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好女人,是一个家庭的最好风水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3-7-20 02:13:20 | 英语家园|
0 24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9165
发表于 2023-7-20 02:13:2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 慈怀读书会

作者 | 老舍

灾难面前,最能看清人的本质。

被《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四世同堂》,是老舍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后普通民众的荣辱沉浮与生死存亡。

老舍在这部鸿篇巨著中,以祁家为主线,将遭遇人生巨变的小羊圈胡同里各色人等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祁家的长孙媳韵梅,虽然着墨不多,却是书中的点晴之笔。如果说祁老太爷是四世同堂之家的根基,那么韵梅便是这个家的灵魂。

她善良、坚韧、勇敢,如黑暗中一道温暖的光,带领着祁家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1

对待生活,处事不慌

曾国藩说:“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遇事不慌,是人生的智慧。

韵梅是祁家的长孙媳妇,没有上过学,没有学名,连“韵梅”这个名字都是丈夫祁瑞宣给取的。

由于婆婆身体不好,一家四代大小十口人的吃喝穿戴,以及与亲友邻居之间的礼尚往来,便都由韵梅一手操持。

她脾气好,行动利索,走路、说话、吃饭、做事都很快,却又快得不慌乱。

做事能干有条理,再加上责任心强,韵梅无形中担起了家里的重担。

家逢变故时,她的见识和处世态度,让一家人能始终保持安定。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随着日军的铁蹄踏上这片土地,城中的人们无限焦灼,除了试图钻营的个别人外,大部分人都沉浸在紧张、慌乱、恐惧、悲痛的气氛中。

相比祁老太爷以为囤够三个月粮食就能渡过难关的天真乐观,瑞宣想走却不能走的痛苦纠结,韵梅是家里最不慌乱的那一个。

她看得很清楚,既然灾难不可避免,那么不如尽人事,听天命,考虑最实际的问题,如何在苦难的夹缝中求生存。

虽然没上过学,但韵梅的想法却极富人生哲理:“生在这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你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

正是这种处事不慌的态度,让她在艰难的日子里,有条不紊安排着家里的生活,尽可能维持着家里的正常运转。

家里没有粮,冬天买不起煤,看着一家老小忍冻挨饿,瑞宣心里既内疚又着急,再加上痛苦于无法下决心走出去,所以常常辗转难眠。

韵梅宽慰丈夫,没有煤,着急也没用,慢慢也许会有的。至于挨饿,她不相信一个活人那么容易就被饿死。瑞宣如果要走,一家人要靠谁去养活?既然什么都无法改变,不如过一天是一天,何必绕着弯去发愁。

她实实在在的话语,立刻让瑞宣的心定了下来,从此不再忧烦,而是多了直面风雨的勇气。

越遇大事时,越需要沉着冷静应对。

人生中有很多无法预测的事发生,着急和焦虑只会自乱阵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有从容应对,才能找到突破口。

处事不慌,先稳住自己,平心静气面对一切,你会发现,生活中所有突如其来的难题,都有办法找到应对方案。

2

教育孩子,心有正念

母亲是一种门风,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韵梅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她听到儿子小顺抱怨爷爷没买回桃子来,立刻出声制止:“顺儿!不准和爷爷讪脸!再胡说,我就打你去!”

小顺任性没礼貌时,韵梅丝毫不惯着。而小顺被霸凌后,韵梅又会第一时间冲出来保护他。

有一家日本人搬到了小羊圈胡同,这让周围的邻居十分惶恐。

两个日本孩子整天横冲直撞,时常故意撞倒老人和其他孩子,胡同里的人敢怒不敢言,都躲着他们。

有一天,他们把小顺撞倒,骑在他身上,还抓着他的头发当缰绳,幼小的小顺不敢反抗,大声喊着妈妈。

如果在往常,韵梅会认为小孩子间打架很正常,但面对侵略者的后代,她无法忍受儿子被这样欺负。

她一把拎住日本男孩的衣领,将他们抡在地上,然后拉起小顺,愤怒地看着他们。

等日本男孩灰溜溜回了家,他们的大人也没出来找麻烦,韵梅才拉着儿子回了家。

事后,韵梅没有安抚小顺,反而严厉地训斥他:“你没长手吗?不会打他们吗?你个脓包!”

