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括这么好骗?45万大军跳进白起包围圈?赵军败在哪里?

[复制链接]
作者: 螢窗夜話 | 时间: 2023-5-4 19:22:02 | 历史|
0 97

3059

主题

3059

帖子

917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77
发表于 2023-5-4 19:22:0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260年,长期对峙的秦赵两军终于在长平展开了最后的决战。赵军主将赵括率45万大军倾巢而出,对秦军发起猛攻,最终却兵败身死,赵国的大军也几乎全军覆没。
此战奠定了秦灭六国的基础,也导致赵括背上了万世骂名。
那么,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为什么他那么好骗,一下就跳进了白起的包围圈呢?赵军为何兵败长平,他们有获胜的机会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那场战略决战——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在魏国、齐国、楚国都已衰落之后,赵国已经成为了唯一一个还能阻挡秦国完成统一的国家。
赵国在经历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实力有很大提升。但即便如此,赵国的实力依然弱于如日中天的秦国,只不过相对已经衰落的其余诸侯国而言实力强一些而已。
纵观赵国与秦国的争霸史,赵国从一开始就是处于劣势地位的,这一点从“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等故事中就可以看出来,秦国明显在气势上压倒了赵国,只不过蔺相如靠着自己的才能才为赵国找回了面子。

而秦国也很清楚,如果要统一天下,就必须打垮赵国这只“拦路虎”,因此不断试探赵国的实力。公元前261年,双方展开了新一轮交锋。
在前一年,秦国首先对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韩国动手,一举攻破野王,切断了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
韩桓惠王根本不敢和秦国对抗,吓得立即派人向秦国请罪,以割让上党为条件请求秦国退兵。
上党郡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但上党太守冯亭不愿意投降残暴的秦国,便转而投靠赵国。
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很高兴,白得的土地为什么不要?就接收了上党郡。

秦国为了统一六国,本来就是要消灭赵国这个障碍的,而赵国接收上党郡的行为给秦国提供了绝佳的出兵借口。秦国当即发兵进攻上党,与赵国开战。
公元前261年,秦国先是攻下了韩国的缑氏和纶氏,迫使韩国放弃了对上党郡的念想。随后左庶长王龁派兵攻入上党,赵军和上党守军合兵都抵挡不住秦军,只得退出上党。
赵军在长平建立营垒,接应上党百姓,秦军随即进攻长平,长平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秦军在王龁的率领下猛攻长平,赵军则由廉颇率领。其实廉颇一开始也并非坚守,同样是主动出击,采取了“攻对攻”的策略,抢先攻击秦军。
但即便是廉颇,此时也无法击败秦军了,赵军尽管经过改革,但在野战中依然不是训练有素的秦军的对手,多次被秦军击败。
秦军先是斩杀了赵军一个叫茄的裨将,之后又正面击败廉颇,斩杀赵军四名都尉,还攻陷了重要的战略据点二樟城和光狼城。

双方从四月打到七月,经过三个月的交战之后,廉颇已经不再主动出击,转而坚壁清野,固守堡垒。但即便如此,秦军还是攻下了赵军的西垒,又斩杀赵军两名都尉。
至此,赵军已经彻底陷入被动防御的状态,廉颇将兵力收缩进主要堡垒之中,闭门不战。而秦军也不再强攻,双方转入了长期对峙状态。
但是赵孝成王却没能沉住气,他慌了。在听说不但没能拿下上党,两军还陷入长期对峙之后,赵孝成王一时间竟然想“御驾亲征”,亲自带兵去和秦军交战,后来被大臣劝阻。
从之后的结果看,幸好赵孝成王没去。不然以他的军事水平真要指挥长平之战,赵国只怕会败得更惨,直接亡国都有可能。

