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宁腾这种人?背叛韩国并率秦军灭韩,却千古传美名

[复制链接]
作者: TerryMef | 时间: 2024-5-24 12:35:56 | 历史|
0 89

3118

主题

3118

帖子

936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62
发表于 2024-5-24 12:35:5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秦赋》中,有个叫宁腾的韩国人,长得一身正气的样子,可是背里尽干些背叛国家的勾当。最终,由于此人主动将南阳城献给秦国,使得立国数百年的韩国被嬴政消灭。
此人最后的结局如何?我们该如何评价他呢?

(宁腾)
韩非的随众,被姚贾说服成为秦国间谍
宁腾初次出现在《大秦赋》,是在东方六国代表齐聚赵国邯郸商讨合纵抗秦的时候。当时,秦国的外交官员姚贾也在邯郸,姚贾想干扰六国合纵,却苦于没有机会。
姚贾有一双贼亮的眼睛,他一眼瞧中韩国公子韩非的一位随从——宁腾,此人位置特殊,能接近韩国高层,又心无城府,应该比较好利用。于是姚贾决定利用宁腾来探听六国代表对于合纵抗秦的真实态度,他委托宁腾替他送礼给其中四个囯家的代表,宁腾帮他做到了。这是宁腾帮助秦国做的第一件事。
不久,姚贾带宁腾面见秦王嬴政,宁腾在得到嬴政的言辞嘉奖及高官厚禄的许诺后,答应做秦国的内应,真正成为了韩囯的叛徒。
宁腾回到韩国,从此一方面在韩国努力工作图表现,一方面为秦国做些通风报信的事。他做得顺风顺水,可怜韩国,上至国君,下至小吏,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间谍身份。

(姚贾)
宁腾献出南阳城,又领兵灭韩
公元前231年,秦王嬴政定下了灭韩之策,韩国得知消息,派宁腾守卫南阳。
南阳是韩国旧都,建设得很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在秦国与韩国新都新郑之间;南阳失,则韩国无所屏障,危矣,所以韩国非常重视。从韩国派宁腾守南阳看,韩王对宁腾是非常非常看重的,可是韩王哪里知道,他用错了人呢?就在韩国准备万众一心,抵抗秦国进攻的时候,宁腾在南阳杀了他的反对者,献出南阳城,南阳从此姓秦。
南阳失守的第二年,也即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命令宁腾领兵灭韩。嬴政这招别有深意:宁腾是降将,秦王对宁腾委以重任,说明秦王优待一切降将,希望韩国将领都向宁腾学习,投诚献城。这一举措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连韩王安都从里面看到了希望,他不想苦苦抗争,身死国灭,于是出城投降。韩国由此灭亡,都城新郑归秦,改名为颍川郡。

(嬴政)
司马迁在《史记·始皇本纪》中如此记载:
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只是,韩王投降的场面无比的尴尬。韩王素车白马出城,跪献玉玺,而面前坐在高头大马上的宁腾曾经是他的大将,他的手下,韩王安心里应该是无比的愤怒,可是他是敢怒不敢言。而宁腾呢,面对自己曾经的主人,这个因为自己的背叛而丢失国家的主人,他的心里应该是无比的愧疚吧!

(韩王步出王宫投降)
宁腾治理能力一流,千古美名扬
灭了韩国后,秦国又灭了赵国与魏国,然后兵锋直指楚国。因为灭楚遭遇了一次大败——城父之败,嬴政十分重视第二次灭楚的准备工作,他一面更换大将,让王翦领兵灭楚,一面调宁腾到南郡做郡守。
为什么调宁腾到南郡做郡守?因为南郡是王翦大军的后勤基地,必须要有稳定而充足的军资供给能力;而宁腾此人的治理能力一流,可以做到这一点。
宁腾到南郡后,果然把南郡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富裕,府库充盈。他虽没有亲临一线作战,功劳却不亚于一线将领。
秦统一六国后,宁腾被任命为秦朝京城咸阳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内史,所以宁腾又称内史腾(学界有很多人不承认宁腾是内史腾,但拿不出证据)。此后的宁腾,逐渐成为了秦朝官吏中的典范和榜样,居然美名远扬,为很多人所效仿。
1975年发掘的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内史腾所著《为吏之道》一文,文章讲述了做官的“五善”、“五失”,相当于“五提倡”,“五禁止”,具体内容是提倡公正、廉洁、忠信、善意、勤政,禁止贪墨等等……

(宁腾)
从秦简所属墓地的主人看,应是内史腾的一个下属。这说明内史腾的下属把内史腾的文章奉为金科玉言,在努力学习,这也说明了内吏腾的为官形象真的很不错。
然而正因为这样,才让人觉得非常讽刺。要知道,内史腾本是韩国大臣,叛韩投秦,却成了秦国的好官,还在给秦国的官吏们讲如何做到公正、廉洁、忠信……尤其是这“忠信”二字,内史腾自己都做得一塌糊涂,不知他如何能教育别人?
如何正确评价宁腾?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秦一统天下后,痛恨宁腾的韩国人作为降国之民,声音微弱,甚至发不出声,所以形成一边倒的局面。只听见对宁腾的赞美之声,未听见对宁腾的谴责之言,很多人甚至将宁腾曾经的背叛行为看作一种“先见之明”予以赞扬。
再者,秦一统天下后,降将众多,背国叛国者亦多,大家都一样,大哥不说二哥,这无疑淡化了人们对背叛行为的谴责。

(宁腾与韩非在一起)
但这并不能影响我们现代人对于宁腾的正确评价,应一分为二看待:他背叛韩国且灭了韩国,这是他的人生污点,应谴责;他在秦国为官,兢兢业业,做出了成绩,造福了一方百姓,应肯定。就像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一样,尽管李世民创造了著名的“贞观盛世”,我们也不能忘却他的人生污点“玄武门之变”。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