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时,曾经佩戴六国相印的苏秦,却毁于这件糗事上

[复制链接]
作者: user1 | 时间: 2024-5-18 03:23:46 | 历史|
0 111

3087

主题

3090

帖子

930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08
发表于 2024-5-18 03:23:4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战国乱纷纷 你攻我伐坏礼伦。
从来人间多正道 一着不慎坠浮尘
被称为战国第一忽悠大师的苏秦拜鬼谷子为师,鬼谷子问他想学什么?
苏秦说,我从2000多年后的朝代穿越过来的,那里有一个忽悠大王,凭在舞台上嘚吧嘚吧的胡诌诌,吸粉无数,敛财亿万,我就学这个技术活吧!
苏秦感觉学得差不多了,就去游历,结果没找到工作,还弄得穷困潦倒,像是一个叫花子一样回到家里。

见他混成这样,他的兄嫂、弟妹、妻妾私下都讥笑他,说:按照东周老百姓的习惯,大家都经营自己的产业,努力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你非要丢掉自己的本行却去学习什么搬弄口舌是非的职业,活该变得穷困潦倒。
这让苏秦很没面子,暗自伤心,就闭门不出,把家里的藏书都读了一遍。
弟弟苏代见哥哥如此勤奋,很受鼓舞,不过这也不是办法,说实在的这些书成贤做圣有所帮助,而想凭这些书闯出一片事业来很难。
苏代就把自己的一部藏书《阴符》送给了苏秦。
苏秦如获至宝伏案攻读,用了一年的工夫,终于从中悟出了许多揣摩人心理的诀窍。
他激动地说:“凭这些就足以游说当代的国君了。”
苏秦凭借一身本事游历各国,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合纵抗秦。

苏秦是上了史册的人,史学家司马迁单独给他在《史记》中立传。
苏秦学有所成开始了他的“忽悠”之旅。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想凭三寸不烂之舌让秦惠王凭借天然地理优势吞并各国称帝,而号令天下。
秦国凭商鞅变法已经富甲四方,苏秦就是想借当时秦国的势,而扬名立万。
可秦惠王讨厌这些游说之士,不愿意任用这样的人。
其实,游说之士背后是满满的智慧。
苏秦又到赵国。当时赵国的相国是奉阳君赵成。赵成也讨厌苏秦,苏秦只好又到了燕国。
太难了,我太难了!苏秦满心委屈,想做点事咋就这么难呢!
苏秦在燕国周游了一年多,家里没有矿,自己的生活费都成了问题,一方面靠朋友救济,一方面干点零活度日。

每当想起这些心酸的日子,成功后的苏秦往往感叹颇多。
这难道就是孟子所说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后有所成”吗?
燕氏集团董事长,燕文侯给了他机会,召见了他。
苏秦激动万分,千万不能错过这次机会,他用颤抖的双手拿出了自己对市场的分析,用心血写出的可行性报告:
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
是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
那个时候一点保密观念也没有,燕国自己的国力数据竟然被别人掌握的一清二楚。

苏秦忽悠大国不成,就来忽悠小国,找到小国的痛点,然后拿出自己的议案。
燕文侯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确实焦头烂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扁。
既然苏秦有方法改变这种形势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燕文侯接受苏秦的建议与自己的两个邻国赵国、齐国进行合纵。
游说赵国
燕文侯让苏秦去赵国游说。
当时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燕国使者,当初被赵国赶走的那个人又回来了!
这时候那个讨厌苏秦的奉阳君赵成也死了,苏秦如愿以偿的见到了赵国当家人赵肃侯。
苏秦对赵肃侯说:
今大王与秦,则秦必弱韩、魏;与齐,则齐必弱楚魏。
魏弱则割河外,韩弱则效宜阳,宜阳效则上郡绝,河外割则道不通,楚弱则无援。
此三者,不可不孰计也。
苏秦早就想来赵国忽悠,因为当初相国赵成讨厌他,才没有得到重用,他对赵国的利弊早就摸透了,所以一上来就能抓住赵国的优劣之势,把赵侯带进了自己的计划中。

