少灵动,却在历史动荡中演变为苦大仇深,潦倒落魄。

提起杜甫,我们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这个模样:



似乎在所有人的印象里,杜甫从来都是一个忧国忧民、老气横秋的形象。

然而《长安三万里》中,小杜甫的形象一出场,却让很多观众看到破防。



也就是在那一刻,很多人才明白:没有谁生来沧桑,所有的成长,都是被岁月催熟的。

我们印象中那个满面风霜的圣人,也曾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也曾有那么天真可爱的一面。

只不过,后来数不尽的苦难,让杜甫的心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杜甫一生的梦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然而杜甫最后,却连科举都没考上。

他三次科举,三次落榜。

更不幸的是,到第三次科举时,一直支撑他经济来源的父亲,也溘然长逝。

在三十而立的年纪,至亲离世,自己又一事无成,杜甫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

少了父亲的庇护,他只得挑起家庭的重担,在长安辗转求官。

结果官职没混到,生活却越来越穷,他最小的儿子还被活活饿死。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又拖家带口,加入逃难的人群。

也是在这个时候,杜甫看到了乱世之下命如草芥,感受到了黎民疾苦生存不易,心境也跟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不再执着于自己一家的苦难,而是落笔民生,写下了大量反映百姓疾苦的诗篇。

逃难到成都后,杜甫又在朋友的帮助下,搭建起了一间草堂。

在这里,杜甫度过了一段相对惬意的时光,还用轻快的笔触写下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命运加诸他身上的种种遗憾,诸多苦难,在此时的杜甫看来,仿佛都是过眼云烟。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这烟火人间,事事遗憾,事事也值得。

的确,人间这条路,怎么走都会有坎坷,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但读懂杜甫的人,却能比普通人更好地走完这一生。

余生,愿你我带着杜甫的智慧,拥抱一切遗憾,接受所有事与愿违。

哪怕历经跌宕,你我亦有勇气,奔赴下一场山海。



04

    遗憾是:裴十二一身武艺,却只因是女子,报国无门。

《长安三万里》中,有一个出场次数不多,却让观众倍感惊艳的女子,裴十二。

她是扬州城里最负盛名的姑娘,经常喜欢女扮男装,与李白流连于歌舞场所。

与高适初见时,她也是一袭男装,默默站在李白身后。

再后来,她又陪着李白抢舞娘、逛宴会,豪掷千金博红颜一笑,做了许多出格之事。

然而这些行为,落在高适的眼里,却成了纸醉金迷,玩世不恭。

高适理解不了这样的李白,亦看不懂这样的裴十二。

他只觉得,自己与他俩不是一路人,于是决定转身离去。

离去之前,裴十二看出了高适的心思,便提出要与高适比试一场。

结果,高适引以为傲的高家枪法,被裴十二轻松击破。

随后,裴十二散开秀发,仰天长叹道:

你只叹你满身才华报国无门,可这世间,又有谁会在乎一个女子的才华呢?

要知道,在那个封建的朝代,女子连功名都不能考,更何况是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裴十二深知现实的无奈,沉吟了一首诗,便消失在了扬州的夜色里。

梨花醉春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在那个轻视女子的年代,裴十二虽出身名门,又习得一身武艺,可却始终无法挣脱命运的摆布。

既如此,她便接受命定的遗憾,坦然地与李白在扬州城中逍遥自在。

裴十二的悲剧,也是千千万万拼尽全力,却始终无法逆天改命之人的悲哀。

在命运的大网里,总有现实无法违逆,总有命运不可更改。

成年人最大的幸运,就是读懂了裴十二的故事,然后主动去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在人生的风雨里,努力去拼,去闯,哪怕事与愿违,也是无愧此生。

05

看完《长安三万里》后,很多网友反复沉思,问出了同一个问题:

为什么所有人走到最后,都会不可避免地以遗憾收场?

一位网友的回答,深深打动了我:

三岁时,我紧握着手中的棒棒糖,坚定地以为那是最重要的;

五岁时,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逮住了一只蜻蜓,那一刻,它是最重要的;

上学后,看着手里的奖状,我觉得那是最重要的;

十八岁那年,我日夜苦读,只为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那段时间,它是最重要的;

成家后,家人的笑脸,父母的安康,比我的幸福更重要;

等我自己垂垂老矣时,我又觉得,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其实也不错……

然而,随着年岁的渐长,这些我们曾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都会有失去的一天。

只有遗憾,才是人生常态。

在光阴的故事里,遗憾必然伴随着人的一生。

你若能勘破这一点,便不会觉得那是悲哀,而是真正的幸运。

在往后的日子里,如果注定与遗憾同行,那就坦然接受命运的给予;

如果做不到尽善尽美,那就接受生活的残缺。

知遗憾而不困守,历悲欢而懂释然,便是成年人最好的生活观。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