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一扫六合,如何对待敌国的子民,既不屠城也不留下

[复制链接]
作者: Biggruffbear | 时间: 2023-2-1 14:02:03 | 历史|
0 44

2987

主题

2987

帖子

896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61
发表于 2023-2-1 14:02:0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言】秦国的军队在战国的战场上所向披靡,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商鞅变法后,秦国不再是贵族的天下,普通人也可以依靠军功受到奖赏,这极大的鼓舞了秦军的士气,在战场上生猛无比。一次又一次创下了杀敌人数的记录,是当之无愧的虎狼之师。

守城的士兵们一般都被秦军斩首,但城里的百姓秦军又该如何处理。是会一个不留的屠杀殆尽,还是收为己用,增加本国的人口。真正的历史让人们出乎意料。
屠城这个词出自荀子的《荀子·议兵篇》: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战国人对敌国百姓的态度,在战场上只能诛杀敌人,不可殃及无辜。碰到誓死抵抗的敌军要奋勇杀敌,但对于已经投降的俘虏要网开一面,尤其是对于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一定不能殃及无辜,做出屠城这样的事。

那么秦军接手城池后会如何对待城里的百姓呢,查看有关文献记载,秦军攻占城池后会将城里的百姓遣返回他们的故国,再将秦国人引入城池。公元前324年,张仪带领着无往不胜的秦军攻下了魏国的一座城池,他们进驻城池后,就将城里的百姓送还给了魏国。
公元前286年,司马错将军率秦军攻打魏国,碍于秦国的军事实力,魏国不得已以一座城池为筹码,请求秦国退兵。司马错接手城池后,赶走了城里的魏国人,让他们回魏国去了。这样的例子史书中还有很多,足可以证明屠城是无稽之谈。
秦国的战功看的就是马背上敌军的头颅,谁的越多战功也就越高,在这种封赏机制下,为什么没有人用百姓的头颅增加数量,得到更多的奖赏呢?战国时期各国混战,百姓的人数多,胜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为什么秦国却不肯留下其他国家的子民,要将他们赶回故国呢?

首先,秦军为什么不屠杀百姓,将百姓充作士兵的头颅领赏,是因为秦国有很严厉的奖罚制度。会论功行赏,也会秋后算账。有奖就有罚,每次出征回来,秦军不会马上就得到赏钱,秦国会将他们带回来的头颅展示出去,如果发现有人用自己阵亡的战友或者是他国的百姓冒领奖赏、就会实行严厉的惩罚。惩罚远超奖赏,所以秦军是不会用百姓的头颅去领赏的,不能领赏,也就没有了屠城的必要。
其次,虽然这次战争赢了,但风水轮流转,保不齐自己国家也会有这么一天,对他国网开一面,也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毕竟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只是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了而已,本质上大家还是自己人。各国揭竿而起,也只是想在这乱世之中维持着自己霸王的地位,秦国的目标是兼并其他国家,不是屠尽天下百姓。

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军队对士兵的需求量很大,城里剩下的百姓大部分都是留守在家的老弱妇孺,没有什么战斗力,不需要提防。即使有青壮年劳动力,也不能轻易发动屠城。屠城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敌军的实力,但它会遭来可怕的反噬。首先是屠城会使国家被打上残暴的标签,国家以后的外交,联姻和连横等外交政策的开展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次,屠城会在无形中增加秦军今后克敌的难度。因为自己暴虐的标签,以后战斗时他国会殊死抵抗,这会为秦军统一六国带来不小的阻碍,劳民又伤财,屠城只能是得不偿失。
屠城不行,为什么不留下充作本国百姓,增加本国人口呢。首先攻下的城池里除了士兵,大多是妇女儿童以及一些老人,生产力低,也不能充入军队。但如果让他们继续留在城里,秦军出发攻打别国时又容易里应外合,动摇秦国统治。

秦国攻城邑是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比起其他国家的子民,自然是自己国家的人民更值得信赖。且获得他国人民认可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黄歇曾对秦王直言:“王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将十世矣。”这句话表明两国之间日积月累的矛盾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消失的。秦国一统六国,和很多国家都有过战争,矛盾重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与其放在领土上,不如送回故国。
就算没有战争导致的仇恨,秦国也难以得到别国子民的国家认同。战国时期,各国都进行了改革,语言、文字、度量衡,国与国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大,也加重了融合的难度。
且古人崇尚落叶归根,归属感强烈,即使秦国再强大,也不是心之所向的故里,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他们是不愿意远离故土,留在秦国生活生产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虽然晋升机会变大,但惩罚力度也不可小觑。《商君书·徕民第十五》讲述秦国地广人稀,有很多地方得不到有效的开发,秦王想从其他国家引入百姓居住,开发本国经济。秦国隔壁有三个国家,赵国、魏国以及韩国,这三个国家人口众多,本国负荷过重。即便如此,三国子民也不愿意搬去秦国,主要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害怕秦国的刑罚。

在秦国生存只有农事和打仗,行商、游学这些都是明令禁止的。但其他国家并不止依靠劳作和当兵生存。《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了赵国百姓们喜欢赌博、玩乐,非常懂得生活。但这些在秦国都是被禁止的。不仅禁止,游手好闲的子民还面临着充为奴隶的重罚。所以即使秦国发展潜力再大,他国子民们也不愿意搬到秦国来住。不止别国子民,就是秦国自己的原住民,在变法初期也曾受到压制,流向其他国家。
但秦国的土地越来越多,人口就成了困扰秦国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为了吸引人口,秦国不得不改变了一些制度。《商君书·徕民第十五》提出“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复之三世,无知军事”。别国子民入秦,可以免去三代人的徭役,也可以不参军,专注于劳动生产。更提出秦国境内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如果有人进行开发,十年内不用缴税。以此吸引其他国家的百姓来秦国从事生产。

秦国之所以招劳动力入秦,最根本的原因是解放本国居民。秦国发展越来越快,需要的士兵也就越来越多。但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立国之本,如果国家的青壮年都去参军,秦国的经济一定会后退,也会直接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
【结语】秦国不屠城,不是出于道德约束,纯粹是利益驱使。古代的战争起点原本就是利益冲突,后世战乱,偶尔发生屠城的情况,一般也不是国君冲冠一怒,同样是为了本国的发展。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生活在战争年代,想要安稳的度过生活是一种奢望,也只有新政权建立,国家安定下来百姓才能真正安居乐业。
《荀子·议兵篇》
《史记·货殖列传》
《商君书·莱民第十五》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