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后悔生孩子,但后悔成为母亲”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3-3-11 14:41:31 | 有声读物|
0 24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773
发表于 2023-3-11 14:41:3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有没有幻想过,如果当初做了另一种决定,现在的生活会是怎样?

也许是选择学校、专业、工作,也许是选择什么时候结婚、要不要生子。

康德说:“我的人生就是要穷尽一切可能性。”

每个人都会很多无奈的时刻,感觉生活就这样了,自己别无选择。

“凑合吧,别人都是这么过的。”

真的别无选择吗?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对于女性来说,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青春,不是金钱,而是生活的可能性。

怀抱“可能”的人,对未来同样抱有期待;而放弃“可能”的人,则像罗曼·罗兰的一段话:“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此后余生只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如果你也曾担心自己人生就这样了,十点君推荐你看三本书,你会看到一个人在人生选择上的可能性与相应的代价。



前不久,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取消数量限制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

有人认为这让不婚族更不想结婚了,有人认为这才是女性的生育自由。

作为女性一生必然面对的议题,生孩子意味着什么?后悔生孩子怎么办?

2007年,以色列社会学家奥娜·多纳特开始了一项名为“后悔当妈妈”的社会调查,她采访了23位已为人母的女性,追溯她们成为母亲的历程,完成《成为母亲的选择》一书。



奥纳·多纳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在多纳特的采访中,好几位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的念头:“我不后悔生孩子,但后悔成为母亲。”

二者有什么区别?

一位母亲说:“我有个很棒的孩子,我也很爱他,跟他的关系很亲近,但我后悔身为母亲这件事……”

她们明确区分自己后悔的是母亲的身份,而不是孩子本身,因为孩子很美好,但是母亲的身份却给她们带来了种种束缚,她们必须表现得像个母亲,永远无法从这个身份中逃脱。

成为母亲,等于拥有了一份24小时的工作。

一位母亲说:“孩子的脐带就像是系在她们的脖子上,这条脐带使她们难以动弹、无法离开。”

她向往的生活非常简单:孩子的父亲能多陪陪孩子,这样,照顾孩子的忙碌生活就可以随时喊暂停。

除了家庭生活,母亲们的社会生活也会遇到系统性困境,世界各地的数据都显示,她们在求职、晋升、业绩、薪资等方面会遭遇更大的压力,而这也正是很多女性在“成为母亲的选择”上最大的障碍。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两个人们常常忽略的重点:

每个人的确都是由女性所孕育而来的,但没有一个女人一生下来就是母亲;

虽然从生理上来说,只有妈妈可以生育和哺乳,但是照顾孩子,父亲也做得到。



年轻时我们会问自己,一辈子不结婚、不生孩子的话,会后悔吗?

也许只有人到晚年、走在人生边上回望,才能看清这个问题。

《暮色将至》的作者、英国知名文学编辑戴安娜·阿西尔,一生未婚,也没有孩子,一辈子都围绕着文字工作。

她曾担任波伏瓦等多位作家的编辑,被称为“伦敦最好的编辑之一”。

晚年时,她开始自己写作。

在《暮色将至》中,她记录了自己最后悔、最羞愧的一件事。



黛安娜·阿西尔|四川人民出版社

黛安娜有一个侄女,工作是修补油画。

一次晚餐时,侄女坐在一位外科医生旁边,就聊到自己如果能重新活一次的话,也会选择学医。

黛安娜不禁想嘲笑她的天真,就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49岁。”侄女平淡地说。

没想到,外科医生说,自己所在的医院正在招收50岁以下的学员学习接生。

不久之后,侄女兴奋地告诉黛安娜,自己报名参加了学习班,现在已经能走进产房,她带领团队成功完成6次接生了。

她兴致盎然地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帮助、见证生命的开端更令人兴奋的了。”

看到她的脸因为谈及迎接新生命的降临而闪亮,黛安娜替她开心,也非常嫉妒。



回想年轻时,她想学一门新语言,比如希腊语,然后再去希腊住上一段时间,深入了解这个国家,但她什么也没做,连一节夜校课都没上过。

她没有勇气走出自己的狭小世界,走进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这种怯懦让她失去了不可估量的新鲜感和成就感。

想要做却认为害怕走出舒适区而不做,这才是这位走到人生边儿上的老人最后悔的事。

从她的答案里,或许你也会找到自己想要尝试的可能。



人人都向往自由,但人人生来都戴着枷锁。

女孩塔拉来自一个摩门教徒的家庭,父母秉承着一些异于常人的生活方式,而这些生活方式和顽固的信念也限制了塔拉的人生。

塔拉的爸爸认为,学校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禁止塔拉上学,甚至连课本也不允许她看。

每次被爸爸看到她读书的时候,爸爸就会安排更多更累的活儿,以浪费电为由不许她开灯。

爸爸还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会突然为一点点小事就暴打妻子和三个孩子。



塔拉·韦斯特弗|南海出版公司

在这种生活下成长的塔拉,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和母亲一样嫁给当地一个男人,生几个孩子,照顾他们一生?

幸运的是,塔拉还有另外一位哥哥泰勒。

泰勒冷静理智,凭借极强的自学能力和毅力,顺利考上了大学,逃离了糟糕的家庭。

泰勒告诉塔拉,想要摆脱痛苦的办法只有离开家庭去外面读书。

彼时的塔拉不过10岁,她的希望之火被哥哥点燃。

像泰勒一样,她也在干活之余抓紧一切机会看书学习,即便父亲总会千方百计阻止,给塔拉安排更多更累的活儿,甚至以浪费电为由关灯不许塔拉看书。

人一旦看到外面的光亮,就无法忍受小黑屋的憋闷。

小小年纪的塔拉,萌生了离开父母的想法,虽然还不知道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禁锢伤害有多大,但她抓住了那棵可以引领她冲破阻隔的救命稻草。

为了存足够的路费,她还帮人照顾小孩、帮超市打包努力赚钱,兼职生活也让塔拉有了新的经历、新的意识。

靠着拼命自学,塔拉考进了杨百翰大学,之后又进入了哈佛、剑桥等名校学习,一路考上了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



罗曼·罗兰说,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吃很多的谎言,人成熟第一件事就是先学会呕吐,把那堆谎言吐出来。

而走出家庭的塔拉也终于打破了旧的思维秩序,学会了用新的思想去指导人生。

这或许才是“活出自己”的真正定义,你能走出局限住自己的小小世界,去构建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探索人生的可能。

点亮【在看】,成为期待中的自己。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