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常自省,能自律,懂自愈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3-7-22 01:25:25 | 有声读物|
0 16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9177
发表于 2023-7-22 01:25:2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ID: LZDDJ-1)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楚翘朗读音频



有人说:“世上最难的事,是战胜自己。”

深表赞同,勇者打败对手,强者战胜自己。

人生过半,历经种种,很多人不怕狂风巨浪,也不惧世事艰难,但唯独很难超越自己。

生活中,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常自省,能自律,懂自愈,能够战胜自己,成为命运的强者,活成人生的赢家。

01

    常自省,内心不迷茫。

古语有言:“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一个人即使智慧明达,才华横溢,也不能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每个人都可能一叶障目,懂得时常反省自己,才能时刻保持内在的清醒。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官员叫王和,考中进士后,做了地方上的县令。

他有个习惯,每天黄昏,都要静坐半个时辰,反思当天的言行。

后来,升到了三品。

虽然政事繁忙,他仍不忘每日静思反省。

妻子不解地说:“从前人微言轻,需处处留意。如今位高至此,为何还要如此谨慎?”

王和沉思片刻说:“越是这样,越要时时反省,清楚自己的位置,以免糊涂。”

后来,朝廷纷争,他因言行得体,清醒自知,避免了纷争,最终安稳还乡,功成身退。

古人常说:“自大者自困,自省者自渡。”

人的思绪瞬息万变,杂念千千万万,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牵引,失去内心的定力,从而变得自大而不自知,做出后悔莫及的事。

所以说,经常反省自身,清理杂念,整理思绪,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避免灾祸,活得清醒而顺遂。



02

    能自律,遇事不慌张。

《道德经》中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化解世间的难事,要从简单的事入手;处理天下的大事,需从细小的事开始。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人若能保持自律,持之以恒,遇事才能迎刃而解。

历史上,曾国藩初到京城任职时,每日十分清闲,不是与朋友吃吃喝喝就是外出玩耍,时间一长,不仅荒废了学业,更是身体抱恙。

长期的晚睡晚起,不仅让整个人精力亏损,精神状态也是陷入了低谷期。

不过大病一场后的曾国藩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不但每天坚持早睡早起,而且将更多精力放在读书养性上。

长时间规律的作息和坚持读书,不仅让他气色变得更好,内心也变得逐渐富足和强大。

《格言联璧·处事类》中有言:“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人与人最本质的差距,不是才华,不是外貌,而是耐心。

因为能耐住性子,懂得自律的人,心性纯粹,不害怕麻烦,不胡思乱想,故而能够大事化小,难事变易,最后如愿以偿,心想事成。



03

    懂自愈,做人不内耗。

有人说:“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看遍世事后,活得明白的人,知道事有终止。

风不会一直吹,雨也不会整天的下,故而更加懂得自我治愈,不消耗自己,不抱怨命运。

看过一则故事:

魏晋时期,有一位书法家,少年成名,书法高超,被当时很多名人雅士传阅推崇。

不幸的是,一次风寒之后,他患上了严重的眼疾,遍访名医,但都束手无策。

渐渐的,他变得目不能视,无法再书写了。

但是他并未因此颓废,而是开始治愈内心,走出阴影。

逐渐发现自己的听力超于常人,于是开始学琴弹奏。

三年之后,他的琴技再次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慢慢地,人们忘了他的眼疾,争相前来请教琴艺。

正如《霸王别姬》里有一句台词:“人哪,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人生在世,无常是平常,命运的风暴来得总有些猝不及防。

但我们始终可以自我疗愈,掌握命运的走向。

学会在意外来临时,坦然接受;在艰难困顿时,顺其自然,不害怕变化,不为难自己,懂得治愈自己,就是能找到生活的解药。



《论语》中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人生始终是一个人的旅行,他人爱莫难助。

真正强大的人,不迷失,不慌张,不抱怨,能够战胜自己,救赎自己。

自省者明,认得清位置,活得清醒顺意;

自律者稳,做得了小事,遇事不慌不忙;

自愈者智,接得住命运,掌握人生方向。

点个在看,余生,愿我们做自己的主人,对内自省,对外自律,对命运自愈。清醒自知,从容顺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