怕惹事的祁老太爷不满意孙媳这样树敌,从来对老人言听计从的韵梅,却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我不管,我偏要斗一斗他们!”

当时的情形,日本人一句话几乎就能决定北平百姓的生死。韵梅此举,无异于一个勇敢的斗士。

在被欺凌时,她教给孩子的不是隐忍,而是反抗。因为胆怯和退让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而奋起反抗,才有可能反败为胜。

从教育孩子的方式,能看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韵梅身体力行,传输给儿子的,是鲜明的是非观,和“不怕事”的胆气。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下面的人也会跟着去做;自身不正,虽然发布命令,也不会有人服从。

母亲是孩子的镜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能否“身正”。

德行的教育,好比一棵树的根,只有根正,大树才会笔直繁茂。

一个母亲是否品行端正,会直接影响孩子一生。

“心中有正义,脸上有阳光”,聪明的母亲都会给孩子从小埋下正义的“种子”。

3

面对苦难,从未沉沦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君子遇穷困,则德益进,逆益进。”

没被苦难打倒,却在苦难中升华的人,是生活真正的强者。

太平盛世时,韵梅井井有条地安排着一家人的生活,劳作之作,也不忘享受生活,她会在头上插两朵晚香玉,也会给女儿妞妞用指甲草染红指甲。

身逢乱世,一大家人温饱都成了难题,韵梅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扰,她常常在灶台边暗暗垂泪。

都说女人是家里的晴雨表,即使生活再艰难,她也不会在家人面前表露出来忧愁。

她知道从此以后,要把过去的生活当做美好的回记,好日子一去不返,眼前的苦难和饥荒才是她要咬着牙度过的。

日本人控制了粮食,只给没有饭吃的北平百姓卖少量连猪食都不如的“四合面”。

从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韵梅,第一次出去买粮时,挤在衣衫褴褛的灾民中,就遭到了巡警的鞭打。

买粮的经历虽然恐慌,但韵梅没有退缩,她心里的念头很坚定,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让全家人活下来。

听到邻居小刘太太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去张家口等地用旧衣裳、布匹去换小米,韵梅忍不住心生佩服。

每到害怕或觉得生活太苦时,韵梅便想到小刘太太,她暗下决心,如果有一天连“共和面”也买不到,她就跟小刘太太一起去冒险做生意。

苦难并没有让韵梅变得自私、狭隘,反而打开了她的格局。

以往,韵梅待人接物掌握着分寸感,对谁都若即若离,胡同里过分热心的李四妈常让她感到不舒服。

但经历着暗无天日的岁月,她反倒增多了对人与人的了解,也学着李四妈去帮助别人。

在对他人施以援手后,她感到一种温暖,这种温暖使自己充实坚定。

无论在何种境地,韵梅都没放弃自己的善良。

邻居方六被日本人抓了去,胡同里大多数人不敢在联名保状上签字,韵梅毫不犹豫地替丈夫签下了名字。

韵梅深恨日本人,但当她知道胡同里那户日本人,男人阵亡,女人做了营妓,家里只剩下一个老太太和两个孩子时,甚至心生怜悯,认为他们也是战争的牺牲品。

在朝不保夕,险境丛生的黑暗日子里,韵梅没有落魄沉沦,反到多了坚强和自信,人格得到了升华。

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为所有人撑起一片天空。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凡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强大。”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挫折与逆境,有的人会因此沉沦,有的人则会越挫越勇,在风吹雨打中磨炼出坚定的内核。

只有不屈不挠,挺起脊梁,才能修炼出强大的内心,从而无惧风雨。

4

越在危难时,

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力量。

《四世同堂》中,韵梅并没有过人的学识,也没有超常的本领,而她却成了家里的“定海神针”。

在风雨飘摇中,她坚定、沉着,稳定着全家人的心。

即使面临危险,她也教育孩子要勇敢。在惨淡的岁月中,从没有放弃责任,和生的希望。

保持独立的自我,修炼出强大的内心,这让韵梅无形中成了瑞宣的依靠。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一个家庭中,女人是最重要的风水。

好女人有一种神奇的“魔力”,那是安定、善良、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能让家中的每个人都平安顺遂,规避厄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