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强盛,却差点被一个人灭国,这个人是谁呢?

[复制链接]
作者: c9Pd7kV32fbH | 时间: 2024-5-19 18:07:23 | 历史|
0 120

3117

主题

3117

帖子

935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51
发表于 2024-5-19 18:07:2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之时,先后涌现了一些强大的国家,其中魏国是最先强大起来的,而之后就是齐国、赵国、秦国等等,而他们所以强盛衰弱的原因也很简单,如果有贤明的君主,国家就容易强大,而国君如果没有能力,那么国家就很快衰弱了,我们从这几个国家的历史中能够很容易看出这一点。魏国一开始在魏文侯的带领下,重用吴起等人,军事实力强盛,六国都不敢去征讨他,而到了魏惠王之后,魏国就不复当初的强势了,魏惠王不但没有能力去寻找有才能的人,反而将国内的人才一个个赶跑,比如范雎,商鞅等等。而这时候的齐国却在魏国的帮助下不断强大起来,齐国在打败了几次魏国之后,实力增强,然而,在若干年之后,却被燕国差点给消灭掉了,这是为什么呢?

齐国在齐威王的治理下,任用田忌、孙膑等人多次打败魏国,使得齐国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可是,这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在齐威王去世之后,齐国就不复以往的荣光了。然而,燕国和齐国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矛盾呢?为什么有这么深的仇恨,想要去灭亡齐国呢?事情还要从很早之前说起。当初,燕国国君是他,他就是让燕国内乱的罪魁祸首,他一生都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却想要去效仿那些远古时期的圣明之主,然后在几个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动下,他就不想把国君位置给太子,反而是想要给当时的相国,不知道他是自愿的,还是受到了被人的逼迫,总之这件事在燕国造成了很大的动荡。
首先不满的人就是太子,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国家的权柄落到外人身上,所以他就想起兵去反对相国子之,结果他们两个人在互相攻伐的时候,其他的皇子也参与到其中来了,燕国多股势力自相残杀,这就给外人创造了机会。齐国早就对燕国虎视眈眈了,然而齐国实力虽然远胜于燕国,但是如果想要打下他们,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此刻正好是天赐良机,所以齐王就率领大军杀到了这里,将他们一举拿下,表面上说的是帮助燕国平定叛乱,但是任谁都知道,他就是来趁火打劫,何况一个国家被外人这样肆虐,对于燕国来说也是莫大的耻辱,后来,齐王杀掉了哙,也驱逐了子之,这就使得燕国、齐国之间结下了很深的仇怨,久久无法摆脱。
后来,赵国把他的一个儿子送回了燕国,扶持他当上了国君,他对当初的屈辱十分在意,即位之初就在考虑富国强兵而且报仇的事情,所以他就面对天下放出了榜文,想要去招纳贤士,然而效果却不是很显著,他很懊恼,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而他手下的一个下人看着他郁郁寡欢,知道他在为此事揪心,就为他出了个主意,燕昭王听后十分满意,当即按照他说的办法去实施,果然起到了很大的效果,那么他的主意是什么呢?其实他是为燕王讲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他说当初有位国君派手下人去买千里马,带好了无数的金银珠宝,但是当那人赶到的时候,千里马都已经死掉了,没有任何用处了,如果是一般人,此刻自然会另谋出路,再去想别的办法,但是千里马这种东西,轻易是没有地方去寻找的,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所以他就瞒着国君,把千里马的头以很高的价格买了回去。那个国君不知道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等到他一解释才恍然大悟,那人就说,如今千里马很难求,主要是有人不敢献出来,他们怕自己的好马得不到应有的价格,而他之所以要把这些马的头买回来,就是要告诉所有人,他真的想要得到,如果有了真正的千里马是不会放弃的,所以他们一定就会主动来找他。后来的事实果然像他预料的那样,终于买到了千里马,可是,他讲这个故事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就是在告诉燕昭王,虽然他的诚意很足,但是许多人目前正是处在观望的时候,他们担心自己到了燕国之后得不到重用,所以不敢轻易前来。所以他建议燕昭王此刻就要摆出一个态度,比如说封自己身边那些能力尚可的人,让他们去做高官,这样其他人看到能力不如自己的都可以得到重用,自己就更加不在话下了,肯定会纷纷赶来,燕国就不再缺人才了,燕昭王听后大喜,当即把提出意见的这个人加官进爵,还把他奉为自己的老师,给了他很丰厚的待遇,而结果正如谋士所预料到的,燕昭王爱贤的名声瞬间传遍了天下,那些身负才能的人都纷纷涌到燕王。这种情形,当初秦孝公之时也曾有过,而如今的燕国能否重现当初秦国的风采呢?
我们简单看一下有那些人纷纷赶来到此,他们有剧辛,有邹衍,有屈庸,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乐毅,这才是使得燕国最终可以得报大仇的关键人物。乐毅是战国名将乐羊的后人,自然同样不同凡响,他原本在赵国任职,可是后来赵国内乱,他就辗转来到了魏国,可是,他的才能在这里却被埋没了,后来听到燕昭王在这里招贤纳士,就火速前来,想要建立功业,让世人知道他的存在,燕昭王十分喜爱乐毅,就把国事都交给他让他来处理,乐毅得到了燕王的重用,开始整顿燕国内政,制定法律,给有功劳的人赏赐,而加深处罚力度,并且开始训练军队,在这种情况下,燕国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燕昭王也受到百姓爱戴,对于那些战死的士兵,及时去慰问,并且给出自己的态度,常常和百姓一起同甘共苦,让那些士兵都很感动,更加决意为燕国效忠。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燕昭王依然等待了二十八年的时间,才终于决定去讨伐齐国,来讨回当年受到的屈辱。这时候齐国在位的国君是齐湣王,他并非明君,在位几十年已经让齐国渐渐没有了当初的锐气,乐毅把握住了这个机会,率领燕国军队杀奔齐国而来。但是,如果单凭燕国自己,哪怕打败了齐国,估计也要损兵折将,所以乐毅就去联合周边的国家,想要共同讨伐齐国,齐国早已经得罪遍了周边的国家,所以魏国、赵国等也纷纷发兵,想要趁火打劫,齐国当初犯的错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燕国如有神助,在很快的时间里就打下了齐国的绝大多数城池,后来齐国仅仅剩下几座城池了。但是乐毅却突然停了下来,不再去进攻,很多人都不解,有的人就去和燕王高密,想陷害他,说他和齐国达成了交易。
但是燕昭王并不相信,对乐毅保持着绝对的信任,其实乐毅是为了安抚齐国的百姓,如果一股脑的进攻,很容易引起齐国所有人的敌视,这将会使得前期的功劳没有作用,而及时安抚好那些已经被征服地区的百姓,就会使得他们不再去敌视燕国,能够稳定他们打下的基础,这是乐毅的高明之处。可是,虽然燕昭王信任他,但是他的儿子却并不这样,甚至还和乐毅有很大的过节,所以燕昭王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即位就把乐毅给调回来了,这下子,所有的功劳就白费了,齐国眼看乐毅回去,有一个叫田单的人,就及时抓住机会,激发了齐国人对燕国的愤恨,让他们同仇敌忾,同时对燕国发起攻击,结果齐国丢掉的所有土地又纷纷在很短的时间里被收回,复兴了齐国,所谓“一人兴邦”就是如此。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