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还怪我纸上谈兵?怎么就不怪用我的人呢?

[复制链接]
作者: chavop1-sp | 时间: 2024-5-16 23:07:46 | 历史|
0 125

2955

主题

2955

帖子

886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865
发表于 2024-5-16 23:07:4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括(生年不详-公元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四将之一的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奢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祖先,也是三国时期马超的祖先哦。
赵括自幼学习兵法,也是个天才少年,讲起兵法来天下没几个人说得过他,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但他身为官二代,没吃啥苦,也没打过什么仗,所以他父亲一直不看好他,认为赵括一旦带兵打仗,一定会坑害军队。

赵孝成王四年,上党被秦国攻打,太守冯亭守不住上党,就想把上党交给赵国,自己好免除祸端。赵孝成王没听取赵豹的建议,贪图上党富饶,便接受了上党。并派兵去接收上党。于是秦国就把矛头指向了赵国。当时带兵去上党的是名将廉颇,廉颇便驻扎在长平据守秦军。

赵孝成王七年,因之前跟秦将王龁几次交锋都打败了败仗,廉颇就坚壁固守不战。赵王却责怪廉颇胆怯不战,丧辱国威,还损兵折将。得到这个情报的秦国国相应候范雎就行反间计于赵国。说:“秦军上下担心的就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为将。赵括深通兵法,作战勇猛,不像廉颇只会坚守,他不久就会被打败俘获的。”赵孝成王也怪廉颇屡战不利。同为年轻一辈,也听过赵括的名气,又听到这些话,就非常想启用赵括。

这时病重的蔺相如劝赵王说:赵括讲起兵法来很厉害,但根本没打过仗,不知道变通的,你派他为将,会坑了赵国的。赵王一心想用赵括,就没听进去,还是拜赵括为将。赵括整装待发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赵王阻止赵括为将。说他没打过仗,一当上将军了又只知道为自己着想,根本不爱惜士兵。跟他爱兵如子的父亲相比根本是两类人。但赵王一条道要走到黑,还是没改变主意。

秦国听说赵括为主将后,就偷偷派武安君白起为主将。赵括到了前线,就改变了廉颇的部署,他可能坚信他父亲的名言: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就出兵跟秦国硬碰硬。初次对抗,白起就假装失败,赵括就更坚信自己能赢了,于是长驱直入,追赶秦军。在赵军深入敌阵后,白起坚守阵地,使赵军进不得,又派一部军队截断了赵军的补给线。赵军进退不得,被秦军围困在长平。

被围困四十六天后,赵括带领饿疯了的赵军分四军突围,可突围失败,他自己也被乱箭射杀。后来四十万大军除了二百四十个年轻小兵回来报信,其他的全数被白起坑杀。赵国大为震恐,军事力量强大的赵国也从此一蹶不振。
历史评价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坑害了四十万大军,但主要责任并不该让赵括一人承担。欧阳修说:大抵新进之士喜勇锐,老成之人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听勇锐之语则易合,问持重之言则难入也。赵孝成王作为年轻君主自然也想有所作为,所以听不进持重之言,左右也没什么年轻有才的人,就一心要用年轻有才的赵括。也算是赌博心态吧。但他自视过高,看人不准,才让赵国长平大败。

其实我们听到了某某如何成功时,也会跃跃欲试,没了解自身条件,没了解清楚环境,没有听取他人意见,就鲁莽激进地去做了,最后也失败了。现在有一种说法是说要想成功先做了再说!但是失败的代价呢?彼得蒂尔曾写道:做一件事,成功的人往往会比别人考虑得更多。告别激进,平稳到达目的才是常态。
如果内容还好看,还望记得点个赞
更多内容在发布,想看就此点关注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