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了宣传儒家学说,都游历了哪些国家?孟子为何对齐国失望?

[复制链接]
作者: 指上菁芜 | 时间: 2024-5-19 15:25:06 | 历史|
0 195

3041

主题

3041

帖子

9123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23
发表于 2024-5-19 15:25:0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学成之后,为了宣传儒家学说,他也像孔子那样,带领学生去各国游说。孟子先后游历过齐、宋、滕、鲁、魏等许多国家,晚年做过齐国的卿相。当时齐、魏是大国,对于战国形势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这两个国家是他重点游说的对象。

但孟子的王道仁政对企图争霸天下的齐王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后齐国直接攻燕,大行暴政,导致孟子对齐国的彻底失望,终于在公元前312年左右离开了齐国。孟子宣传的爱民的王道仁政,在统治者看来不是当务之急,因此一直未被采纳。
孟子70多岁时,带领学生万章、公孙丑等回到了家乡。在以后的十几年里,孟子和学生们一起整理了《诗》、《书》等儒家典籍,同时将自己当年游说时的言论编纂成书,即今存的《孟子》七篇。书中反映了孟子的思想,除了仁政学说外,还有性善论以及民贵君轻等思想。

孟子是一个教育家,特别强调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这个观点,他提出了学要专心有恒,要注重独立思考,教学要循序渐进等许多教与学的原则。
孟子的思想,在当时不为人看重,但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特别是宋以后,他的著作《孟子》一书却被奉为经典,对于中国历代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传统产生了很大影响。

后世统治者特别抬高孟子,把他作为儒家“正宗”,奉为“亚圣”,后人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