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外耗别人

[复制链接]
作者: datatune | 时间: 2023-7-16 00:19:39 | 有声读物|
0 34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232
发表于 2023-7-16 00:19:3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明明到了下班时间,但领导还没走,于是没有人动身,你只能在工位焦急等待;

明明是同事的工作,她却要拜托你,当你累得苦兮兮,却发现同事正在玩乐。

更让人生气的是,

你处处为人考虑,别人却不以为意。

你如果不懂拒绝,别人就得寸进尺。

因为过于好心、不懂拒绝,所以将自己陷入内耗的深渊里。

有人说:“内耗的本质,就是一个人和自己作斗争。不用别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消耗殆尽。”

与其精神内耗反思自己,不如精神外耗埋怨别人。



看过一句话:

“生活中拖累我们前进的,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束缚,而是我们习惯性的付出和内心无休止的自我拉扯。”

太为别人考虑,总是迁就别人,为我们平添了许多苦恼。

网友@青柠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她和同事小王是同一个部门的,平时很照顾小王,帮忙搬重物、替岗干活,还经常请她去网红餐厅。

她觉得跟小王的关系比别人都要近,可小王好像根本没把她放心上。

小王下楼取快递,从来都只取自己的;

青柠想请小王帮个忙,小王不是说太忙,就是说“反正时间还来得及”;

有什么好吃的,小王都是跟其他同事分享,从来不喊青柠。

青柠心里很不平衡,但碍于对方的面子,没把事儿挑明。

她有个合作多年的客户,小王仗着跟他们的负责人有过一面之缘,私底下做了不少小动作。

青柠听说后,不想伤了大家的和气,就没干涉。

可后来,客户不再找青柠询价了,而是跟小王下了订单,还把所有业务慢慢转到了小王那里。

青柠简直要崩溃了,她开始失眠、自责、封闭自己,业务量不断下滑,每天都感到精疲力尽。



《被讨厌的勇气》中有句话说: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将心比心,你为别人着想,别人未必为你着想。

到最后,你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理所应当,有些人甚至还会变本加厉地利用你,你所有的好心好意都成了杀死自己的利器。

把精力都投入到别人身上,忽视自己,必然输得一败涂地。

心理学上认为,好心人更容易得抑郁。

太考虑别人的感受,高标准要求自己,无法发泄情绪,定会转向攻击自己,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

一个人痛苦的来源,正是如此。

不仅会丢失原则,掏空了自己,还会瓦解做事的决心和意志力,注定让自己不好过。



“凡勃伦效应”指出:

商品价格越低,越是无人问津;价格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这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

你对一个人越好,越是不被珍惜;越不好惹,别人反而越会尊重你。

因为给予太多善意会让人觉得你很廉价,而且大多数人都喜欢挑软柿子捏。

对待那些一味消耗你的人,就要及时反击,让他们有所畏惧,这可以规避社交上的大部分问题。

电影《授权》中,女主是一个总被欺负的老好人。在身边人眼中,她能够包容一切,但实际上她活得很憋屈。

工作上,她兢兢业业,老板却视而不见,转头就提拔了一个新人;

男友不务正业,得靠她养,晚上的呼噜声扰得她根本无法入睡;

闺蜜难过时她及时安慰,可每当她有伤心事,闺蜜都在玩手机。

她的隐忍非但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反而换来肆无忌惮的无视。

她决定改变自己。

她怒怼领导,指责他偏心、有眼无珠;

她骂男友自命不凡,“不过是个逃避现实的寄生虫”;

当闺蜜再次敷衍她时,她一把夺过手机扔进了垃圾桶。

得罪了所有人,没想到她睡了十几年来第一个好觉,别人再也不敢让她受气。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

看你好说话,有事才想起你,然后人间消失;

看你很勤快,哄你出力干活,自己偷奸耍滑;

看你脾气好,对你尖酸刻薄,从来不讲道理。

如果顺应了他们,你就是自讨苦吃。

很认同王小波的观点:“人活在世上有两大义务,一是好好做人,无愧于人生一世。另一条是不能惯着别人的臭毛病。”

