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晏子如何用两个桃子杀死三个义士

[复制链接]
作者: 拨云见日 | 时间: 2024-5-19 12:10:11 | 历史|
0 79

3134

主题

3134

帖子

941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12
发表于 2024-5-19 12:10:1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或许很多人都听说过“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这是一个传播得很深远的故事。齐国大臣晏子使用两个桃子,就逼死了能够与猛兽搏斗的勇士。那么晏子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三个勇士为什么自杀呢?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个故事。

晏子与齐景公的决策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他辅佐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国君,他的很多言行都记载在《晏子春秋》这部书籍里面,也包括“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齐国有三个勇猛的义士,分别叫做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三个人是齐景公的手下,拥有可以和老虎搏斗的勇力。因为三个人都十分勇猛,而且对齐国有功劳,所以表现得比较骄纵。晏子看到这三个人,小步行走,以示对他们的尊重,但是这三个人却不起身,对晏子的态度很怠慢。

晏子找到齐景公,对齐景公说:“明君蓄养勇士,需要勇士懂得君臣之义,尊卑之分,然后才能够为己所用。如果勇士变得桀骜不驯,骄纵无礼,不但对国君不利,反而会造成危险。”所以晏子建议齐景公除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勇士。
齐景公对晏子说:“这三个人非常勇猛,恐怕难以制服,刺杀也不见得能够成功。”晏子认为这三个人都是具备勇力的人,但是没有礼节,可以用计策智取。于是晏子才有“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二桃杀三士”的过程

晏子让齐景公派人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送桃,但是只有两个桃子,让他们凭借自己的功勋来拿桃子。晏子的做法明显是让他们自己内讧,他们也心知肚明,但是这就是一个阳谋。因为这三个人非常骄纵尚气,如果不吃桃子,那就意味着功劳和勇力都不如其他两个人。

公孙接第一个站出来,说自己“一搏猏而再搏乳虎”,就是先后和野猪、幼虎搏斗。可能是国君曾经遇到到野兽的侵犯,受到公孙接的保护。公孙接以与猛兽搏斗的功劳,拿走了第一个桃子;田开疆接着又站了出来,说自己“仗兵而却三军者再”,就是手持武器多次击退敌军的进攻,在与其他诸侯国的战争中表现突出。凭借这个功劳,田开疆拿走了第二个桃子。
时候古冶子不愿意了,也显露自己的功劳。有一次古冶子和齐景公一起渡河,这个时候从河中跳出来一只大鼋,咬住齐景公的车马,一下就拽到河里面去。古冶子虽然不擅长游泳,但是也跳入水中杀死大鼋。说完之后古冶子还拔剑而起,要求公孙接和田开疆把桃子交出来。

公孙接和田开疆认为自己的功劳和勇力比不上古冶子,还分走桃子,是贪婪的表现,于是还回桃子,还自杀而死;古冶子认为自己为了争桃导致公孙接和田开疆自杀,也是不仁义的表现,于是也自杀而死。这就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余论
三个齐国为了争两个桃子而自杀,在后人眼里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而且《晏子春秋》也不是什么正史。所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未必是真的,有人认为可能是真的,自杀的勇士也确有其人;有人认为是假的,是寓言性质的故事。

不过这个故事本身是非常著名的。诸葛亮在隆中躬耕的时候喜欢吟诵《梁父吟》,里面的内容就是“二桃杀三士”,内容是对这三个勇士的同情。毕竟这三个人只是骄纵无礼而已。晏子设计除掉这三个人,到底是对是错呢?恐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标准吧。
参考文献:《晏子春秋》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