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崤山之败的根本原因,出师无名与劳师袭远

[复制链接]
作者: 花前月下一樽芳酒 | 时间: 2024-5-6 19:18:42 | 历史|
0 152

2975

主题

2975

帖子

892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25
发表于 2024-5-6 19:18:4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崤山之败,历史学家周福昌先生提出了他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秦军失败的原因根植于战争的非正义性和劳师袭远的战略错误。此外,秦军自身的轻狂骄纵,对郑国的轻视,以及错误地认为晋国已国丧,岸然不顾蹇叔之言,最终导致了他们匆忙还师,进入险地时又显得粗疏不谨,这一系列因素注定了秦军的覆灭。

蹇叔在“哭师”一事中,似乎预示了不祥之兆,严重打击了秦军出征前的士气。他的泣泪之举,揭示了秦军必遭失败的命运。更重要的是,郑国商人弦高的聪明才智识破了秦军的行藏,最终导致秦军仓皇撤退。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宜的情形下,秦军的失败几成必然。

崤山之战后,晋文公夫人为故国囚徒请命,戏剧性地挽救了秦三囚徒的性命。这个情节与韩原之战后,秦穆公夫人为被掳的弟弟晋惠公请命的故事如出一辙。尽管主宾易手,掳人与被掳的双方互换有利位置,但两国的国君在释囚的做法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穆公的释囚决定,虽然是迫于夫人的逼迫,但更大的原因是他信守了对晋国臣民要善待晋惠公的承诺。这个决定不仅避免了伤害继续扩大,还为秦、晋两国之间创造了十多年的和平共处。

在晋襄公对待秦囚的做法中,他准许了文公夫人的请命,释放了三名囚犯。然而,由于担心臣下的无礼举动,他在最后关头反悔,甚至派遣阳处父欲杀之而后快。这种反复无常、为德不卒的行为,破坏了两国维持的融洽关系,拉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兵戈之幕。这样的行为,不仅让两位国君的人格特质昭然若揭,而且引发了秦、晋两国持续紧张的关系。

当秦三帅归国后,穆公亲自迎接,穿着未染色的白麻衣,向三人流露真情而哭泣。他宣布不撤换孟明的职务,展现出了引咎自责和罪己的用意。这种坚持原则的做法,显示出秦穆公对于崤山之败的深刻忧伤和对战略错误的自责。他以自己的姿态,为整个军队的失利负起了责任,体现了真正的领袖风范。

崤山之败对穆公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这次失败不仅让秦、晋两国原本牢固的合作关系土崩瓦解,导致两国大动干戈,而且让穆公的东进政策彻底落空。虽然穆公在晚年时多次发动对晋的战争,但这只是对崤山之战的延续,战果仅仅是稍稍挽回了秦穆公的颜面,对秦、晋两国势力的消长并无实质性影响。

在穆公的统治下,秦国并非强国,地处西陲,一直不参与中原各国的事务。直到穆公时期,通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才建立起了强大的基业,显示出了问鼎中原之势。然而,崤山之败成为了他雄图中原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次战败不仅让穆公在个人层面感到遗憾,也为东进的战略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穆公或许已经理解,他在有生之年,无法突破晋人的封锁,更难越过东方雷池。

崤山之战,对穆公的最后六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在这段时期发动了几次对晋的战争,但这只是对崤山之战的延续。他对战局的明悟,对失败的自责以及对东进政策的挫折,都在他晚年的心路历程中得到了体现。在他的最后时光,对崤山之败的痛惜和对未能夺取中原的无奈成为他内心深处无法抹去的烙印。

在穆公的生平中,崤山之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穆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真挚的领导风范,面对失败,不避责任,而是借此反思,并在有生之年继续努力。他在晚年的深沉和忧虑,为历史留下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画面。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