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美丽!一起走进徐州校园——

[复制链接]
作者: 如鲸向海 | 时间: 2024-4-27 19:00:30 | 读书|
0 41

2988

主题

2988

帖子

896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64
发表于 2024-4-27 19:00:3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5日至26日,省教育厅在徐州举行“教育强国建设江苏在行动”集中采访活动,先后来到徐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邳州市占城镇中心小学、邳州市城关实验幼儿园等6所学校,展示徐州大中小学幼儿园在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和突出成效,一起来看——
01
江苏省徐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




基地挖掘地域特色,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进行融合重构,研发涵盖革命传统、体育健康、非遗传承、自然生态、科技创新教育等五大领域的劳动教育课程,发挥“五育融合”的综合育人价值。每个课程群都有对应的主题工坊,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还建有陶艺工坊、厨艺工坊、木艺工坊等“劳动七艺”工坊,VR实景体验、水漾农园、模拟飞行等“五色课程”主题体验馆;百家讲坛,好书驿站、录播教室等功能教室,通过文化渲染、环境烘托、场所建设和教学环节设置,赋予劳动以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沉浸式体验劳动实践课程。

基地延揽社会资源,融合多方力量,在全市遴选具有较好引领示范作用的各类教育基地、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文化场馆等作为分基地。聘请非遗传承人、技能大师、专家学者等作为指导老师,通过职业体验、普职融通、耕读讲堂等,丰富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场境。
02
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


学校围绕《劳动课程标准》育人目标及劳动教育四大核心素养,确立了“劳以成事,育以成人”的课程理念,校本课程的开设基于生活经验和个性发展需要,设置了“生活+”“农业+”“工业+”“文创+”“走访+”“校园节日”等主题课程,利用劳动课、综合实践课、校本课、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分年级落实实施,学生们自由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学校把校园统筹规划,整体布局,让课程理念、育人目标与场馆空间环境相融,形成“农工创+”场馆式劳动教育特色——“农业+”课程场馆:学生学习传统农业种植和现代化农业种植的劳动乐园;“工业+”课程场馆:打造劳动教育创新实践车间,车间内全天、全员、全开放,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进行建造,获得工业制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提升思维品质。“文创+”课程场馆:学生利用社团课及课后服务时间,在这里传颂工匠精神,开展非遗手工、木刻创意,服装设计,体适能训练等活动。

03
中国矿业大学


矿大立足学校特色资源条件,多元化探索课程建设模式、开课模式、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培养目标。自2020级本科生开始设置32学时的《劳动教育与实践》必修课程,并写入培养方案,贯穿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生涯。将劳动教育与心理疗愈相结合,建设有“劳动与绿化”“劳动与厨艺”“木工技艺”“非遗手工艺与劳动创新”等劳动教育特色实践课程群。结合学校专业特色,推出“双碳科技”“矿大地质行”“矿大林一树一码”等劳动教育实践项目。

发掘整合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建立4个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南湖校区高标准建成“智能绿色生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等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劳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邀请劳动模范、普通劳动者等进校园开设讲座、先进事迹报告,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讲座,示范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劳动精神、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用当代大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教育自己,营造良好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推动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体系。

04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36学时。开展扇面设计、茶道、花道以及体现徐州地方文化特色的香包制作等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有机融合,打造劳动教育“第二课堂”。


搭建立体劳动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参与每周校园卫生清扫、环境绿化美化、幼儿园保教等活动,体验劳动过程,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积极心态。支持勤工助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提升职业技能,增强自立自强的能力。

实施“五柚”行动计划,通过“红柚”铸魂、“绿柚”润心、“青柚”赋能、“金柚”启航、“橙柚”筑梦等五项特色活动,构建“柚彩纷呈”立体育人空间。创建“青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动员指导学生进行农作物耕种,先后举行责任田开耕仪式、丰收仪式、厨艺大赛等大型劳动教育活动,评选“最美责任田”“最丰收菜园”“劳动种植达人”,引导学生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

05
邳州市占城镇中心小学

学校聚焦内涵发展,充分依托乡村教育资源,创设“葫芦娃”综合实践课程,积极探索生活与实践教育路径,构建以“葫芦娃”文化为底色的育人体系。

学校积极探索“葫芦娃”文化与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内容。确立“多学科融合”实践课程目标,在每个年级开设了劳动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全员、全程、全面参与葫芦等植物的种植、管理、采摘、艺术加工和欣赏。美术课上,教师引导“葫芦娃”们以葫芦为素材进行葫芦彩绘等艺术创作;语文教学中,教师把写作课、阅读课搬到了葫芦园种植基地,在动手实践中,在探讨与观察中,带领学生阅读,指导学生写作;数学实践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到种植园自主合作研究面积测量、种植预算、产量估算等问题;音乐课将葫芦丝乐器、“葫芦娃”歌曲等音乐元素植入“彩绘葫芦”课程……


06
邳州市城关实验幼儿园

学校秉持“自然生活、自在生长”的教育思想,用心给幼儿种下热爱自然、热爱劳动、心怀美好的种子,培养拥有探索力、幸福感知力和抗逆力,能适应未来世界的自然儿童。

幼儿园联动社区,把小区南侧,一块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20米的自然地,改造成儿童“自然生活、自在生长”的基地——绿城教育自然营地。并创设了“小菜园学农项目”这一新的劳动教育载体,给幼儿提供了走进大自然进行劳动的环境和机会。



“小菜园学农项目”是引导幼儿以“城关小农士”“游园识农趣”“闲时话农乐”“四季种植乐”等形式,通过“小菜园长”负责制、“半日学农”项目制、“可视化种植”评价制等系列机制开展选种、种植、培育、收藏等系列学农项目主题活动,从而丰富幼儿的劳动常识,培养劳动习惯,提升劳动品质。

来源:徐州市教育局、邳州市教育局、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王筱
审核:崔婕 王素娟
点亮“在看”吧!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