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推荐的《牛虻》:凡是让你痛苦的,都是来成全你的

[复制链接]
作者: datatune | 时间: 2022-12-20 12:20:25 | 有声读物|
0 100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220
发表于 2022-12-20 12:20:2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卜一

来源:樊登读书(ID: readingclub_btfx)

一个人的强大,从不逃避痛苦开始。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佳音朗读音频

最近,网上盛传一条新闻,有人问有什么好书推荐?各大名校纷纷给出了答案。

而北大推荐的书单里,有一本是《牛虻》。

其实,一本好书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它传递的精神能为一个人带来奋斗的动力。

《牛虻》中的主人公亚瑟是一位英雄人物,按照鲁迅的话来说,他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从意气风发走向人生低谷,他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一直勇敢前行,哪怕是遭逢种种猜忌和陷害,也没有向命运屈服。

尝尽了苦难,最终他找到人生的意义,完成了自我救赎。

看完《牛虻》,你就会明白一个道理:

没有哪种生活只甜不苦,也没有谁的人生能只苦不甜。

凡是让你痛苦的,都是来渡你的。




    世事无常,苦难才是常态。

1848年革命前夕,在奥地利殖民统治之下的意大利四分五裂。混乱中,很多党派应运而生。

一群爱国青年组成了意大利党,他们主张政教分离,为重获国家主权而举行游行示威、发动武装起义。

亚瑟就是其中的一员。

他出生于富商家庭,经常受家人冷嘲热讽,唯一疼爱他的母亲因病离世,对他关爱有加的神父蒙泰尼里也被调去罗马。

新任神父卡尔迪上任,他与对方熟络后,在忏悔时无意间说出自己暗恋的琼玛和革命党人波拉的事情。

不承想,卡尔迪出卖了他,革命党人受到追捕、杀害,而他成为人人喊打的叛徒。

他试图解释,可没人相信。

更让他崩溃的是,获释回家后,他意外得知自己是神父蒙泰尼里的私生子。

一连串的打击之下,他留了一张纸条便要投海自尽。

自杀未遂后,他偷渡到南美。

为了生计,他去赌场当仆人,工作很辛苦,还常常被旁人欺负,喝醉酒的赌徒在赌场里寻衅滋事,将他毒打致残。

之后,他四处流亡,每一份工作都干不久,因为没人愿意收一个残疾人。

外出乞讨时,他饿晕在杂耍班子的帐篷外。

恰好,那里需要一位生理缺陷的人,他顺理成章地扮上了小丑。

命运摧残至此,他反而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念头。

巴尔扎克曾在《高老头》中写下:“生活,到处是真苦难,假欢喜。”

苦难,是人生的常态,没有人可以例外。

但是,面对苦难时的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很多人消极懈怠、自甘沉沦;而真正的强者,却会像亚瑟一样冲出重围,对不公的命运予以有力的回击。

前段时间,“最励志孤儿”韦仁龙的故事传遍网络。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广西孩子,3岁时失去母亲,被继父视如己出。

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12岁时,积劳成疾的继父也离开了人世。

没有了生活来源,他的生活苦不堪言。实在饿极了,他就捡水果摊前的烂水果充饥。

平常,他去山上摘果子卖掉后购买学习用品。为了补充营养,他到小河里抓鱼抓蟹。

村里人都以为他会辍学打工,他却一直谨记着继父临终前“好好读书”的嘱托,发奋苦读。

今年高考,他以707分考入北大,圆了继父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生活总是带着苦难。

但是,生活再难,也难不倒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的人。

不屈服于现实,与命运斗争到底,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人这一生,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十三年后,革命事业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青年意大利党找了一位口碑甚好的写手,想让其写些讽刺文章,去揭露基督教的愚昧无知。

这个写手,恰好就是改名为里瓦雷兹、外号为“牛虻”的亚瑟。

因为不愿提及难言的过往,无法直面残缺自卑的自己,他始终活在痛苦之中。

一开始,在跟旁人提及自己的经历时,他总会故意过分地渲染,以掩盖心中的愤懑和不甘。

哪怕是和琼玛重逢,他也要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还待她极为刻薄。

琼玛看出了端倪,细问之下,他才向她敞开心扉,将自己刻骨铭心的苦痛一一道来。

只是,他对自己的身份还是避而不谈。

后来在执行任务前,牛虻将一张字条塞到琼玛手中,上面写道:“等到了那边,我再把一切都告诉你。”

