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信新闻学,责任不在张雪峰,国内媒体这架势,换我也不敢报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4-5-4 07:22:38 | 读书|
0 89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827
发表于 2024-5-4 07:22:3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结束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月时间了,全国各地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目前也已陆续公布,我最近正在为给女儿填报志愿这件事情挠头,搞得比我去参加高考都紧张。而且,我相信此刻有着类似心情的并不只有我一个,今年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可有1000多万呢,各位当爹当妈的现在感到紧张才是正常的。
高考的题目或难或易,报考的人数或多或少,对我们这些当家长的来说,其实只要孩子走进了考场,差不多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剩下的再操心也没用,那些都是她们自己的战斗了,得靠她们自己去打。打得好打得坏另说,反正我们也左右不了,更不需要我们的介入,所以反而难得偷闲。

相比高考本身,我们这些当家长的之所以更紧张填报志愿,恰恰是因为后者实际上是一个需要我们参与其中的环节。
一、填报高考志愿,我们家长操心的是什么?
有人或许会说了,并不是所有考生填报志愿都需要家长插手的,很多孩子有自己的规划和想法,而且他们的眼界往往比我们这些当家长的更开阔,书也是他们自己读的,所以他们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干预不仅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还有可能给孩子平添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既然如此,那索性还不如交给孩子自由选择呢。
这种观点自有其合理性,我对此并不否认。但话又说回来了,很多道理往往是说起来容易,真等到你去实践了,你才会发现这里头有很多东西并不是你起初想的那样。
至少就我个人来说,我肯定会把择校的最终裁决权交给我女儿,由她自己去决定到底该去哪座城市、上哪所学校、学哪个专业,这不仅是因为我尊重她作为一个成年独立个体的自由权利,同时也是觉得这是一道她必须跨过去的门槛。
我们当家长的不可能永远把孩子圈在自己身边,更不可能、也不应该替他们生命中的所有重大抉择一锤定音。所有人的路,到头来都得靠自己的双脚去走。磕磕绊绊是难免的,我们这些当家长的谁还不是这么过来的?比起我们这一代人来,现在的孩子对生存压力的感知明显是要弱上许多的,所以尽早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毕竟,这项引导工作要是现在还不做,一转眼孩子就该大学毕业了。到了那时,他们所要面临的可就是危机四伏的社会丛林了。一个从来没有自己作出过重大抉择的人,一个在物质和心理上还是高度依赖着家庭的人,让他/她就这么投身到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去,我觉得这未免太残忍了,而且也不负责。
但是,把最终裁决权交给她,并不意味着我就能高高挂起,当甩手掌柜了。恰恰相反,这依然是一项需要我和孩子他爸参与其中的工作。决定我们是不好替孩子决定了,但是帮着她参谋一下总还是可以的。

她的分数线大概够上哪些学校,她去哪座城市读书来回可以方便一点,报考哪个专业能在她的兴趣志向还有就业前景之间取得相对平衡,这些问题不仅是她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得操心的问题。十二年寒窗都过来了,要是因为最后这一哆嗦没踩踏实把脚给崴了,别说是孩子了,我们当家长的也过意不去啊。
除非是打从一开始就拿定主意要把孩子往国外送的,否则,学校、城市和专业,最让我们广大家长操心的问题无非也就这三个。而这三个问题的权重是不一样的,学校的权重最高,专业其次,城市的权重最低。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重点高校所能拥有的资源是一般学校无法比拟的,无论是师资、硬件、氛围还是人脉,各方面一般学校都比不了。而且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最先看的也是学校。不过你能上什么学校,这个在出成绩的那一刻基本上就已经定了。不管是二本还是一本,也不管是985还是211,档次和分数基本上都是匹配的。更高的报不上,更低的不想上,拢共也就那么些选择,就算有偏差也不会大到哪儿去。所以在择校这个问题上,我们这些当家长的反而不会太操心,毕竟分数就摆在那儿,你操心也没用。
