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的两大屏障,一个抵御犬戎,一个防备诸侯,它灭周亡

[复制链接]
作者: ejifahudu | 时间: 2024-5-17 15:37:59 | 历史|
0 119

3148

主题

3148

帖子

944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46
发表于 2024-5-17 15:37:5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征讨商纣的决定性一战,其胜利奠定了周室在中土的统治基础。尽管周人占有广袤的中原土地,但其实际掌控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岐山和镐京一带,成为周天子的核心王畿。然而,这片区域在周天子权威的支持下,被赐予功臣和宗室,形成了东西两个屏障——东虢国和西虢国。这两国的存在为周王畿提供了重要的防御和战略支持,维护着周天子的威严。

西虢国位于周王畿西面,主要抵御西方的犬戎等部族对周人的威胁,而东虢国则位于周王畿东面,专门对抗东方的分封诸侯。这两个国家相互呼应,形成了周天子在外征战和内政安全的桥头堡。虢公作为周朝初期的得力助手,统帅着周天子最精锐的军队“周六师”,在征战四方、调解内部矛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虢国因得到天子的高度支持而逐渐膨胀自大,甚至在西周末年,虢石父操纵天子,导致内乱爆发,周幽王身死犬戎,周王室基本盘岌岌可危。虽然平王东迁后,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为周携王,申、鲁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为周平王,但最终,周携王被周平王击杀,申侯引犬戎覆灭周室,周朝的兴亡历史深深地影响着虢国的命运。

在周平王的统治下,虢国失去了原有的强大地位,最终被其他诸侯国联手灭亡,成为三十六计之一的“假道伐虢”的牺牲品。虢国的沦亡标志着周王室失去了其最锋利、最忠诚的军事支持,周天子在洛邑庙堂中虽然仍坐,但在众多诸侯的眼中,周朝早已灭亡。胜者成为王侯,败者则成为寇,这一历史定律再次显现。

虽然东虢一直致力于维护周天子的权威,但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周室的逐渐衰弱,东虢的使命逐渐演变为对抗不断涌现的外部势力。其北、东、南三面散落着周王室的宗亲和功臣,以及上百封国的中原地区,还有一些未被纳入周王室名册的小国蛮族,使得东虢的责任变得异常繁重。
东虢军队成为西周王朝在东方的核心力量,承担着维护周天子权威、讨伐逆贼的重要使命。然而,面对来自东夷部族和东部诸侯国的威胁,东虢的防线也在不断延伸。这使得东虢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周王室的忠实卫士和重要支持者,但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与此同时,东虢国的国君虢公在历代周天子的近臣、重臣和亲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周朝初期两代天子的得力助手,统率着周天子最精锐的军队,参与征战四方,调解下方贵族的矛盾。虽然在西周末年虢石父操纵天子导致的内乱中,虢国也难以幸免,但他们在保卫周天子权威方面的付出仍然值得铭记。
然而,随着周王室的基本盘被摧毁,虢国的崛起与周朝的兴亡息息相关。虢国的繁荣和衰亡与周天子的命运紧密相联,而在一次次的历史考验中,虢国的选择也逐渐偏离了最初的初衷。在周平王东迁后,虢国的国君虢公翰继续听从天子的号令,但在西周末年,虢石父独揽朝政,导致虢国陷入内乱。这一时期,虢国的地位在各诸侯国中相对较高,经济、农业、文化、政治方面都较为发达。
然而,虢国的得到天子如此重用也让其国君和公室自负过高,最终在周朝末期导致内乱的发生。虢石父的权谋和虢国的膨胀,让虢国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这一时期,虢国的民风彪悍,能征善战,但内部矛盾却逐渐加深,为后来的衰亡埋下了伏笔。
在周天子权威的庇护下,东虢一直是周室的坚实后盾。然而,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衰微,东虢的使命也变得愈加繁重。东虢的北、东、南三面散落着周王室的宗亲和功臣,与上百封国的中原地区相交融,使得东虢的责任变得愈加重大。
虢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周室防线中的关键性,西虢抵御西方的威胁,东虢防备东方的分封诸侯。这使得两虢互为犄角,相互配合,形成了周天子在外征战和内政安全的坚实支持。虢公作为周天子的得力助手,统率着周天子最精锐的军队“周六师”,在征战四方、调解内部矛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西周末年的来临,虢国的命运出现了逆转。在虢石父的独揽朝政下,虢国发生内乱,“烽火戏诸侯”、“剥削国人”等行为引发了社会动荡,导致了周朝的内外交困。在这一时期,虢国的地位在各诸侯国中虽然相对较高,但内外交困的境地使得虢国走向了衰亡的道路。
周携王被周平王击杀的事件成为了虢国最后的挣扎,而申侯引犬戎覆灭周室更是得到了其他诸侯国的默许。姬宜臼继位,成为周平王,但在历史的洪流中,虢国的选择显然偏离了初衷。周平王能够成功击败周携王,关键在于晋国、申国等诸侯国的联手支持。这一次的选择使得原本是周室正统的周携王成为逆贼,而周平王成为了正统。
历代史书都是由胜者书写的,赢家可以随意编写史书。在这一过程中,虢国的忠诚和付出似乎变得微不足道,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抹黯淡。然而,正如三十六计之一的“假道伐虢”所揭示的那样,虢国最终在诸侯的联手之下,被晋国吞并,周天子则默不作声。周王室失去了最为锋利、忠诚的支持,使得其在维护天下格局中失去了主导权。
周王室的灭亡不仅仅是因为外部势力的侵袭,更是因为内部矛盾和腐化。在虢国内乱的时期,虢石父的权谋使得周朝陷入了危机,最终导致了周室的衰落。周王室在洛邑的庙堂中虽然仍坐,但在其他诸侯的眼中,周朝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强盛。这一灭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结果,而是内外交困、腐化堕落的综合体现。
虽然在历史长河中,虢国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了错误的道路,但其曾经为周天子的权威和周室的安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东虢在周室兴盛时是其坚实后盾,在衰微时仍然尽力履行其责任。然而,命运的轮回让虢国最终走向了灭亡,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注脚。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