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水边有几十个土墩,暴雨冲刷后露出真容,场面令人不寒而栗

[复制链接]
作者: icosigokugacu | 时间: 2024-5-12 06:54:12 | 历史|
0 80

3035

主题

3035

帖子

910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07
发表于 2024-5-12 06:54:1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入虎穴兮探蛟宫,仰天呼兮成白虹!
自古以来,河北的易水都是一条有故事的河,荆轲在此与燕太子丹惜别入秦,自此世间再无游侠荆轲,有的只是那个名留万世的大刺客。
只是可惜,荆轲没能完成刺杀秦王的重要使命,反而用自己的生命高歌了反抗压迫和反抗侵略的篇章。

荆轲走了,将一腔热血抛洒在了那个迸发出无限生命力的咸阳,可是那条易水河却依然奔流不息,好似从来没有任何变化。
如果我们有时间去易水河边游览一番,方能感觉到易水的沧桑,沿河西望,群山环抱,落日如血,一瞬之间,我们似乎能从这条河之上,感受到战国时代的杀气还未消散。
眺望对岸,我们便能看到耸立在高坡之上的荆轲塔,沉沉暮色、千古风霜,彷佛是时代的倾诉者,在向后来人诉说着关于易水的慷慨与悲壮。
易水河背后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这里曾经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地盘,在易水河的周边也有一座燕国的遗址,透过时光的缝隙,我们似乎能一眼千年。

在这座遗址里有几十个外观巨大的圆柱形土墩,直径和高度都能达到数十米,远远看上去就像一片气势恢宏的塔群。
这些土墩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一直是个谜团,而人们也想当然地以为其中都是土,但是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和雨水冲刷,土墩上的土层开始脱落,尤其是近几年的一次特大暴雨冲刷后,土墩露出了真容,但是场面却令人不寒而栗。
那么这些土墩里究竟埋藏着什么,又因何而被建成?
我们一起来看。
暴雨冲刷下的巨型土墩
相比较南方湿润的天气,北方更显沧桑和干燥,有时候甚至好几个月都不会下雨,使得人们的心情就好似燥热的天气一般暴躁。
易水河虽为北方的三水之一,但是河水也时常干涸,河水退却后的河滩,也成为不少动植物的乐园,甚至有些人们也纷纷在此地进行摸鱼、戏水烧烤、篝火,当真是夏日里的一道清凉。

可是在近几年来,易水河边的雨水便多了起来,甚至多次降下暴雨,咆哮的易水河,似乎要将它所经历的风霜尽皆诉说。
而那些原本不起眼的巨大土墩也因为雨水的冲刷,开始一层一层地剥落,当地的人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稀奇,毕竟这些土墩外形庞大,周边也没有发现什么样的宝贝,自然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
暴雨不断冲刷土墩,而四周覆盖的泥土也越来越少,直到有那么一次,这些土墩再次经历了特大暴雨的冲刷,其中一座土墩露出了“真面目”。
原来土墩里面并不是只有土,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骷髅。

其中的骷髅头可不是一两个,而是密密麻麻布满了很多很多,一层叠着一层,白皑皑的一片又一片,让人不寒而栗,而通过直观来看,这些骷髅头已经年代久远,根本不是近现代人们所留下的。
为了弄清楚这些骷髅头背后的秘密,考古专家们还对暴露出来的骷髅头进行了清理、分析和鉴定。
土墩里埋葬的骷髅头
考古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这些骷髅头距今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它们并不是偶然形成的,这些土墩更不是古代的坟墓,所以这些骷髅头的出现,背后一定另有原因。
这些骷髅头排列相对整齐,是被人为摆放的,一层一层堆积在土墩之中的,有些还保留着完整的形态,有些则已经残缺不全。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只是没有价值的骷髅头,但是对于考古者来说,这些骷髅头便是会“说话”的文物。
专家们还在这些骷髅头上发现了很多深深浅浅的伤痕,有些骷髅头上还有形似古代青铜箭矢穿过头颅而形成的孔洞。
很显然,这些骷髅头的主人们,并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屠戮而死。
根据专家们的探测,每个土墩之中所遗留的骷髅骨都是数以千计的,那么这也就意味着这几十个土墩之中骷髅遗骨的数量高达十万之多。
很显然,这么大的伤亡人数,只有古代的大型战争才得以形成,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易水河周边的大型战争并不太多,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攻灭燕国的时候,史书上也没有记载战争的惨烈,料想也不是这次战争所留下的。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推断,专家们最终认为,这些土墩中庞大数量带着创伤的骷髅头,应该和历史上的五国伐齐有关。
骷髅头背后的秘密
齐国和燕国这是一对冤家,由于地理位置临近时常发生摩擦,而秦始皇灭掉燕国之前,齐国也曾灭掉过燕国。
当时燕王哙上演了一出禅让的闹剧,将燕王之位让给了权臣子之,燕太子平觉得不能忍,于是便联合将军市被发动内乱,可是市被是个墙头草,他眼瞅着内乱无法解决掉子之,便直接率兵倒戈。

燕太子平被武力镇压,子之继续当自己的燕王,经过战乱之后,燕国已经元气大伤,齐国便趁机派兵进攻燕国。
齐国大军一路所向披靡,直接打到了燕国都城,燕王哙在乱军中被杀,子之也成为了阶下囚,燕国就此开始了齐国代为管理的时期。
可是后来齐国觉得这地是个累赘,便从燕国撤退,在赵国当人质的燕太子职,便在赵武灵王护送下回国继位,是为燕昭王,燕国就此复兴。

燕昭王是个很有能力的君主,在他的励精图治下,燕国走向了富强,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与齐国的深仇大恨。
于是在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联合赵、魏、秦、楚等国,并派出了大将乐毅向齐国发起了复仇,乐毅是名将,五国军队声势浩大,齐国根本无力抵抗。
在这次战争中,五国联军攻占了齐国很多地盘,斩杀和俘虏了很多齐国士兵,燕昭王为了彰显自己的绝世武功,便命人将这些战俘和被斩杀士兵的头颅全部运回到了燕国。
经过清点之后,这些头颅便被放置在了燕国城郊,为了节省地方,便被层层堆放,最后以土来压实封存。

这似乎与我们目前能看到的骷髅墩很接近,或许这也就是这些骷髅头背后的秘密,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些土墩之下的骷髅头实在是太多了,五国伐齐虽然声势浩大,但未必就能造成这样的伤害,毕竟齐国很多城池都是望风而降,无需屠城。
当然也不排除燕昭王有阴暗心理,复仇蒙蔽了他的双眼,让他做了不少屠城的恶事,才堆积起来如此庞大的骷髅墩……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等。
(图网,侵删)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