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复制链接]
作者: Bogdan Comanesc | 时间: 2023-2-16 19:51:07 | 历史|
0 49

2996

主题

2996

帖子

898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88
发表于 2023-2-16 19:51:0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各国通过变法纷纷强大,尤其是秦国在商鞅的变法后,综合国力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
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八位君主,在当时的赵国可谓是内忧外患,赵雍继位时不到15岁,当时外部环境发生了秦、楚、齐、燕、魏“五国谋赵”,内部局势动荡,国力日渐衰弱,赵武灵王在继位前,赵国经常受到诸侯国的侵扰。
赵武灵王是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位十分英明睿智且具有卓越见识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亲自领导了赵国一场伟大的军事变革,即“胡服骑射”,其对战国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历史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开创了华夏文明与夷族文明交流学习的先河。

一、“胡服骑射”的历史背景
1.国内外形势分析
赵武灵王继位之初,在对外战争上,昔日强赵已经沦为了齐、秦等强国肆意蹂躏的对象,与他们之间的战斗基本上是连战连败,割地赔款已成家常便饭,就连楼烦、林胡、中山国等这样的小国,都敢随意骚扰赵国的边境。
当时的中山国自从被战国首霸魏文侯灭国之后,逃到山林的中山国君桓公在经过二十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并把国都建立在了赵国东北部,从此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从中间分割开来,成了赵国的心腹之患。
在未来的不断发展之中,赵国逐渐的走向没落,中山国却越来越强,号称“战国第八雄”,赵国不断遭到中山国的侵扰。
赵武灵王即位后,为一绝后患举全国之兵征讨中山国,然而,却被中山国的骑兵打得节节败退,就连边境重镇也搭了进去。这让具有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立志决心改革。

“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
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中间插着中山国,东北同东胡相间,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东边与强大的齐国接壤,南边与虎视眈眈的秦国仅有一河之隔。
当时的秦国历经商鞅变法已是傲视群雄,楚国经过吴起变法,齐国通过邹忌改革,都使得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有了质的飞跃。赵武灵王知道赵国要想重新崛起,只有变法革新。
现实原因使得赵武灵王不得不发奋图强,他在不断的总结与胡人作战失败的原因,发现赵军将士穿着都是长袍大袖,外裹重甲,作战以战车和步兵为主,导致其行动极其不便,山地作战灵活性极低.
并且胡人的骑射无论是从速度还是力量上都碾压赵军的步射。于是赵武灵王打破常规,开始了一场名为“胡服骑射”的军事思想改革。

2.历史机遇与阻力
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形式主要以列阵进行,兵种主要以车战冲锋和步射为主。在战国时代,儒家是显学,主张用夏变夷,反对用夷变夏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因此,“胡服骑射”的想法刚提出来,就遭到了赵国举国上下的反对。
首先,在当时,赵国以及中原诸侯列国,一直尊崇的都是以儒学为显学的中原华夏文明,华夷之辩由来已久,中原的汉民族从西周开始就自认为是高人一等的民族,周边的其他部落统一被称之为野蛮民族,当时“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第二个原因就是从西周开始,古代的服饰就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按照服饰礼制区分尊卑贵贱,因此在当时赵武灵王学习落后的胡人,一度被认为是一种侮辱。为了阻止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时的赵文曾经进谏:
“当世辅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礼之制也;修法无愆,民之职也:三者先圣之所以教。”

这也说明了当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阻力之大,他的这一决定在当时人们看来不仅违背礼法,打破常规,更是让国民难以接受。
在当时,除了赵国民众无法接受之外,朝廷上下抵触情绪也是非常严重,当时带头阻挠的便是公子成,他是赵武灵王的叔父。就连当时赵武灵王最宠爱的次子赵何,也就是未来的赵惠文王,也是深深的质疑“胡服骑射”的做法。
但赵武灵王深知唯有变法革新才可以强国强军,不再受到欺凌,因此他改革的决心从未动摇,力排众议,赵武灵王坚决地说服固守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的官僚贵族。
赵武灵王是一名具有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的君主,他首先发难带头公子成,也成功震慑了那些反对胡服骑射的贵族们。

然后,赵武灵王为了争取人心,以赵简子和赵襄之对待狄戎发展的功绩,称自己是继承简、襄之功业,因此得到了公子成等守旧势力的支持。为改革的顺利实施解决了最大的障碍。
之后其从实际出发,决心抛弃传统的兵制,模仿胡人骑射,改进胡人的训练和装备,建立属于自己的一支强大的军队。
“胡服骑射”推行至全国后,不到数年,赵国的军事实力就脱胎换骨迅速提升,赵武灵王二十年,即“胡服骑射”第二年,赵军就发兵昔日强悍的中山国,一场大战下来,中山军损失惨重,中山军昔日的优势早已荡然无存。
赵军无论是从速度还是战术还是骑射上面都强于中山军,中山国君被迫逃亡齐国,同时,兵发西北,大败楼烦、林胡等昔日里屡屡骚扰赵国边境的西北蛮夷,中山、楼烦、林胡等无不割地赔款。

之后赵国铁骑又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挥师北下痛击匈奴,赵国从此国境一跃千里,直接与强秦掰手腕,曾秘访秦国筹划灭秦路线,企图实现统一大业。
“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二、“胡服骑射”主要内容
1.推行并改穿胡服
他重用肥义、楼缓的一些能干的大臣们,请他们出谋划策,令整个赵国全部改换胡服,改穿窄袖短衣,合裆长裤,武冠具带,短靿皮靴,改制旧服饰,以便于军队骑兵作战。
2. 招教骑射、收编胡兵
赵武灵王采用打破“固籍”的方法招募国内会骑马射箭的人,充当骑兵,国民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被征缴服兵役,并同时在赵国北方自发的组建骑兵,学习骑马射箭,保卫国境和家乡。

在战胜楼烦、林胡等过后,积极收编胡兵组建新式骑兵,赵固在代地招募大量的胡兵,以胡制胡,将大批的胡人充实到自己的骑兵队伍中。
3. 模仿胡骑的训练和装备、建立自己的骑兵队伍
军事上抛弃传统的战车、步兵作战,仿照胡人的武器装备,给自己的骑兵队伍配备弓矢和剑矛,无论是近战还是远战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同时挑选胡人当中的武艺高强的骑兵充当赵军骑兵的教练,鼓励民间大肆养马,不断的征用胡马,“胡服骑射”仅仅几年时间就给赵国建立起一支为数十万人的常备部队。
三、“胡服骑射”的历史文化意义
1. 赵国军事实力大增
赵武灵王这种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坚决向蛮夷落后民族学习的魄力和胆识,不仅让赵国的军事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时几乎改变了战国七雄的局面,一度出现了秦、赵、齐三足鼎立的局面。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仅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形成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战胜和抵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同时也使赵国成为仅次于秦国的强大的军事国家,在后期也让赵国成为了当时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国家。
2.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胡服骑射”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移风易俗的思想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创了中原农耕民族向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行学习吸收借鉴其优点和长处的先河,为后来服饰的演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其突破思想束缚并实行大胆的改革,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当时国民的思想,减少了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歧视,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赵武灵王在面对屡屡遭受诸侯国欺凌的情况下,突破传统的“华夷”观念,积极向其学习借鉴先进的文化,不断扫除改革的思想障碍,最终使得原本弱小的赵国,迅速强大,一雪前耻。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可以说功在当代亦在后世,其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不仅服饰方面,还是其敢于打破思想的枷锁改革变法的精神对我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