权重最低的城市也不太需要操心。如果孩子的分数考得足够理想,那他们就是报得远一点也无妨,只要学校足够好,在哪儿读不是读?可要是孩子考得不理想,横竖也够不着好学校了,那还不如索性就让他们报到发达一点的大城市去,权当开阔开阔眼界也好。又或者,干脆就让孩子在省内甚至是本市就读就行,这样一来至少离家近,有什么事情我们当家长的好照顾,节假日要回来也方便,省得山长水远、牵肠挂肚的。
真正需要我们操心的主要矛盾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专业。因为选择专业会涉及到好多问题:第一你的填报分数够不够?第二你的就业前景好不好?第三你的兴趣志向合不合?兴趣志向不合,孩子不乐意;就业前景不好,家长操碎心;填报分数不够最后导致要调剂甚至是无学可上了,那就大家都得跟着捶胸顿足了。
问题那么多,那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哪个呢?我觉得还是就业前景。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找个读了好找工作的专业,否则的话,这个专业最起码也不能是不太好找工作的。调剂和兴趣固然重要,但是和生存压力比起来,它们仍然是次要的。当你投出去的简历第N次石沉大海的时候,当你毕业之后因为宅得太久而遭到家里人嫌弃的时候,当你考公考研屡战屡败的时候,所有有过这些经历或体会的同志和朋友,我想你们应该最清楚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二、大家不信新闻学,责任不在张雪峰
确实,一个专业现阶段热门与否,并不一定会影响到它的就业前景。不是说你读了热门专业就一定不会踩雷,也不是说你读了冷门专业就一定找不到好工作。但是我相信,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关联性的,这种关联并不一定构成因果关系,甚至不一定是强关联,但只要是有关联的,我们都应该尊重,因为那是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客观规律。

什么叫做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客观规律?那些能上好学校的学生,读了好学校的热门专业,这叫锦上添花;读了好学校那些相对不那么热门的专业,这也是瑕不掩瑜。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这类学生就不需要太担心他们的就业前景。反正应届生对用人单位而言都是小白,专业能力都得从头培养。既然如此,人家为什么不选那些好学校的毕业生呢?
而那些家境相对比较优渥的学生,读了热门专业能找到好工作的,可以去干好工作;读了冷门专业找不到好工作的,也可以回家里帮忙。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这类学生也不太需要担心他们的就业前景。反正家里留给他们的有的是后路,你读了再好的专业,出去找一份工作也不见得就比家里给你安排得好,那人家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真正需要担心就业前景的,其实只有一类考生,那就是高考成绩不足让他们以考上好学校,而家庭条件又不足以给他们留下好后路的考生。
而恰恰是这一类考生,占去了今年高考人数当中的绝大多数。其实不止是今年,往年也一样。
所以,各位同志和朋友,你们说,填报专业重要不重要?
我想它是重要的,而且足够重要。否则的话,包括凤凰和三联在内的国内媒体,这段时间也不至于和张雪峰较这个劲了。
张雪峰之所以会在一时之间被国内那些媒体推上风口浪尖,导火索其实是一句话。在今年6月的早些时候,张雪峰开通了志愿填报咨询业务,并在和广大网友互动时说了一句“你就是闭上眼随便挑一个专业,它也比新闻好”。就是这句话,让他在一时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凤凰网财经说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在用流量为自己博取位置的同时,借助五花八门的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为自己捞取重金。”
《三联周刊》则说他:“且不说违背自身意愿正是当下许多学生‘空心病’的病因,人的一生很漫长,真的还有什么铁饭碗能捧一辈子吗?那你最好别这么天真。”
总之都不是好话。
坦白讲,要不是因为这一次有凤凰网财经和《三联周刊》捧场,我压根都没听说过张雪峰这么个人。至于吗?虽然他对新闻学专业的评价是露骨了点,但是话糙理不糙啊。国内现在的媒体生态是什么样的,就算你不说,我不说,我相信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阳春白雪的新闻理想什么的我们姑且先放在一边,单就就业前景来说,各位同志和朋友,你们有多少人觉得现在跑新闻、干媒体算是一份好工作的?它是挣得多呢?还是福利好呢?还是压力小呢?还是够稳定呢?
