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语言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延伸提供了最佳的条件

[复制链接]
作者: zhaoyuac09 | 时间: 2023-4-22 11:39:14 | 其他|
0 24

1944

主题

1944

帖子

5832

积分

研究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32
发表于 2023-4-22 11:39:1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人们关于语言的定义中,有从各侧面的论述。按语言内涵大小的论述顺序,中国古代著作《道德经》的开篇词“道可道,非常道”可能是对语言内涵最大的理解和使用,简明扼要,让人一下子感觉到了语言的伟大力量。
后世的定义显然缩小了范围,比如洪堡认为“语言是世界观”,是站在了精神的高度来概括语言,表明在他眼里至少还有一个可以被语言“观照”的“世界”;而培根说“语言控制着人们的心智”,说明他把语言看成了反制精神世界的一个工具,这就接近于现代语言学家对语言的定义了,比如萨丕尔认为语言是交际工具,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

综合起来对语言定义的一般理解应该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认知工具,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功能和认知功能。这些定义基本上都是从语言的功能角度来总结,没有做出描述性界定。
因为任何一种语言,其产生的前提是先有了思想以及表达思想的需求,然后才有对应的文字符号的产生,所以文字符号系统还没产生之前就具备了表述的需求。

同时,任何一种语言、文字,具体到单字、单词、短语、成语几句子,以及渗入篇章字里行间的语法、修辞等话语技巧,在被创造的同时就被注入了“技术化”的叙述功能,一种标准的方言口音,能让听者了解讲述者的文化背景;一个标准的网络词汇,会让人激起无边的遐想;中国的象形文字更是典型证明。
这些说明语言文字的理解不仅仅是“被解读”的过程,还是语言文字本身被灌注进去的信息表述功能机制被激活的过程,言语的“讲述功能”与人的“认读功能”达到相互一致,才能完成知识的学习。由于其表述功能的存在,语言才能完成其被附加的交际和认知等信息传递任务。
分析语言的角色和功能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外语教学的过程和原理。

其实,如果不给语言赋予太多的哲学重任,把语言看作一个最简单的客观实在的话,语言就是我们最通常理解的一种由音、形、义三种要素构成的符号系统。换言之,语言是在特定文化系统内由字、词、句等一系列外形符号和语音符号,按照一定的语法组织规律构成的,表达特定思想文化内涵的信息符号系统。
语言的产生就天生就是为了表述、表达或者交流,而交流的本质过程其实把语言化作音、形、义等信息要素进行交换和传播的过程。因此,语言教学,以及外语教学的本体目标,在基本要求以内,就是对一定难度内的外国语言文字音、形、义三要素的学习和掌握。

外语教学被普遍认为是一门具有多种性质的综合性学科。既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结为知识性或单纯的思想性教学,也不能把它作为纯粹的工具性学科或社会学科,而应是“以学科初步运用语言的交际工具性为主,兼有传授语言知识、文化生活背景知识以开阔眼界的知识性,反映思想道德素质和情感因素的思想性以及提高文化素质和培养智力的发展性的综合体”。
可见,关于什么是外语教学,也是一个很难回答和界定的问题。除了一些解释性说明之外,这个概念似乎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
其实外语教学本来就是一个无法界定的模糊概念,因为,严格来讲,在中国,至今连什么是外语这一问题也还没有研究清楚,尤其是关于外语和二语的关系,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定论。

虽然外语教学的内涵较为杂乱,但是首先确认的一点是,它是一个语言学习过程,是对一门语言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子等要素进行技能操练和掌握的过程;其次,它也是一个文化、思想、知识等渗透和学习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互为依存的。
其三,才是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从这三个过程层次可以明确外语教学的本质:外语教学是在各种文化环境里对非母语语言本体进行学习以及对其文化知识、观念等进行吸收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教师、教材、教法、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是一种涉及复杂学科的教育过程和教学实践。
外语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即研究出最好的外语教学方法。一般认为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有后来研究者认为还应包括教法。

而对于这些要素的态度,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权威,不需要研究;对于学生,由于教育现实的特点,学生别无选择,只有跟老师学习一条路,所以也似乎不需要研究;而教材又是权威部门钦定,更是没必要挑剔。因此剩下的只有教学法这一项,所以极易被看作比较玄而雅的学问。
于是外语教学研究者不惜精力研究关于“方法”的方法,和关于“方法”的理论、学说等等,而忽视对其他三个要素的研究。早些年中国外语教学领域各种方法的泛滥就是佐证。当然这一现象近年来开始慢慢改善,逐渐有人开始关注学习理论、学习者、教学主体等,人文主义视角的反思开始得到重视。
“传统教育的教育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但是,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教育过程已经不是由上述三个要素构成,必须增加教育技术这个要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于是也成为教学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能充当教学设备和工具、提供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设计、提升教材质量,还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创建教学环境,同时能影响和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改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因此,信息技术不是教学环节中的一环,而是渗透教学各环节中的重要因素,为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提供无形的认知基础和知识基础。

这一教学活动过程,由于主要是视、听、说交互过程,所以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基于计算机高处理性能的现代视听说等信息技术,更能体现在语言教学基本技能这一环节,它为语言教学和学习能力的延伸提供了最佳的条件,使听、说、读、写、译和信息技术的发生、发展有着感官机能和心理认知机制上的一致对应性。
外语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密切交融,其影响是春风化雨般地无声无息,可以说,天生就有本质上的关联。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