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最经典的一场声东击西之战,竟然因为一个女人

[复制链接]
作者: 如鲸向海 | 时间: 2024-6-12 05:00:51 | 历史|
0 24

3141

主题

3141

帖子

9423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23
发表于 2024-6-12 05:00:5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时期,楚国是第一个越制称王的国家。楚国本来也是经过周王册封的诸侯国,但它在分封时为子爵。但是当时的楚国地处长江以南,历来被中原国家视为外族,所以虽然是周王封的,但长期以来却很不受周王的待见。慢慢地由于怨恨周王,就不接受周王的节制,有一段时间都不给周王进供。后来在周昭王的时候,曾因为这件事带领讨伐过楚国,但在楚国顽强的抗击下也没有什么结果,最后周昭王死在了汉水之滨。到了公元前704年,楚国国君僭越称王,时为楚武王,也就是说他要和周王平起平坐了。

在齐国通过改革逐渐强大后,齐桓公也当上了中原诸侯国的盟主,而与些同时,楚国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发展,也变得强大了进来,与齐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齐桓公称霸诸侯所打出的旗号是“尊王攘夷”,而楚国却不尊周王,四处攻伐中原诸侯国,大有与周室分庭抗礼、与齐国一争高下之势,这个梗不摆平了齐怎么能够取得诸侯的信服呢?于是,华夏大地第一次的南北大对决就这样开始了。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召集八个诸侯国攻打蔡国,前不久楚国为了对齐桓公会盟诸侯进行搅局,刚刚攻打过蔡国,而这时齐桓公却又一次带领这么强大的阵容攻打一个小小的蔡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仅仅只说齐桓公这次攻打蔡国,据记载他的借口却只是为了一个女人,当然目的不只是这么单纯,但这个女人是怎么回事,在这里还是要说清楚的。

齐桓公的夫人蔡姬是蔡国人,由于楚国侵占了蔡国,蔡国的国君由于害怕就攀了这门亲戚,但齐桓公本人还是非常爱这位蔡夫人的。有一天,齐桓公陪这们蔡夫人去水上游玩,他们当时坐的是一只小船。在玩的过程中,蔡姬突然有一个过大的动作,导致船身剧烈摇晃,齐桓公顿时满脸苍白。原来齐桓公天生怕水,急忙制止蔡姬,可这时蔡姬发现齐桓公怕水,反而非常兴奋,就不停地晃动小船。齐桓公大怒,对手下说:“把她给我送回蔡国去。”
于是,这蔡姬就被送回到了蔡国。可这蔡侯也是一个非常任性的人,他也没有问清楚齐桓公是否要休妻,边招呼都不打就把蔡姬另嫁他国了。这下齐桓公可不干了,我让人送回去并没有说要休妻啊?于是,齐桓公就召集了八大诸侯国,以此为借口去攻打蔡国。蔡国那多小啊,怎么能经得起这么庞大的军队攻击?立时就服软了。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楚国傻眼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管仲安排的“声东击西”之计,其目的是以攻打蔡国为借口,把部队调到楚国边境,对楚国进行突然袭击。所以,蔡国服输了,兵锋一转就奔着楚国来了。表面起来这个事情也是挺搞笑的,楚国看着齐国不顺眼打了蔡国,而齐国也看楚国不顺眼,出兵打了蔡国,蔡国也够倒霉的了。没有办法,谁让他蔡国夹在了齐楚之间呢?对付一个小国这样兴师动众地,难道楚国就没有看出来吗?
楚国听说齐桓公为了一个女人,纠集了八个国家的军队,热热闹闹地去攻打蔡国,当时也是觉得不可思议。可在奇怪之余,当然也感觉到了威胁。可反过来一想,中原诸侯讲究礼仪,而且齐桓公当时的口号也是“尊王攘夷”,这个仗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再说人家齐桓公当时是中原霸主,有几个国家跟着附和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在是否动员军队以防万一非常纠结。如果动员军队,则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如果没有事钱不是白花了吗?可这不动员却老觉得哪儿不对劲。

正在楚国犹豫的时候,齐桓公的大军已经来到了楚国的边境,面对强大的兵势,楚国无力应对,也只有求和服输了。于是,楚王就派了使者到八国部队的驻地来见齐桓公,对齐桓公说:“你们住在北方,而我们住在南方,咱们之间是风马牛不相及。你们各位那么老远地来到我们的国土之上,这是什么缘故啊?”管仲就告诉楚使说,由于你们楚国不尊周王、不进贡,我们是来讨伐你们的。而且还旧事重提,向楚国要周昭王,因为周昭王当年讨伐楚死在了汉水之滨没有回去。楚使说:“没有上供,这确实是寡君的过失,至于周昭王是怎么回事就不知道了,你们还是到汉水看看吧。”

各位看官,至此对这段对话看出什么问题了没有?请注意,楚使在此称楚王为“寡君”而不是“我王”,说明真的是服软了。当然,至此齐桓公的霸业也走到了巅峰。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