我虽然是个干自媒体的大妈,但是我这些年也认识了不少新闻专业的朋友。他们之中有的比我年长,有的比我年轻;有的是新闻传播学科班出身的,有的在大型官媒当过主编。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操着不同口音,身份背景各异,但是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能明显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两种共同情绪:憋屈、委屈。
说憋屈,是因为他们受限于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很多时候没办法站在我们的立场上说人话,说出大家伙的心声。是的,虽然他们是干媒体的,但是他们和我的三观是基本重合的。国内的新闻行业里头还是有好人的,但是这些好人没法在现有的条框下好好做事,因为他们的头上压着三座大山:官僚体系、形式主义,以及价值导向。
前两个很好理解,那什么叫价值导向呢?张雪峰说读新闻专业没前途/钱途,凤凰和三联立马就给他安排刀笔吏,这就叫价值导向。他这档子事到现在也有好些天了,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都有讨论,可大家看到有主流媒体和官方媒体下场替他说话的没有?附和他且支持他的观点的,要么是广大网民,要么就是像我们这样的野路子自媒体。
为什么?因为我们和他们的价值导向是错位的。他们之所以看不惯张雪峰,是因为张雪峰说了新闻学的不是,这损害了他们的整体形象;而我们之所以觉得张雪峰说的有道理,是因为他点出了学新闻不好找工作这个人尽皆知的客观事实。
换句话来说,张雪峰能得到那么多网民的认可,不是因为他说新闻学不好,而是他说因为学新闻不好找工作。前者是很主观的,而后者只能客观。一个揪着主观取向说事情,一个摆出客观事实讲道理,老百姓又不是傻子,谁说出来的话能符合我们的利益和立场,我们自己难道还听不出来吗?
为什么这种价值导向的存在,会令我那些干媒体的朋友觉得那么憋屈?因为他们其实很清楚我们老百姓的心声是什么,也很认可,也很想帮我们把心里话说出来,但是他们的价值导向不允许。每当舆论场上出现像张雪峰这样的人,还有他说的话的时候,价值导向只允许他们站到张雪峰的对立面去。
长此以往,那些忍得住还能不变质的,最后就会变得沉默寡言;忍不住拂袖而去的,要么就像我一样投身自媒体,要么就转去其他专业。

说委屈,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强度和收入报酬完全不成正比。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国内好多身处省一级或市一级媒体单位的新闻人,包括但不限于编辑、记者、主持和播音,如果他们要是不在业余时间找点副业干干,一个月撑死了也就几千块钱。别说维持体面生活了,就是连最起码的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就这,能按时领到工资都还算好的。受过去10年来这一波新媒体浪潮的冲击,很多没法转型新赛道的传统媒体,现在要么是山穷水尽,要么也是日薄西山了。没有业务可做,单位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拖欠上几个月那都是常态。最怕的是报社、杂志社或电视台突然就倒闭了,到时候打工人连哭都不知道上哪儿哭去。
即便是那些现在还能勉强维持的,大多数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生存压力就摆在那,有保健品和男科妇科广告可以接的都要烧高香了,谁还有多余的精力和资源去做什么创新的深度节目?你以为你学了新闻学专业出来就可以和柴静抑或闾丘露薇那样,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风光无限了?不,更大的可能,你要么是在电视台里帮山寨保健品润色文案,要么就是在杂志社给不孕不育广告做排版。
而且,就算这样的工作内容你能忍受得了,它的就业保障你能忍受得了吗?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包括但不限于报社、电视台和杂志社,它们正式工编制有多难获得,不是和这个行业打过交道的人是根本体会不了的。绝大多数投身这个行业的,干到最后都油尽灯枯了,也就是个外包的临时工而已。什么脏活累活都是你们的,什么福利待遇都是他们的。
但是我清楚,所以我特别理解那些从传统新闻行业跑出来干自媒体的新闻人,因为说心里话,我觉得他们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和折磨,和我当初收到的寿衣一比,其实也差不到哪儿去。但哪怕是这样了,人家的三观也依然和我保持一致,我没有理由不对这些同志和朋友肃然起敬。
三、你们媒体要是行,大众何苦看我们自媒体
在张雪峰这桩新闻传开之后,我其实是有向从事新闻行业和新闻专业出身的朋友咨询过这件事情的,而且我问得也很直白:“现在的新闻专业到底值不值得报考?”
