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并巴蜀两地为何采取不同的治理政策?秦惠王:分治是最好的选择

[复制链接]
作者: user1 | 时间: 2023-2-8 17:30:08 | 历史|
0 27

3023

主题

3026

帖子

911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16
发表于 2023-2-8 17:30:0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蜀地处四川盆地,交通不便,但无论是从巴蜀文化还是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巴蜀都是历朝历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令人感到好奇的是,巴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仅对于中原来说相对独立,就连“巴”和“蜀”也是各自独立的,而在秦惠王并了巴蜀之地后,也依旧采用分治的方法治理这两个地域相近的地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于巴蜀的辩论赛
提起秦惠王并巴蜀,就不得不提秦国时期,因为是否进攻巴蜀之地而引发的辩论赛,辩论的两个主角分别是张仪和司徒错。
张仪大家都非常熟知,他是战国时期秦国有名的政治家,最拿手的就是能说会道。
而司徒错是秦朝的一位名将,他的功劳与秦朝名将白起不相上下,但是因为他为人非常的低调,因此,没有被后人广为熟知。而在这场辩论赛中,司徒错主张优先伐蜀,而张仪给出的建议是优先攻韩。
司马错之所以主张伐蜀并不是以蜀为最终目标,他伐蜀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掉楚国。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司马错是非常有战略远见的,他以伐蜀继而打开楚国的大门,也为秦国最后能够兼并六国打下了战略基础。

但张仪却认为伐蜀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大家也学过李白的《蜀道难》,其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句子一定还在脑海中回响。
因此,张仪并不认可司马错的战略方向,他向秦惠王提出了优先伐韩的方案,并且直击要害,道:如果伐蜀的话,不仅得不到什么确切的利益,而且还会严重的劳民伤财,最后得不偿失。
听完张仪的说法之后,司马错不慌不忙,坦言道:此时的韩国挟持周天子,已经引起了各诸侯国的不满与唾弃。

如果此时攻打韩国,走韩国的老路,必然也会像韩国一样引起各诸侯国的敌意,甚至引起他们的嫉妒,最后蠢蠢欲动,都想要分一杯羹,如此一来,必然引发战争。
但蜀地地处偏僻,各诸侯国对它的兴趣少之又少,攻打蜀既不会引起诸侯国的嫉妒,也能安稳进行。
秦惠王思来想去许久,最后决定采用司徒错的建议,优先攻打蜀国,而且此时的巴与蜀也正处于矛盾之中,为秦国攻占巴蜀提供了有利条件。

巴蜀两地的矛盾
在战国时期,巴蜀两地之间的矛盾日渐深远,可谓是到了水火不容的阶段,经常相互攻打,已争取主动权,并且两地还先后派人到秦国,希望可以得到秦国的帮助。
面对这种情况,秦国自然是心生欢喜,但是也更加谨慎。
一方面考虑到如何利用两地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一方面也想到如果战争打到一半,两地突然联合起来共同对秦,那也是得不偿失,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出现,秦国拉拢了两地中势力较弱的巴人。
巴人在巴蜀之中的过程中多处于劣势,如今强大的秦国突然站在了自己这头,巴人可以说腰杆都硬了,拿出了全部的实力来配合秦国。

而秦国在之后更是下了一副绝佳的好棋,它不仅让巴蜀两地的矛盾更加激烈,而且还让巴人优先消耗掉蜀人的大部分财力物力。
这样既削弱了巴人的能力,也引起了蜀国兵力的下降。如此一来,到了秦国前来攻占的时候,可以说是豺狼逐群羊,得心应手。
然而,在古代想要真正得到一个地方上的政权,仅仅占领这个地方是不够的,还要取得这个地方的民心以及各个势力的支持。
为此,秦惠王根据两地不同的情况,特别采取了不同的分治手法。

秦惠王分治巴蜀
在平定巴蜀之后,秦国首先将原来的巴蜀两王封为了巴侯和蜀侯,并且只允许他们闲居,不可以干涉朝政,还让秦国的王室家族率领一万秦军在巴蜀镇守。
而对于两地内部的治理,又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对于巴地来说,他们可以自主选出巴人作为他们的首领,并且允许这些首领们迎娶秦国的女子为妻,百姓也可以获得爵位的册封,并且如果百姓犯了错误,可以直接拿爵位来抵罪。
可以说秦国对于巴地的治理非常的宽松,主要以攻心为主,赢得巴人的信任。
但是对于蜀地来说,秦国便没有这么宽松,他们特别给蜀侯安排了一个叫陈庄的丞相,日夜监视着蜀王的一举一动,而且还在蜀地地区迁入了大量的秦人,让他们融入百姓的生活,以此来削弱蜀人对秦国的敌对情绪。

随后,秦惠王还就巴蜀地区颁布了两条法令,一条是要在当地推行郡县制,如此一来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管控;
第二条是对当地的旧贵族进行册封,通过旧贵族的势力间接控制当地的政权,但是这两条具体实施的方式,也会根据各地情况有所不同。
而秦惠王之所以对巴蜀两地采取不一样的治理手法,主要是两地的情况有着本质的区别。
巴地的人大多勇猛,并且有大量的劲卒,利用得好能够心甘情愿的为秦国卖命,因此,秦国在此地主要以攻心为主,多赏少罚,赐爵位,少税收,让巴人甘愿臣服秦国,并在后来的秦楚之战中出力。

而蜀地更加的富饶,矿产资源和物产资源都比较丰富,这也让蜀人的生活更加的富裕,思想更加的灵活,他们并不愿意蜀地就此被秦国兼并与管辖,因此在秦国管控的过程中,蜀地还多次发生叛乱,而秦国面对此种情况,只能加大力度镇压。
而在这个过程中,巴地的劲卒也是为其出力不少。
可以说,秦国对于巴蜀两地的治理,一开始就目标明确,利用温和手段让巴人向秦国看齐,然后利用蜀地的富饶为攻楚做准备,最后在巴蜀两地的助力之下直接灭掉楚国,为秦国最终剿灭六国,实现大一统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