人与人的交往应该是相互的,感情的维系需要对等的付出和回报,没有谁生来就该为别人而活。

倘若善良没有锋芒,只能让自己憋出内伤。

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外耗别人。适时爆发一下,别人才不敢轻易拿捏你。

放心吧,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直爽而对你抱有敌意;对于虚情假意的人,正好趁机清理。



近两年,越来越多人爱上了“发疯文学”。

对于那些不怀好意自私自利的人,该疯疯,该怼怼,绝不姑息迁就。

凡事试着“向外归因”,心情豁然开朗,没心没肺一身轻松。

豆瓣“每天学点心眼子”小组中,对于外耗这件事,很多成员纷纷支招:

有人说,同事如果不想回答问题,就直接去群里提问,他不得不耐心回复,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有人说,别人含糊不清的时候,绝不会等回信或者胡思乱想,想问就问,或者跟他面谈。

也有人说,如果对方不识好歹或者有意针对你,干脆直接翻脸,别怕得罪人。

组员@萌大星本着“啥事不往心里搁,发疯使我快乐”的原则,从来不会为难自己。

同事找她帮忙上瘾,一不帮就甩脸子,她直接修改签名:“凡让帮忙先谈钱,出来打工又不是做慈善。”

有人借她钱还耍赖,她趁对方开工资那天直接找上门,当着众人的面把事情说明白,拿到钱立马走人;

前男友嫌弃她太强势,一点也不温柔,她回应说女人是会成长的,不可能像他那样一直弱下去。

不管什么时候,面对不顺心不公正的事,她从不内耗,有情绪当场就释放,真是大快人心。

有句话说得好:“做人没必要太正常,反正让你内耗的人和事,都不是什么好人好事。”



并不是温文尔雅就能收获更多的善意,时时刻刻自我克制,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若是非不分,就别怪我当仁不让。

生活是自己的,他们不喜欢你,是他们的课题,你只需做好你自己,表达最真实的想法。

坚持你喜欢的,谢绝你讨厌的,不做别人的“便利贴”,不必在乎别人怎么做怎么说。

“发疯”不是蛮横嚣张,而是在刁难面前,得到精神上的释放;

“外耗”不是消耗别人,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为自己松绑。

保持理性的疯狂,有助于做出正确决定,为自己减负,建立恰到好处的关系,赢得有利于自己的局面。



网上看到一个提问:

“放弃内耗自己,学会发疯外耗别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个回答让人特别解压:

“当我不再委屈自己,开始向外寻找原因直接发泄不满的时候,我发现所有沟通都忽然顺畅了,精神状态得到前所未有的稳定。”

与其在心里折磨自己,不如勇敢拒绝外耗别人。

平常生活中,你可以这样做:

1.学会拒绝

“人要学会拒绝,树立起生活的边界,别让所谓的‘涵养’成为一把害人害己的利器。”

老好人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太善良只会让人压榨得更狠。

懂得拒绝,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

2.不必过度共情别人

道德感太高的人,注定不会快乐。

他们常因没有帮到别人,而过度内疚和自责。

很多时候,所有的情绪内耗,都只是自己的自我折磨。

不必过度共情别人,保持合理范围内的道德感就好,每个人能力和精力都有限,把自己的心情照顾好,才是第一准则。

3.学会情绪反击

当遭受别人恶意对待时,逆来顺受只会助长别人的恶意。

学会适度情绪反击,将接收到的负面情绪反弹回去,别人才不敢得寸进尺。

要记得,永远置顶自己的感受。

谁来麻烦你,请你立即察觉并反弹回去。

设立情绪边界,才能保护自己的内心能量。

学会情绪反击,别人才会把你放在眼里。

当你学会以上做法,相信一定能够摆脱内耗状态,过自在、轻盈的人生。

点亮【在看】,拒绝内耗,一身轻松;适度发疯,有益身心。

作者 | 徐小栩

主播 | 素年锦时,微信公众号:素年锦时FM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