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黄泉见母,告诉我们,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复制链接]
作者: Biggruffbear | 时间: 2024-5-20 11:53:39 | 历史|
0 95

3033

主题

3033

帖子

9099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099
发表于 2024-5-20 11:53:3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庄公是周朝郑国的第三位君主,春秋初期政治家,他名字叫郑寤生,父亲是郑武公,母亲是武姜,弟弟共叔段。在位执政期间,平定弟弟的叛乱,安定内部,排除外患,使郑国在经济实力上有很大的提升,外交上也清除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最终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初的小霸主。
郑庄公
我们先说郑庄公的名字由来,史书上有几种说法,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查一查,有一种说法是,母亲武姜生他的时候是难产,郑庄公是脚先出来的,然后头再跟着出来,倒着出生的,他母亲就受到了惊吓,说他大逆不道,就起名叫寤生。“寤生”就是逆生,有人说“寤”通“牾”,也有人说通“啎”,反正不管通哪个吧,就是不孝的意思,没想到那个时期就已经玩起了谐音梗。所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他母亲武姜就非常不喜欢他,并且对他很反感。
而后,他母亲生下了他弟弟共叔段,生段的时候是顺产,因此他母亲非常喜欢段,长大以后,段长得那是树临风胜潘安,一支梨花压海棠,而且武力值爆表,越来越受他母亲喜欢和疼爱,武姜就和郑武公说,让段成为接班人吧,你看段的武力高还长得帅,而郑武公却说,那怎么能行,向来都是长幼有序的,老大又没有犯什么错,怎么能废长立幼呢,不合规矩和礼制,虽然没有段武力高,但是老大的脾气好,胸怀大度,有一颗仁爱之心,而段却争强好胜,心狠手辣,不能接班,以后也不要再提了。最终还是让庄公做了接班人。

郑伯克段于鄢
后来郑武公去世后,庄公就继位了,武姜还是一如既往的偏爱段,有一天武姜前来找他说,你看你现在是国君,郑国的数百里江山都是你的,但你弟弟只有共城那么屁大的地方,你也太狠心了吧,你能不能把制邑这个地方封给你弟弟呢?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先君的遗命,不许分封,除了制邑之外,任何地方都可以挑选。武姜说,我就知道你不会给的,那你就把京城封给你弟弟吧,你要是还不愿意,我就哭给你看,郑庄公看到母亲要哭了,连忙答应了他母亲的请求。武姜也如愿以偿的回去了。
事后,大臣们不乐意了,就去找庄公说,国君,你糊涂啊,这京城都比国都大了,你怎么能把京城这么大的地方封给段呢,再说了先君曾经有过制度,封地可以,但是大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城不能超过九分之一。你把京城封给了段,这在违背你老爸的话,恐怕以后段还会对你不利。庄公说,这是母亲的请求,我怎么能不听,我这也是没办法呀,你们也不要再说了。
段得了京城这块封地后,武姜便对段说,你到了京城,赶紧扩充士卒车马,早点作准备,一有机会我也会派人给你送信,日后你要是能取代你哥的位置,我也就死而无憾了。你瞧瞧,果然没安好心,直接让段造反。段却说,母亲,这扩充兵马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得了,不如你再去我哥那给我要点兵马,这不就省事了,武姜立马明白了,行,我再找你哥,给你要点兵马去。果然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同样都是自己的孩子,这当妈的也太偏心了。
于是武姜又来找了庄公说:你把京城给了段,但是他手里没有兵马,怎么守城?庄公说:京城原有的兵马不是在那里的么?武姜却说,那都是一些老弱残兵,能干什么用,杀只鸡都费劲,何况上阵杀敌呢,你应该再给段一些兵马,让他好守着京城。庄公不想让他母亲不高兴,便对他母亲说:想要多少兵马,武姜说:那就兵车四百,上将一员吧。我滴乖乖,真是狮子大开口,我都城兵车都不到一千,你就要走了四百,那我都城不就空了,武姜说:怎么?你不答应么,你要是不给的话,我就搬出宫去,就当你没有我这个母亲。这下郑庄公很是为难,给你吧,我都城里没人了,不给你吧,又落个不孝的名声,没办法,最终答应了他母亲的要求。
过了不久,段派人刺杀庄公,没有成功,刺客被拿下了,然而郑庄公也没有去追究,还把刺客给放了回去,大臣们就看不下去了,这脑子进水了吧,段派刺客来杀你,你不但不追究,还把刺客放走了,庄公却说,弟可以不弟,但兄不可不兄啊,这件事你们也不要往外传了,多行不义必自毙,骑驴看唱本,咱们走着瞧吧!
这几年庄公一直忍让和放纵他的母亲和弟弟,而段也没闲着,一直在扩充自己的势力和土地,现在居然掌握了郑国近半壁江山,这就有点过分了,段觉得这些年势力发展的不错,开始膨胀了,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准备去袭击他大哥,让他母亲作为内应给他开门,搞一个里应外合。但是庄公也不是吃素的,你以为这些年我白忍让的和放纵你的么,没听过一句话“让一个人毁灭之前,必须先让其膨胀”。在段开始反叛之前,庄公就已经知道段起兵的日期了,于是郑庄公派兵攻进了京城,而京城的人也都反对段,段便逃到了鄢城,庄公就追到了鄢城击败了段,最后兵败逃亡共地,死在了外地。

郑庄公黄泉认母
在打败了段之后,庄公对他的母亲很失望,段有此结果,都是你一手造成的,你太溺爱段了,让我把京城封给他,还要把兵马分给他,纵容他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充土地,还要给段通风报信,让他来攻打我,我也是你的儿啊,世上做母亲的,哪有你这样的。庄公非常的难过和失望,于是把母亲武姜送到了颖地,并发誓说:“你我今生今世,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过了段时间,庄公就后悔了,有点想念他的母亲。当时有个城颖的地方官,叫颍考叔的,他听说了这件事后,便去给庄公送礼去了,庄公就大鱼大肉的招待他,而颍考叔在吃的时候,把肉留下揣兜里了,庄公就问他,你这怎么吃着吃着还揣兜里了,颍考叔说,国君啊,你不知道,家里我有个老娘,我吃过的东西,她都吃过,但是没有吃过国君赏赐的肉啊,请允许我揣兜里,给俺老娘带回去吧。
郑庄公听过后,长叹了一口气,唉,你还有个老娘去孝顺,我都没有,我把我的母亲送到了颖地,并且还发了誓说,不到黄泉永不相见,你说我堂堂一国之君,一口吐沫一颗钉,说话怎么能不算数呢,不然我的威严都没了,颍考叔说:国君,不必烦恼,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有个办法能让你们母子相见,只要挖一条地道,把它挖出了泉水,这不就看到了黄泉么,然后你们从地道中相见,谁还会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一听,非常的高兴,便吩咐下去开始日夜挖地道,挖出了泉水,于是郑庄公便和他的母亲在地道中黄泉边相见,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关系也和好了,然后庄公把母亲武姜接了回去,国人纷纷称赞庄公的孝道,也为后世弘扬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