对此,他们给出了趋同的答复:“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孩子又确实对这个感兴趣的,可以学一学无妨。能干新闻就干新闻,干不了就干别的。但是编制什么的暂时是不用指望了,而且收入也就那么回事。新闻传媒就是新闻传媒,别让孩子产生对网红主播的那种憧憬;新闻传媒只是新闻传媒,也别让他们觉得进来了就可以激扬文字。端正心态最重要,不然就算进来了,也会很难受的。”

朋友们的话很委婉,但意思我都懂了,而且我其实在问之前也猜到他们会这么说了。因为说到底,他们也是在陈述客观事实而已。
人的路最后都得靠自己的双腿去走。我说了,不管女儿到头来要选择什么专业,最终决定权在她,我会尊重她的个人意愿,哪怕她报的是新闻学。但如果让年轻20多岁的我来做这道选择题,我想我最后应该还是会避开这个选项的。原因就是上面提到过的那些,能看到这里的同志和朋友应该也能理解,多的我就不赘述了。
但在今天这期内容的最后,关于张雪峰的那句引发了舆论热议的“报什么都行,就是别报新闻”,我还想再补充一点。
其实我前面也提到过,大家之所以觉得张雪峰说的有道理,不是因为他在主观上说了新闻学的不是,而是因为他指出学新闻的前景/钱景不好这个客观事实。
为什么学新闻的前景不好呢?问题要么出在专业上面,要么就出在现在从事新闻传媒的人身上,总不至于出在我们广大老百姓的身上吧?
各位在传统媒体里摸爬滚打的新闻人,不管你们的三观和我的吻不吻合,我想请你们好好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要是你们做出来的阳春白雪能让老百姓心满意足,人家干嘛还要跑过来看我们这些自媒体扯这些下里巴人的?那么多社交媒体也没拦着你们,我们能做的你们一样能做。明明是你们的资源更多,人才更强,可为什么最后越混越回去的是你们,而越来越壮大的却是我们呢?
不行就是不行,别给自己找那么多理由和借口。你们但凡能支棱一点,我们这些干自媒体的压根就不会吸引到那么多流量,也攒不下那么多粉丝,更不可能赚到那么多钱。
失去了垄断渠道你们就不会打了?那国家和人民还要你们来干什么?有垄断渠道还用得着你们吗?随便什么专业的上都行啊,反正你说什么我们都得听着,看我们不爽了还可以禁言关评论区。这有什么技术含量吗?
张雪峰说白了也就是个自媒体,可你们就是连他一个自媒体都打不过,就这?我们还怎么指望你们能出去和BBC还有CNN脸贴脸地打对台呢?

好多粉丝在评论区里向我喊话,希望我能多把我的视频出一出外语版,发到YouTube和推特这些外网平台上,好让我们的声音也能传播出去。坦白说,我看到各位这么说心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我欣喜于大家的认可,另一方面我又悲哀于大家的认可。
因为这本不应该是我一介市井大妈、区区一个自媒体要操心的事情,我巴不得像李子柒那样,一句话都不说,就在镜头前岁月静好,事少钱还多。要不是因为实在看不过眼,谁一天天闲得出那么多长篇大论、肝得两眼昏花的?有这精力省下来都拿去直播带货不好吗?
恨铁,是因为恨它不成钢。我对新闻学没有恶意,我相信张雪峰也没有,我们只是把“中国的新闻行业不太行,中国干新闻行业的那些人不太行”这个客观事实给说了出来而已。你们但凡要是行一点,当初那件寿衣就不应该是寄到我家的了,我现在还可以继续在单位里和各种案牍文件打交道。我赚得会比如今少,但是我至少不用每天都那么肝。
你们这些学医的要真能把广大老百姓的心病当回事,中国也不会有那么多像我一样的赤脚医生了。中国的新闻学不会因为张雪峰一句话就死了,真要说那股子腐烂器官的臭味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我建议凤凰和三联的诸位不妨掏开自己的心窝子看看。
把批判张雪峰的精力省一省,多用来反思反思你们自己的不是。等你们什么时候反思明白了,不需要你们的阴阳怪气,我们这些干自媒体的,自然就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