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的心理健康课堂活起来:看叙事疗法为心理健康课带来的变革

[复制链接]
作者: 几度相思成灰 | 时间: 2023-4-29 07:04:39 | 读书|
0 49

2917

主题

2917

帖子

875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751
发表于 2023-4-29 07:04:3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主渠道,课程是重要载体。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受众面广、课时量大、兼容性强,集指导性与实践性、体验性与感悟性、成长性与终身性为一体,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课程是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和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基本要求》确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基准线,是心理健康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一、两条腿走路:大学生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
社会转型加剧环境变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浮躁、内卷和焦虑情绪蔓延,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现代社会的高强度竞争、超快节奏和就业压力更使大学生心理承受更大负荷。
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学生的智力、耐力和创造力在青少年时期被过度开发,心理素质能力建设被相对忽视,面对学业、就业、人际等压力无所适从、心理发展滞后的问题凸显。

对大学生而言,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从来不是从属联系,而是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维度。
相应地,大学课程体系设计也应从单向度的 “以学科为中心”向交互性的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转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运而生。
它把学生的心理作为课程设计对象,课程的目标围绕在如何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之困,莫演变成教师的独角戏
事实上,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达到“知识掌握、自我认知、技能实施”三层标准。
课程内容兼顾“心理发展、疾病预防、危机干预”三个维度,对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当前,许多高校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很多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实践中,却还存在一些操作层面的现实问题,令课程的实际成果并未完全实现设计初衷。
例如,大部分高校将辅导员和行政人员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师资补充,但这些老师大多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教学能力训练,使得健康教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教学模式大多采用理论讲授方式,过多关注心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对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能力性和互动性,照本宣科的多,交互设计的少,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授课方式上,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偏重理论知识讲解和灌输,受教师专业能力及学校硬件条件等限制,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
在教学设计方面,有些心理健康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一堂课一个活动、游戏或者电影,理论讲解不够透彻、深入。
总体而言,课程目标、形式和对象多质化、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相对局限、教学理念不够明晰、缺乏学科支撑等问题较为普遍。

以积极生命品质为核心教育模式是真正“接地气”的心理健康教育,彰显了对教育活动本质的回归与终极目标的探寻。
三、爱你是最美的承诺:不为绩点和考核的课程
叙事疗法(narrative therapy)指的是一种基于叙事思想的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它把问题放在人与自我认同之外,并注重寻找问题以外的替代线索与故事,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生命专家,这些理念对于心理健康课程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叙事疗法问世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它从家庭治疗中发展而来,之后扩展到各个群体的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并延伸至心理健康课堂、思政教育、生涯规划、社工、医院、监狱等领域。
当问题和人混为一体时,问题内化于人,因此我们想要改变自身的现状很困难。
化解难题的一种路径在于:把贴上了问题标签的人还原,分清楚“什么是问题”“什么是人”,在“问题”和“人”之间区分边界。

此时,就能够建立起认同自己的内在力量,也得以重新进行思索,究竟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眼前的问题。
核心在于找到与问题故事有矛盾或者不相关的事件,并进一步去探究独特事件的历史以及其他与独特事件类似的事件,把这些事件与当事人的信念、价值观、期望等联系起来,设计出一个新的故事。
过去的一些事件被我们从记忆当中截取出来进行加工,通过自己的解读赋予它们意义,编织成“主流故事”,我们通过讲述它们来理解我们自己,进行自我认同。

学生进行替代故事的叙述后,有助于其重塑和稳固关于“我是谁”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认同基础,联系到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能不能坚信自己的存在。
对讲诉者而言是一个有效的情绪排解途径,这就是团体治疗的过程。学生在倾听与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突破自己不敢当面表达的限制,同时内心情绪得到抒发。
他们从分享中了解别人的想法,获得更多的感悟和思考。不但修复了自身的身心状态,而且还获得了思想的碰撞和升华。

叙事的过程让学生相信:我的存在是重要的,我是有人爱的。按照叙事模式组织课程,教师要做的就是“去中心化,但有影响力”。
通过“叙事逻辑”精心设置教学任务、组织课堂活动、充满好奇的提问等方式来发挥影响力,为课程的走向铺设道路,为学生的发展搭建脚手架。
在这一充满仪式感的表达中,教师作为见证人不会对学生当事人的故事进行判断、批评或者下结论,而是尽可能地表达感受和共鸣。

围绕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对于人生的理解、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来展开,处于课堂中心位置的始终是学生。
这样一门表达爱的课程,不为绩点、不为考核。只为让大学生获得力量和认同。
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来自于自我认同、他人认同和社会认同,要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发掘精神力量源泉。
心中有天地,就不惧怕眼前的困难和挫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使命不仅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应注重人格的塑造和心理品质的培育,令大学生学会感恩和爱,尝试积极和乐观地应对困境。
重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塑造正是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也是担当时代重任的素养要求。
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用良好的叙事形式和口语表达强化学生的共情体验,设计认知谜题和冲突,在对话和沟通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升心理素质。

同时,还要和课程思政的主题相融合,以丰富的史实揭示“红色密码”,帮助学生确立“文化自信”。
通过这样一门温暖的课程,告诉学生: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坎坷,会面临挫折。
但是没有联系,我们还有很多成功、美好的经历,要把目光更多地定格在那些温暖的画面,学会去发现、去创造更多的温暖故事,书写渴望的生命故事。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组织》
《叙事心理治疗》
《从故事到疗愈:叙事治疗入门》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