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箭射不中的公子小白的齐国,因“曹刿战法”被鲁国击败于长勺

[复制链接]
作者: Bogdan Comanesc | 时间: 2023-4-17 06:29:28 | 历史|
0 21

3029

主题

3029

帖子

908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087
发表于 2023-4-17 06:29:2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解《曹刿论战》之后,我们好像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是鲁国凭借曹刿的超常的军事才能,战胜入侵的齐国的正义之战。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一、公子纠的师傅管仲箭射不中,公子小白执掌齐国,初战鲁国。
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年底,公孙无知暗杀了自己的叔父齐襄公,做了国君。一个多月后(公元前685年春季),公孙无知又被国人杀了。
于是,齐国准备从出逃在外的公子纠、公子小白(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两人中选择一人为国君,并议定:谁先回到国都临淄,谁就是国君。
因国内动乱而分别到鲁国、莒国避难的公子纠、公子小白得到讯息后,各自从栖身地往国内赶。
因为公子纠是鲁国的外甥,所以鲁国就大张旗鼓地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同时,安排公子纠的师傅管仲,带兵赶往从莒国到临淄的通道,拦截公子小白。

管仲箭射公子小白(剧照)
当公子小白到来时,管仲就向他射箭,公子纠假装中箭落马,于是管仲误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就回去从从容容地陪护着公子纠回国继承大位。
不料,当公子纠一行走到干时这个地方时,被一队齐军拦住了,并告诉他们,公子小白已经承继了齐国君主之位。

公子小白(剧照)
随之,两军打了一仗,结果鲁军败北。之后,公子小白逼迫鲁国杀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要他好看。
完全处于劣势的鲁国,只好答应了齐国的要求,杀了自己的外甥,把管仲绑缚到了齐国。
二、鲁庄公的军队运用“曹刿战法”,齐国军队师出有名,再战长勺。
公子纠死了,管仲为他所用了。但是,公子小白对鲁国的怒气、怨气、火气还没完全释放出来。
安顿好国政后,公子小白就准备讨伐鲁国,以正视听——为什么安排管仲刺杀他?为什么强行拥戴公子纠干涉齐国的内政?得跟鲁国要个说法!

鲁庄公(剧照)
鲁国军队得到讯息后,为避开齐国军队锋芒,撤退到了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今莱芜苗山镇)。
于是,就有了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之战”。
由此可见,公元前684年齐国讨伐鲁国,是师出有名,是要讨个公道,并不是无辜仗势欺人。
也就是说,齐国征伐鲁国是有原因的!
然而,面对不占理(干涉齐国内政、谋杀齐国国君,而且没有认罪)、势力弱(自齐襄公时期,鲁国的国力就弱于齐国)、吃败仗(起码,去年在干时惨败于齐国)的鲁国军队时,齐国军队却失败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服输、不认罪的鲁庄公,在曹刿的忽悠下,凭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冠冕堂皇的理念,来到了现场上。
当气势汹汹、急于应战的齐国军队,敲响战鼓,准备进军时,鲁国军队却没有反应,第二次,第三次,鲁国仍没有反应。
正当齐国军队摸不着头脑,议论猜测时,鲁国军队突然发动进攻。等齐国军队反应到位时,鲁国军队已经来到了近前。
于是,鲁国军队赢得了战斗的胜利;于是,就有了“曹刿战法”: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像)
其中,不提鲁国军队靠诈谋取胜的事实,反倒强调齐国诡诈难测。妙哉!怪哉!
三、“谨守周礼”的鲁国不守规矩,国力厚重的齐国笑到最后。
“长勺之战”,使上当受骗的齐国军队明白了,真正的礼仪之邦竟然在战场上不守规矩、“耍流氓”!
春秋时期的战斗常规是,两军都排布好阵势后,同时击鼓进击,一分输赢。

长勺战场(图景)
鲁国是周公之后,是诸侯中恪守周礼的代表,这就包括交战时守规矩、讲原则。曹刿就充分利用了鲁国“谨守周礼”的国际声誉,打了齐国一个“冷不防”。
然而,依靠诈谋战术赢得战斗的胜利的“曹刿战法”,对于国力厚重、人才济济的齐国却不可能连续奏效。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在后来齐、鲁两国的三次对战中,鲁国均以失败告终,并且丢失了汶水以北的大片领土。
惨败如此的鲁国,不得不在公元前681年的冬天,被迫前往齐国,与齐国会盟,齐国笑到了最后。

齐鲁会盟(雕像)
为人处世,还是以正道为上。旁门左道得来的,终属侥幸!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