在那一刻,琼玛明白了,他就是当年的亚瑟。

行动时,他被暗探发现,而为了不伤及用身体挡住枪的蒙泰尼里,他被捕入狱。

自始至终,在他心里,他都不愿承认自己被父亲抛弃的事实。

在狱中,他见到了蒙泰尼里。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求救,结果仍然让他大失所望,上帝战胜了亲情,神父选择了自己的前途,放弃了他。

过往已逝,结局已定,牛虻恍然大悟:

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他将满腔的愤怒和怨恨变成强大的战斗力,但内心和情感已经千疮百孔。

与其如此,不如放下一切怨念,真实地面对自己。

于是,他选择与自己和解。

《我与地坛》中的史铁生也是如此。

刚得知要终身与轮椅相伴时,他的情绪一度崩溃,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

紧接着,他的身体又出现多种病症,受尽病痛折磨。

因为身体残疾,他找不到工作,更找不到生存的意义。

百无聊赖中,他走进了荒草遍地的地坛。在那里,有人歌唱,有人散步。

他也逐渐意识到,世界并不荒凉,有人在陪着他一起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一切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他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随着内心世界的打开,他不再自暴自弃,慢慢地接受了自己身残和母亲离世的事实。

而且,他果断拿起了笔,不仅在文字中找到了人生的出路,也为自己黯淡无光的生活寻到了心灵的慰藉。

麦家在《人生海海》中写道:“放过自己是一种智慧,时间终会让一切和解。”

人这一生,放过自己,释怀过往,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

对于身处困境中的人们来说,与自己和解,才是最大的治愈。




    凡是让你痛苦的,都是来成全你的。

老话常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生活的磋磨,可以塑造一个人强大的内心。

在人生路上,痛苦和逆境也是一种成全。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牛虻都不允许自己倒下。

因为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所以在面对生命中的那些疾风骤雨时,他不曾退缩过。

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靠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牛虻坚持了下来,他一直希望用自己平凡渺小的生命,去呼唤人们的觉醒。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由一个锦衣玉食的普通人变成了坚定无畏的革命者。

即便在狱中,他誓死抵抗,不向对方妥协。

被押赴刑场后,刽子手们同时向他射击,即便身体早已被打得血肉模糊,他仍然努力站起来。

在苦难的一生中,他始终靠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奋力前行着。

为了守住内心的信仰,他为革命浴血奋战,直到生命的尽头。

成熟在逆境,醒悟在绝境。

应对痛苦的方法,就是经历它、消化它,直至获得内心的释然。

牛虻一生波折,却在给琼玛的信中写:“无论我活着,或者是死亡,我永远都是,快乐的牛虻。”

跨过曾经的那些困顿和阴沉,他成了生活的强者,也成了任岁月也泯灭不了的丰碑。

罗曼·罗兰说过: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

芸芸众生,谁不是在苦苦煎熬?

有人衣食无着,有人考试落榜,有人求职碰壁,有人婚姻受挫,有人疾病缠身……

可在漫漫人生路上,还是有很多人以不屈不挠的态度战胜了困难,历练出淡定从容的心境。

生命中的种种痛苦,是自我觉悟的催化剂,是成长最好的必经之路。

一个人的强大,从不逃避痛苦开始。而一个人的成长和蜕变,也终将以痛苦为代价。

痛苦会成就更好的你,成就更好的人生。




有人说:“《牛虻》不是过气网红,而是一首高贵的灵魂赞美诗。”

远离了激情澎湃的年代,这本书仍然受到了国内几代读者的狂热追捧。

牛虻虽大半生都置身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为了寻找“所见到的光明”,他不惧任何黑暗,以坚韧的毅力战胜了自己。

他在苦难面前永不低头的顽强精神,给人们带来恒久的希望和感动。

自古人间多疾苦,生活能渡的都是可渡之人。

人生从来没有“躺赢”,任何人也没有摆烂的理由。

不妨在前行中淬炼意志,在接纳中磨砺心性,每个人都会变得更坚强。

点个在看,终有一天,我们也可以穿过风雨,成就光荣与梦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