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事件,秦朝皇帝究竟是为了统一思想,还是肆意打击报复?

[复制链接]
作者: 叶落之森 | 时间: 2023-2-1 13:09:46 | 历史|
0 106

3865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595
发表于 2023-2-1 13:09:4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在中国的历史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杀人的事件数不胜数,但却从未被当成历史事件进行记载的,然而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焚书坑儒事件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点夸大其词了,可是却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证明此事件的发生,且随着历史的更迭,对于此事件的原委依然引起了学术界很大的争论。
其实焚书坑儒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迷信旧思想与新思想的一种抗争,焚书只是统治者想彻底清除古人的僵化腐朽思想,因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秦国统治者不得不下令大量烧毁,而这也因此对秦朝统治者的声名有了很大的损坏,所以后人对秦国统治者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残暴、狠毒,这也足以看出儒家集团之强大。

钳制思想,引发纷争
而坑儒就是秦朝统治者在身体日渐衰老的过程中,听信小人谗言有长生不老药,而作为已经一统天下的王者,在他还没有将这个伟大的帝国完全建立好之前,他不甘心死去,以此来麻醉欺骗自己,最终在他清醒后对术士进行的屠杀,而在牵制人民的思想与对百姓进行大量的残杀的同时,也加快了秦国王朝的死亡速度。
即便秦朝统治者在政治乃至经济上甚至其他有再大成绩,最终都将一笔抹黑,当然每一个胜利者的背后总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倒下,唯一不同的是敢为与不敢做的区别,历史不会遗忘前人之建树,秦朝统治者完成了一统天下之宏远志向,而这在中国的历史上直至后来发挥了重大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的社会发展之快,多数平民从思想到体力中彻底解放,在面对社会状况百出的情况下,就开始苦心专研学习和思考前人之经验,为了使百姓不再忍受流离之苦,从而使得社会得以稳定发展,就产生了各类各派的学者学说,且撰写了多数作品,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诸子百家。由于秦朝统治者的的改革措施实行并不是特别顺利,在统一六国之后的前期,朝中大臣因为封地问题是否保留延续与废除引发了很大的纷争,为此朝中官员李斯坚持反对意见,也就因此树立了很多敌人。

焚书之举,颁布施行
而时隔多年后,再现了昔日师古师今的争论,焚书之举就此被拉开了序幕,事件的起因就是周青臣借着宫宴阿谀奉承讨好天子,淳于越恰逢气氛合宜提出恢复分封制,为此列举了古往今来的多数王君,秦朝天子完全置之不理将问题直接交给群臣商讨,为此丞相李斯毅然决然的持反对态度,借此也加以反驳,为了树立君权的权威,提出了焚毁古书的三条建议:
(一)除了医药、农业、诸子百家、卜卦、种植等历史古书,其他文书都限期交给官府进行销毁,然下令不交者,处以刑罚且罚苦役四年之余;(二)对于《诗集》、《四书》谈论者立即处以死刑,以古论今者灭门,官员见之者不检举包庇维护者,以同罪处刑;(三)自愿有意学习法律条令者,给予支持和鼓励,并且给安排先生教育指导。

据《秦始皇论》记载:"六国既灭,……李斯上言,百家之说燔,而诗书亦与之俱烬矣……岂必以焚诗书为快哉……彼之所坑者,乱道之儒,而非圣人之徒也。然则非秦焚之,处士横议者焚之也。"
显然,秦朝统治者批准并支持李斯的谏言,很快就下令在全国各地点起了焚书之火,这把火其一是警告朝中大臣不得以下犯上,以古论今的提示秦朝天子,更不可挑战天子的权威;其二,就是在统一天下后,对于中央集权的混乱思想,秦朝统治者以此来震慑,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而这把火其意义并不是烧进天下古书宝典,其主要是统一思想,进而排除朝堂官员的不同见解。

坑儒事件,百家争鸣
随着焚书的短暂结束,紧接着发生了坑儒事件,而坑儒与焚书完全没有联系。
据《秦不绝儒学论》记载:"不过坑一时议论不合者,非实儒也……所谓诗书之焚,乃学者自焚也,非秦皇之过也。"
然在秦朝天子成为一统天下的正主后,就开始执迷于长生不老之想法,有两术士谄媚献计之人为了迎合天子之需,就谎称有此种药物,当然一个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圆,最终这两个术士见此情况无法隐瞒下去便逃之夭夭,还传言皇帝的坏话,谈他天性刚愎自用,残酷无比,贪欲权势等各种议论,作为天下共主的皇帝,听闻后却盛怒不可言,以妖言惑众的罪名,将方圆周围四百多人活埋于咸阳城外,就这次的坑儒事件引发了学术界各大儒生的评价和议论。

坑儒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百家思想争论不停,加之常年的战乱不堪,导致百姓思想混乱,在统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价值观不同,加之对皇帝威严的挑战以及声誉的肆意谣传,而此事件的发生,在杜绝了封建迷信之后也就此使得皇帝彻底清醒,为此继续勤政治国,当然,也因此事件彻底得罪了学者,而活埋人的事件,民怨难平,以此为秦朝皇帝钉上了残酷暴戾的罪名,以此磨灭曾经的战功絫垒

结语
总之,焚书坑儒事件的最终目的其就是为了统一文化思想的一场运动。之所以实施行之,其一意在加强君主专制,而在当时,朝臣淳于越的言语显然触犯了秦朝皇帝的底线,所以以此展开了焚书事件提醒朝中群臣,且在烧毁书籍的种类之中,将医药、算卦、农业方面的书进行了保留,这也就为后来的坑儒事件埋下了伏笔。
尽管秦朝统治者在一统六国的伟业中,虽然变革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文化历史遗产,但是就焚书坑儒一事,确实为了国家思想的统一,进行的暴虐手法得以收复,也就是因此,加速了秦国王朝的灭亡,最后被世人谩骂遗臭千年,其实历史记载并没有如此夸张,更何况作为一国之君,杀人的事情本身就不是什么大事件,之所以成为经典,那都是得罪文人,借题发挥,夸大其词,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当时儒家集团的背后势力之强大。
参考文献:
《秦始皇论》《秦不绝儒学论》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