御驾亲征不成,赵孝成王也不愿两军这么长期对峙下去,他又有了议和的念头。
虞卿坚决反对,认为现在赵国已经成为了秦国的眼中钉,秦国是不可能放弃灭赵的念头的,议和毫无希望。还不如派人带着珍宝去联络楚国、魏国,和他们联合抗秦,迫使秦国退兵。
如果派人去跟秦国议和,反而可能被秦国利用。但是赵孝成王的心态却波动很大,可以看出虽然成了君王,但他在政治上还不太成熟。
前面还气势汹汹地要御驾亲征,这会儿又想妥协求和了,他最终还是派了郑朱去秦国求和。
果不其然,秦国正想着怎么分化瓦解抗秦阵营呢,郑朱的到来给秦国提供了天赐良机。
他们马上殷勤招待了郑朱,并且把消息放了出去,让各个诸侯国都知道赵国和秦国议和了。果然,楚国、魏国等国得知消息,也不再向赵国派出援军。
毕竟你都跟人家议和了,我还出兵支援干什么?于是赵国的处境更加孤立。

而秦国这边,虽然殷勤招待赵国的使者,但前线可没退兵,依然在和赵军对峙着,而赵国也不得不长期维持着这种对峙。
秦国就这么一直拖延着议和,眼看各国都被迷惑了,赵国也被孤立了,秦国也就不装了,拒绝了赵国的一切和议,继续猛攻赵军。楚国、魏国等国想再发援兵,也为时已晚。
但归根到底,这还是因为赵孝成王做出了求和的愚蠢行为。
廉颇统率的赵军再次被秦军击败,随着秦军在前线不断增兵,廉颇也陷入颓势。
虽然还在坚守,但从此前几个月的战果就能看出来,赵军的防线是在不断收缩的,处于节节败退的状态。这下赵孝成王更急了,前线局势不利,议和还失败了,怎么办?
骑虎难下的赵孝成王有了“拼一把”的想法,打算将所有主力都派上去,毕其功于一役。
秦国利用了这一机会,趁机派间谍施展反间计,在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不难对付,他都已经被我们打败好几次了,秦国真正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孝成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这其中固然有谣言的因素,但也是因为他本身就对廉颇不满,廉颇也确实在之前打了几场败仗。于是赵孝成王决定换将,换谁呢?
当时名将乐毅正在赵国,但赵孝成王不信任他,不敢让他领兵。而李牧此时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却太年轻了,资历和威望都不足,而赵奢此时已经去世。

想来想去,赵孝成王还是觉得赵括是最好的人选,毕竟他是名将赵奢的儿子,又饱读兵书,名气很大。
于是赵孝成王就叫来赵括,问他能不能代替廉颇成为主将。
赵括说:“如果秦国派来的是白起,那我还有所忌惮。现在派来的不过是王龁,他也就能和廉颇过过招,要是碰上了我,肯定会被我打得一败涂地!”
赵孝成王很高兴,便任命赵括作为主将,带着二十万大军前往长平支援廉颇,并取代廉颇的位置。名相蔺相如此时虽然身患重病,但还是坚持劝阻赵孝成王,告诉他赵括只懂得死读兵书,不会随机应变,不应该让他作为主将。
就连赵括的母亲也上疏劝谏,说赵括心高气傲,而且并没有继承赵奢的才能,请不要让他领兵。

