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被后人称为“烹饪始祖”的原因有四:
其一,伊尹生于公元前1649年,比起易牙、詹王、灶王、孔子、袁枚等被冠以“厨师界祖师爷”的历史人物都出生早。孔子、易牙是春秋战国人,约公元前500多年人,詹王是南北朝人,袁枚是清朝人。先人为祖,理所应当。

其二,伊尹被有莘国庖人世家收养,自幼聪慧,耳濡目染,学得一手烹饪绝技,因此成为汤王的厨师,留下“以味要汤”的历史佳话。《吕氏春秋·本味》载“有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相比之下,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袁枚著有《随园食单》,只能算美食家,并非亲自下厨,如何能当“烹饪始祖”?
其三,伊尹是中华烹饪理论的构建人,并且借烹饪之事而言治国之道。正如《道德经》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伊尹的烹饪理论:凡味之本,水最为始。用火方面的“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味方面的“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出品方面的“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

其四,伊尹的政治地位高,有利于烹饪之道的深远传播。伊尹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联合仲虺辅佐商汤打败夏桀。且厨艺只是伊尹的本领之一,其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医药等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