他说:如果赵国与秦国交好,那么秦国就会强大,秦国一定会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赵国和齐国联盟,那么齐国就能腾出手来削弱楚国和魏国。
魏国一被削弱,就会割让黄河以南的土地,韩国被削弱,就会奉献宜阳。
宜阳没了,上郡就会被切断;河外被割让,那么道路不通;楚国被削弱,赵国就没有外援了。
接着,苏秦又分析到:秦军攻取轵道,那么南阳就危险;秦国攻打韩国,包围周都(洛阳),那么赵国就会被拖累到战争中。
秦国占据卫国,夺取卷城(鄄城,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春秋时属卫国),那么齐国一定向秦国称臣。

到时候秦国一定会发兵对准赵国。秦国渡过黄河,越过漳水,占据番吾(当时赵地,今河北磁县),那么秦赵两军就一定会在邯郸城下交战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种天下相持的态势本来还没发生,苏秦就开始忽悠,把天下搅浑、觉乱。
此时的魏、齐、韩、秦等国君一定喷嚏不断,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在千里之外被人算计。
不得不佩服苏秦,与其说他是一个说客,更不如说他是一个战略家。
天下形势分析得到位,能够准确预言各国出现的情况,并且能够把控各国出现的各种问题。
不过,后来还是没有达到“合纵”目的,把握形势虽然到位,但是把握不了人心、把控不住人性中的贪婪的欲望。
赵肃侯闻听苏秦一番肺腑之言,激动万分地说道:“我年纪轻,登位日子很短,还没有听到国家的长远之计,先生能够有心保全天下,安定诸侯,我恭敬地请先生以国相的位置来处理天下大事。”

于是赵肃侯用一百辆豪车、黄金一千镒(一镒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白璧一百双,锦绣一千匹,让苏秦去游说诸侯各国。
苏秦凭一套方案获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看似简单,实际上是知识改变命运。
游走各国的苏秦
苏秦的第一站来到了韩国。
苏秦对韩氏集团当家人韩宣王说:韩国北有巩邑(今河南巩义市康店镇)、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这样的天险,西面有宜阳、商阪这样的要塞,东面有宛邑、穰邑、洧水,南面有陉山,土地纵横九百多里,有武装部队几十万人……
凭借韩国兵力的强大和大王的贤明却要侍奉秦国,拱手屈服,使天下人耻笑,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事了。
大王如果侍奉秦国,秦国必定索取宜阳和成皋。
今年送给它,明年又再来要求割让土地。给它吧,它的欲望无穷无尽,韩国没有这么多的土地给它,不给就会前功尽弃。
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韩王听到这里生气地改变了脸色,拍着桌子,瞪着眼睛,握着宝剑,仰天长叹说道:“我尽管不成器,也一定不会侍奉秦国。今天您用赵王的教导来警示我,我愿意以国相之位相从。”
凭几句话,苏秦又得了韩国的相印。

也太有意思了,苏秦以想当然的语言,竟然让这些国主相信,这哪跟哪啊,凭主观臆想就相信了。
接着苏秦又去了魏国,用同样的方法说服魏襄王。
魏襄王说:
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今主君以赵王之诏诏之,敬以国从。
苏秦又获得了魏国相印。
接下来苏秦又到了齐国、楚国,这样苏秦得到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相印。
苏秦把六国合纵相亲以后,回到了赵国,赵肃侯封他作武安君。
苏秦把合纵盟约送到了秦国。看到某约,秦国怕了,15年不敢窥视函谷关。
不知道苏秦成立的合纵盟约,为什么偏偏把秦国给分出去,把秦国当作假想敌,这也太没道理了。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秦国一直在想办法打乱这种局面,毕竟他们搞了这种缔结条约,自己感觉到不爽。