但赵孝成王固执己见,还是坚持派出了赵括。这里可以看出,他重用赵括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赵括名气较大,作为主将有足够的威望。
第二,赵括是名将世家,忠诚度可以保证。
第三,赵括和他想法相同,都支持主动出击,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
赵孝成王虽然御驾亲征不成,但还是希望前线将领能充分贯彻他的意志。
于是赵括就带着赵孝成王乃至整个赵国的希望出发了,接替廉颇成为了主将。
之后的故事我们都很清楚了,秦国也暗中派出白起接替王龁成为主将,为了让赵括继续轻敌,秦军严密封锁消息,让赵括以为秦军主将还是王龁。
随后秦军进攻赵军营垒,又佯装败退,赵括带兵追击,一路追到秦军营垒,然而秦军严阵以待,赵军未能攻下。此后秦军迅速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又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括发现中计,只得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寻找突围的机会。但秦军的包围圈十分严密,秦昭襄王更是亲自来到前线鼓舞士气,发动河内郡的百姓协助阻断赵军粮道并阻拦各国援军。
结果赵括被困了四十多天,都未能突围成功,赵军的粮食消耗殆尽,开始自相残杀。赵括接连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赵括孤注一掷,集中精锐发起冲锋,结果再次被秦军击败,赵括本人也战死。
此后赵军群龙无首,纷纷向秦军投降,但白起将他们全部坑杀,只留下200多人放回赵国。

此战之后,六国彻底进入了苟延残喘的状态,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阻止秦国的统一了。
尽管此后秦国对赵国国都邯郸的进攻被赵、楚、魏三国联合击退,但很明显赵国的损失比秦国大得多,已经到了伤筋动骨的状态,而长平之战也作为一个经典战例被载入史册。
其实从以上长平之战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发现秦军获胜而赵军失败的根本原因了——那就是秦国的国力比赵国强得多,容错率更高。
换言之,由于此时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秦国在战争中可以犯很多错误,即便犯了错也依然能占据优势——比如在后来的邯郸之战失败后不久,秦军依然可以卷土重来。
而赵国却几乎不能犯错,必须每一步都十分谨慎,容错率很低,一旦有一步踏错,就是万丈深渊。
换言之,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只有在秦国不断出错,而赵国几乎不犯错的情况下,赵军才有可能取得胜利。而在实际的长平之战中,双方的犯错量正好相反,赵国战败就是很正常的了。

所以,为什么赵括会这么好骗,秦军佯装败退之后就中计,进入了秦军包围圈呢?这本质上也是因为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
首先,秦军能实行“佯装败退”这一计谋,本身就需要很高的组织度和纪律性才行。要知道在那个通讯不畅的年代佯装败退可并不容易,很多时候“假败”往往就变成“真败”了。
因为一旦部队开始后退,作出各种败退的动作,就很容易引起军队的恐慌,从而导致真正的崩溃。
而秦军却能够佯装败退而并未崩溃,这本身就说明秦军的军队素质是极高的,反过来讲,赵军这里就没能采用相同的战术来诱骗秦军。
而最根本的原因是,赵国的国力和周边形势,不足以支撑和秦国的长期对峙。
秦国的国力更强,动员体系也更高效,在对峙中能坚持的时间要长的多。而赵国却拖不起,就算赵孝成王采取廉颇的策略,一直拖下去的话,那先崩溃的也还是赵国。
而赵孝成王之所以起用赵括,也就是为了让他主动出击去的,赵括只是执行其君主的命令而已。

并且秦国在崛起后基本后方无忧,而赵国背后却还有燕国的威胁,关东各国之间也并不和睦。
事实也是如此,赵国在长平之战战败后,短视的燕王不但没有想到秦国在胜利后对自己的威胁,反而对赵国发起了“背刺”,出兵攻打赵国,结果被廉颇击败。
但这样的胜利也没有多大意义了,这一仗无论是赵国胜利还是燕国胜利,也都是六国间的内耗,使得秦国离统一更近一步。
总而言之,赵括之所以如此“好骗”,既有他个人轻敌冒进的原因,也有赵孝成王要求他主动出击的原因,而根本上则是因为赵国的国力不足以支撑长期对峙。
当然赵括本身有没有责任呢?肯定也有,他确实高估自己,轻视敌人,又主动揽下了赵军主将的职务,对于战败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赵孝成王这个君主的一系列错误决策,以及赵国本身国力远不如秦国的事实。赵国本来就需要错误比秦国少得多才有胜利的可能,但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使得赵国的胜利彻底成为了不可能。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