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亲兄弟,尚且为了钱财还大打出手,夫妻之间为了小事还过不到一起,何况国与国之间呢?
秦国的相国张仪与苏秦虽然是师兄弟,可他给苏秦唱反调,他要打破这种合纵而奉行连横。
连横的意思是让这些国家臣服秦国,奉秦王为“帝”。
秦国派犀首欺骗齐国和魏国,和它们一起攻打赵国。
赵王就责备苏秦。
苏秦感到恐惧,这种安稳日子要到头了,他请求出使燕国,说一定要报复齐国。
苏秦也老了,没有了精力和智慧,齐国违背合纵盟约,你不去责备齐国,你跑燕国去干什么?
此时合纵的盟约已经土崩瓦解了。

秦国为了让合纵彻底完蛋,秦惠王把女儿嫁给了燕太子。这一年,燕国当家人燕文侯去世了,太子继位,就是燕易王。
燕易王刚刚继位,齐宣王便趁燕王国丧攻打燕国,夺取了燕国十座城。
燕易王对苏秦说:“从前先生到燕国的时候,先王资助先生会见赵王,约定了六国合纵。
现在齐国首先攻打赵国,接着攻打燕国,因为先生的缘故才使两国被天下人耻笑。
先生能够替燕国要回被夺走的土地吗?”
苏秦听了非常惭愧,说:“请让我替大王把失地收回来。”
其实苏秦为燕国出力,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才是硬伤,后面文章再说。

苏秦拜见齐王,拜了两拜,俯首表示庆贺,抬头表示哀悼。
为了面子,苏秦也是豁出老脸去了。
齐王问:“为什么庆贺和哀悼相继来得这么快呢?”
苏秦说:“庆贺呢,是为了齐国得到了燕国十座城。哀悼呢,是因为齐国的灾难就要来了。
燕国虽然弱小,但燕王是秦王的女婿。大王贪图十个城邑,却因此跟强大的秦国结成仇敌,这是很危险的。”
“那怎么办?”
“我听说古时候会办事的人,能够转祸为福,变败成功。大王如果能够听从我的计策,就归还燕国的十个城邑。
燕国得到了十个城邑,一定很高兴;秦国知道您是看他的面子归还的城邑,也一定高兴。
这样您就交下了两国为朋友,燕国和秦国都服事齐国,那么大王对天下发号施令,还有谁不听从呢!”
齐王说:“好。”

齐就归还了燕国的十个城邑。
这苏秦的作用类似现在的基辛格。
苏秦之死
合纵的破裂其实是人性自私自利的一种体现,同盟的建立都是服务于形势,为了一种利益临时搭伙。随着时局的变化,这种利益关系就会因为目的不同而瓦解。
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苏秦本来还可以在燕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燕国弱小,可毕竟是苏秦的发祥地。
但是苏秦犯下了大多数男人犯的通病,他竟然与燕易王的母亲,也就是燕文侯的夫人私通。
说不定当初燕文侯就是因为这种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苦衷,被气死的。
政治一旦与花边新闻沾边,那么他的政治生涯就会败落。
燕易王也知道这件事,但是他需要苏秦的帮助,再说,苏秦刚刚从齐国要回了被掠夺的城池,燕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并且他对苏秦更加优待。

但是人家燕国的王室不高兴啊,这种好说不好听丢人的糗事出现在王室,面子多不好瞧。
苏秦也感觉到了这种危险。
看来做人要正点,不管什么原因一旦与“色”染指,你的人品就完了,再说上天对这种男女之间的烂事也是反感的。
苏秦在燕国害怕被杀,就游说燕王:“我留在燕国不能增加燕国威势,就让我去齐国上班,来帮助燕国。”
燕王说:“听凭先生的意思吧!”
但是,这种事是硬伤,做了损自己福报的恶,你能跑得出惩罚?
就像是唐山烧烤那几个人,因骚扰不成就想要人家的命,天理昭昭,报应不爽。苏秦虽然逃到了齐国,也是在劫难逃,结果在齐国被刺杀了。
苏秦一生最荣耀的时候,佩戴六国相印,可一旦势衰反而死于莽夫勇者之手。
有聪明智慧,有能舌利口,反而不能参破这身皮囊,不能放下自身的欲望,这到底是不是一种悲哀呢?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